廣東省僑辦黨組書記呂偉雄發言。(陸春豔 攝)
“怨僑”事件是誰惹的禍
——從所羅門唐人街被燒說起
2007年No.2 作者:呂偉雄 鄭建民
2007年No.2 研究與探討 作者:呂偉雄 鄭建民
主辦: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出版:《僑務工作研究》編輯部
主編:王曉萍
主編助理:劉香玲
編輯部:許樂生、朱淩峰、
崔酉年、張 波
刊號:ISSN 1672-8831
CN11-4111/D
定價:全年 45.00元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
35號《僑務工作研究》
編輯部
郵 編:100037
電 話:010-88387961
88387962
88387956
68327543
68994472
傳 真:010-68327543
68994472
E-mail:qwgzyj@263.net
qwgzyj@sina.com
——————
“怨僑”事件是誰惹的禍(1)
——從所羅門唐人街被燒說起
人們所料不及,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跨國空中撤僑產生於小小的太平洋島國——所羅門。
4•18事件
2006年4月18日,所羅門當地時間下午三時,由於對總理選舉不滿,所羅門首都霍尼亞拉市數百名民眾聚集在議會大廈,舉行示威抗議活動,隨後演變成嚴重的騷亂……
數百名“暴徒”闖進唐人街,哄搶貨物、焚毀商鋪、火燒住宅。騷亂持續了兩天,幾十家華僑華人商鋪被焚燒。
事件發生後10小時,北京時間8時25分,廣東省僑辦接到所羅門僑胞的求救電話。經向當地我有關人士了解後,證實所羅門僑胞在騷亂中損失慘重,便迅速以電話形式向省政府和國僑辦報告。
中國政府此次撤僑接僑、安僑迅速及時,措施極為周密,整個行動非常利索。中國政府為海外僑胞臨危解困、雪中送炭的舉措,尤其是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親自過問,引起世界各國矚目,更令僑胞深受感動和讚譽。所羅門“撤僑”宣示了中國政府保護華僑在海外生命財產利益的意識進一步提升,彰顯了中國政府的自信和實力。
私訪所羅門
撤僑之後,廣東省僑辦派員到尚未與我國建交的所羅門作了五天的僑情調研。時間雖短,感觸極多。種種現象讓我們感到,用一般的眼光看待所羅門唐人街被焚燒顯然是不夠的。把所羅門唐人街被焚燒和近年海外許多“怨僑”事件的產生聯係起來看,更促使我們僑務工作者深深地反思……
華人華僑在所羅門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據稱,一百多年前最早在所羅門留下腳印的是7名開平人。之後,他們陸續帶來鄉親安營紮寨。上世紀,所羅門的華人通用語言是“四邑話”。
第二次世界大戰,旅居在所羅門幾十年的幾百僑胞紛紛離去,二戰結束後又陸續聚回。當時的英國政府把回來的華人安排住在美國的舊兵營,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唐人街。
1978年,所羅門獨立,又有幾百名生活在所羅門幾十年的、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同胞離去,到中國開放改革放寬出境後,近十多年來又有近1000名廣東新僑陸續到達。
新僑來自國內商品經濟發達、競爭激烈的珠江三角洲,本身素質不高,絕大部分不懂外語也不懂涉外貿易知識,在國內被競爭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而盲目隨著“走出去”的潮流走出去。他們一無所有,急於求成,幹起事來“無所畏懼”,常常幹出一些飲鴆止渴之舉。對當地特有的官僚低效率難已適應,更沒有人際關係及能力解決某些生意關卡障礙,也沒有前一代人的耐心從容,為了“揾錢”經常不顧效果,用金錢作為敲門磚。許多“離譜”行為,不但受到老僑的鄙視,更使當地人從原來對中國人的尊敬轉向怨恨。
上百年曆史所羅門總是聚不起眾多華人,聚聚離離,離離聚聚,離聚之間,我們不難品味到華人始終未把此地作為永居地,自己隻是“匆匆過客”,隻是作為謀生地罷了。真是“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落後,是所羅門吸引新僑的重要因素
然而,4•18事件硝煙未散,傷心的眼淚還未拭幹,大部分逃離者又紛紛回到這個經濟欠發達的所羅門,繼續他們艱難的事業。這個落後的島國為什麽對身處珠三角發達地區的人有如此吸引力呢?
(一)彈丸之地,商家必爭。分布在許多島嶼上的50萬所羅門人,幾乎日常的所有生活用品,都必須由首都霍尼亞拉這彈丸之地供應。外島嚴格控製華人做生意,於是華商都集中在首都,這彈丸之地成了50萬人生活用品的供應批發中心,更成了各國大使館官員、聯合國維和部隊、馬來西亞伐木華人的高級消遣地了。當然,更是當地人“打工揾食”的“天堂”。
(二)移民所羅門“隻要勤力,不需學曆”。所國對進入本國移民看上去十分嚴,十年居住方可入籍,但實際門檻極低,隻要辦了手續進得去,幾乎都可以留下來,而且對學曆沒有任何要求;一些在國內素質競爭不過別人的人群到所國則成了“強者”。
(三)低收入的所羅門人需要大量低端的中國商品,而低端的中國商品,正適合這一類低端的人群去經銷。此外,相當部分香港移民也是愛上此地無需激烈競爭而又可以休閑地生活的氛圍。
[1] [2] [3] [下一頁]
——————
“怨僑”事件是誰惹的禍(2)
——從所羅門唐人街被燒說起
2007年No.2 作者:呂偉雄 鄭建民
所羅門人眼中“不夠格的中國人”
我們都說要“換位思考”。下麵,我們用所羅門人的眼光來看看當地的中國人。
當地人抱怨說:林木都歸馬來西亞人了,海魚都歸日本人了,鈔票都歸中國人了,我們還有什麽?
在一些所羅門人的眼中,充斥在所羅門的中國貨和無處不在的中國人,是所羅門的一種恥辱。他們將某些不守規則的新移民與在當地生活了幾十年的華僑比較,認為新移民是“不夠格的中國人”。
我們不妨從《所羅門星報》等當地報刊的文章中,認知一下當地人是如何看待“不夠格的中國人”,雖然這些言論不無偏頗。
(一)“所羅門本來是個完整安詳的國度,自從亞洲人來了後,他們賄賂政府官員,占據資源,使得島內腐敗叢生……他們購買了我們的每寸土地,占據了我們的家園,他們在這裏掠奪財物,我們的島民無以聊生,而我們所謂的民選政府隻不過是這些亞洲人的走狗……這場騷亂的爆發,華人應負起部分責任。”
(二)“財大氣粗的商人,大部分是中國商人,大量花錢收買議員,以期新政府照顧他們的利益。騷亂的導火線就是人們普遍認為亞洲商人,尤其是中國商人賄賂了議員,讓他們支持包庇,以謀取商業利益。”“低端華人與當地人關係緊張。官員向窮華人要選票,向富華人要錢。”
(三)“有人付出額外的東西,要求就能得到滿足,也有人為從有關部門口中獲得急需的商業秘密而高興不已。”“當有人尚在考究小費該不該視作正常收入的時候,其他官員為了小費,已經到了放棄休息時間為某些華商謀利益的地步了。”“騷亂者將當前的腐敗與華人商業的發展……聯係起來,因而感到憤怒。”
(四)“一些新到的中國人很快就獲得了所羅門護照,所羅門人對此很不滿。一些所羅門官員因為出賣護照和簽證已經被捕。”“所羅門群島好像成了非法移民的溫床……”
(五)“我向相關部門反映工作安全問題而被華人老板炒了魷魚。我無法把工作爭取回來,但我依然為看清楚雇主的真麵目而高興。他就是那種想做我國國民,卻以逃稅、掠奪國民,以非人道的方式掠奪雇員的移民的體現。”“他們像使喚奴隸一樣對待我們。”
(六)“外來人搶走了營生的機會,占據了我們的土地,不依法經營並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外來人很容易獲得居留權甚至入籍……霍尼亞拉建的那麽多建築物,大部分都不是所羅門本土人所擁有。同時,很多所羅門的人在辛苦勞動,卻得不到土地,因為他們沒有錢,為什麽亞洲人得到青睞,因為他們有錢。”
(七)“為什麽所羅門人開的商店的東西那麽貴,因為跟亞洲人不是一個價格體係……為什麽外國人可以在我們國家指手劃腳?這個體製使到本地商業無法生存。……我們不要從中國來的劣質商品了。難道不能限製他們嗎?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在建商鋪,有那麽多顧客嗎?”
(八)“如果我們不小心,所羅門首都就不是霍尼亞拉了,是中國城了。為了我們的子孫,所羅門人應該覺醒了。”“我們要捍衛我們的國家。這是一個國家,不是一件商品,請不要把它賣給外國人。”
這些文章,是我們通過當地僑胞隨便在舊報堆裏翻出來的,並未作專門挑選,回國後才讓同事們翻譯的。可惜,這些能令新僑警醒的聲音,新僑們也許因為忙,顧不上看報,也許根本就不懂英文,而“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殊不知,不滿與誤解是可以發酵成毒藥的。
“不夠格的中國人”做了些過格的事
我們再用特寫鏡頭看看有些僑胞做了些什麽過格的事。
(一)賣雜貨的僑胞大都使用農夫車,除了適應此處的道路外,更是我們某些人漠視當地人的心態作祟,主人坐在有冷氣的車廂裏,“土人”隻能坐在貨卡上,因為他們身上的“味道太難聞了”。
(二)每間中國人開的雜貨店必定是一個中國人掌櫃,七八個當地人售貨,從早到晚,一些商店掌櫃總會有“大小問題”要解決,某些掌櫃大小便時,先把所有當地售貨員叫出房外,關上店門,待掌櫃回來再開門重新營業,說是怕當地人“偷東西”。
(三)所羅門為了保護原住民的利益,一些經營領域規定由原住民專營。如出租車、運輸、買賣檳榔果等。但某些中國人唯利是圖,你有政策,我有對策,變相獲取隻有原住民才能經營的專營權。本地人本來極有限的生存空間也被外人占了,他們服嗎?
(四)根據所羅門法律,外籍人必須工作滿十年才能申請入籍,有了本地身份才能自己開店做生意。但是一些新華人不按這規定而通過不法手段獲得身份的,我們相信不在少數。
(五)某些雇主,哪種貨物好賣,他就在國內訂做劣質品以次充好,哪個牌子多,又冒牌生產低質商品。上當後的當地人內心上感到華人“狡詐”、“不誠實”,在他們心中,“中國貨”成了劣質品的代名詞。
(六)基督教堂山下有一片狹長的荒地,平時是大量群眾前往唐人街的必經之路。某一新僑看中後,便使盡手段向政府申請此地,企圖在基督教堂旁邊建娛樂購物中心,消息傳開,引起教徒們嘩然,群起而攻之。教徒們集體到政府表示反對,在報上連篇累牘地攻擊中國人 “連上帝也要冒犯”。
(七)一大群流浪者臨時居所在路兩旁,隨著經濟發展,此地商業潛力很好。一僑胞決心要拿下這土地,不顧流浪者反對,硬是對這些流浪原住民作了“補償”,但流浪人還是不走,於是華人用推土機把流浪者棚屋推倒。當地民意鄙視此華人的行為,報上波濤洶湧的謾罵,可惜新華人很少看當地報,也許也看不懂,許多人還渾然不覺。
(八)新到的僑胞,幾乎都做同一種生意,領域重複,商品雷同,實在已經供大於求,新老僑之間因市場份額的競爭和經營手法的差異關係不和,新僑與新僑之間也因經濟利益的爭奪而暗中鬥法。為了打擊對方,甚至使出“陰招”,如“做鋪”。某鋪已被租用,另一人便出更高的價格另請業主將鋪位租給他,迫使原租客放棄該鋪或用更高的租金保住鋪位的租貨權。更有甚者,暗中賄賂移民廳,製造理由阻止對方工作簽證,想方設法趕走競爭者。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
“怨僑”事件是誰惹的禍(3)
——從所羅門唐人街被燒說起
2007年No.2 作者:呂偉雄 鄭建民
反思“怨僑”現象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從所羅門唐人街被燒聯想到近兩年在西班牙、菲律賓、法國、阿富汗等地出現的當地人與華僑華人產生的各種“摩擦”而形成的“怨僑”現象,我們真的要反省一下,這是誰惹的禍!
(一)世界進入華僑華人與當地人利益衝突的多發期、凸顯期。隨著新移民的增多,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商品及中國人的謀生領域在世界各地的增多,謀生手段多樣化,華僑華人與世界各族群因利益和生存空間而產生的摩擦必然會增多。這畢竟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和重新“洗牌”,這利益格局的變動的結果,使中國人用自己的勞動獲取世界上更多的自然資源的同時,也導致某些國家的利益受損者產生疑心、忌妒和怨恨。這是中國人融入世界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矛盾,繞是繞不過去的。
利益矛盾衝突是社會一切衝突的最終根源,利益協調是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人類社會就是在利益衝突的不斷協調中發展進步的。對這種經濟利益的摩擦,要以平常心對待,要低調處理,絕不能政治化,更不能單用民族眼光去看待,單從民族的眼光去看待這些問題並采取不切實際的做法將會損害華人根本的利益。
華僑華人與當地人利益衝突的矛盾絕非是一朝一夕、一省一市所能解決的問題。但是,在跨國移民活動成為一種潮流的大背景下,中國人走向世界是必然的,而且這走向世界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如果不注意處理這些矛盾,今後,像所羅門唐人街被燒的悲劇還會出現。僑務工作者必須要有足夠的思想認識,把握轉型期海外利益分化和矛盾衝突的新變化,研究構建有利於中國和平崛起的海外僑務新戰略。我們已經麵臨著這樣一個新任務,華僑華人與當地人的利益衝突處於多發期、凸顯期,這是我們必須麵對的現實。
(二)要關注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人數增多”、“威信下降”的問題。當一個中國人走出國門移民到另一個國家,他的行為已經不單單是個人行為,而多少有些民族形象的體現了。
在世界的許多地方,尤其是在欠發達的國家,相當數量的新僑湧入,超過了當地人的承受能力。加上一些人又用不道德的手段去賺取財富,威信喪失、榮辱顛倒。這些有損國格和國人形象的醜陋現象在海外不斷出現,將使得世界各國人民心目中原先良好的中國人和中國貨形象變得越來越負麵。許多老僑對這種同胞“人數增多,威信下降”的現象深感憂慮。我們這幾年出國去搞僑情調研,親耳聽到過老僑們談起這種憂慮,說中國新僑不遵守當地法律、民俗等問題。現在的確是出現了一個我們中國人在國外“人數增多、威信下降”的問題,這是一個不能不引起我們重視的問題。
(三)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海外新華僑華人所麵臨最重要的事情可能不是防範當地人對華人的損害,而更可能是克服自身的不自律、不道德、不守法及自己族群的不和諧,努力建設和諧的族群生態。
表麵上看,所羅門華人最需要解決的是重建唐人街,盡早複業謀生,這是必要的。但往本質上想,所羅門華人最需要的是調整與當地族裔的關係,改變固有的不良習慣,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融入當地風俗,尊重當地宗教,接受當地遊戲規則,恪守商業操守,克服“過客”意識,培養家園情懷,熱心當地公益,回饋當地民眾,一句話,真正把自己作為當地公民的一份子。
(四)某些國家和地區新華僑華人,從質到量,實際上都出現了“人口結構性失衡”,嚴重擠占了住在國民眾的生存空間,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當地人對無處不在的中國人和中國產品愛恨交織,愛的是中國貨價廉物美,恨的是中國人動輒降價銷售且不顧市場容量和規劃,使從大批發商到零售小販們變得血本無歸。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在海外的一切所作所為都要體現一個和平的負責任的國家的形象。因此,有關部門對廣東省某些地區過度集中移民到某國去的現象進行適當的約束是完全必要的,必須繼續堅持。我們讚成和允許移民,但並非不問條件。商品出口有質量標準,人的移民是否也有一個質量標準呢?我們的商品除了有準入標準外,出口時還有一個準出的標準,我們的移民也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標準。這個標準不是指數量、尺寸、重量那些,而是指如何才能均衡,如何才能使我們國家在海外保持一個正麵的形象,如何才能起到優化海外華人人口結構的作用。
(五)曆史和現實都告誡我們,“融入當地”是華僑華人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核心使命和永恒主題。華僑華人融入當地,要強調認同當地的文化、熟悉當地的曆史、認識當地的宗教、尊重當地的風俗等,要與住在國的前途命運融為一體,要認識自己與當地人的利益的不可分割和相互依存,把自己的事業與住在國連在一起,把自己的利益與住在國人民的利益連在一起。
(六)在世界大家庭裏,尤其是中國政府提出和諧世界的概念以來,僑務工作的概念也要擴大,不能隻用民族感情來做僑務工作,應該用“世界和諧”這樣一種大的眼光來考慮僑務工作。我們無論從國家的長遠利益還是從華僑華人根本利益上看,應教育僑胞“愛住在國,以住在國為家,與住在國人民融洽相處”。對新華僑而言,強調學好當地文化、語言,了解當地國家曆史,更是十分重要迫切了。在和諧世界的戰略中,中國要學會如何與世界相處,中國人更要學會與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各族群友好相處,因為我們既是中國人,也是地球大家庭的成員。這也是我們麵臨的新任務。
(七)“八榮八恥”是社會主義道德觀,這是要求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的中國人應該做到的。生活在中國以外的僑胞,應該具備什麽樣的道德觀呢?而這種道德觀又應該由誰提出來,誰去推動形成呢?這些看來都是必須研究的課題。那麽,他們不在中國怎麽教育呢?其實,不在中國,同樣可以教育,我們有那麽多的海外媒體、海外社團,我們可以樹立一些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榜樣。教育是做得到的,問題是我們想到沒有?有沒有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
(八)“撤僑”是一劑有副作用的止痛劑,不到萬不得以,不應服用。從長遠的觀點看,我們應該研究的不是撤僑的應急方案,而是研究防止出現撤僑的長治久安方案。從所羅門開始到東帝汶,從黎巴嫩到湯加,去年一連四次“撤僑”!如果我們能用“撤僑”的經費去培養新僑的素質,用接僑的措施和熱情去推進新僑出國前的管理和服務,那麽,“撤僑”的事情就肯定不會經常出現了。
(九)要進一步豐富“三新”戰略。我們要樹立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廣東省僑辦曾提出“三新”戰略的內涵,針對工作對象似應注重開展培育、培養工作。
所羅門事件引發出很多需要我們思考的地方,上述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我們隻是把在調研中產生的一些深層次的想法提出來,以期引起大家思考和研究。
(作者單位:廣東省僑辦)
本欄目責任編輯 劉香玲
[上一頁] [1] [2] [3]
——————
呂偉雄:深入反思海外“怨僑”現象 護僑不護短
2007年06月21日 15: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1日電 (記者 陸春豔)
參加“第四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的部分僑領代表6月20日下午在北京新世紀酒店進行大會發言,作為中國大陸官方僑辦機構的唯一大會發言人,廣東省僑辦黨組書記呂偉雄,在強調中國人到海外發展,於個人、於國家、於世界、於現在、於長遠都是有利的這一觀點的同時,也對海外“怨僑”現象進行了反思。
呂偉雄曾於2006年對僑情作了調查,發現用一般眼光看待所羅門唐人街被燒事件顯然是不全麵的。他說:“以往我們對待這些‘怨僑’現象,習慣的思維認為這是對中國人的‘歧視’、‘排擠’,現在,我覺得這種習慣思維應該有所改變,應該正確、客觀去評價、看待中國人移民海外所帶來的正負兩方麵問題。”
他分析,大量中國人到世界各地去,尤其是短時間過度集中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使當地人一時難以適應,多少感到生存空間被擠占,經濟利益受到損害,良好的生活環境被破壞了,“神聖”的宗教文化也被侵犯了。於是怨恨中國人的種子也就埋下了,爆發隻是遲早的問題。而且,積怨越深,時間越長,爆發的形勢和強度也就越猛烈。
呂偉雄指出,努力維護中國人移民海外的國際環境,促進形成海外華僑華人社會與住在國各族群的和諧相處,已成為中國政府及海外華社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他認為,移民是一種國際現象,應用冷靜平常的心態看待中國人移民及其所帶來的問題,要從提升中國軟實力的高度關注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數量增多”、“中國威望”與“中國人誠信”不協調的問題,要特別關注移民短時間過度集中於某一區域的問題,海外僑胞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努力建設和諧的族群生態,同時,“融入當地”是華僑華人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永恒主題,華人華僑要把愛祖籍國和愛住在國有及地結合起來。
呂偉雄的發言得到了與會代表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也表示,對待海外僑胞,“我們是愛之深,責之切”。雖然去年中國三次成功地進行了接僑回國行動,然而“接僑是成功的,但也是我們僑務的失敗,隻有僑胞在當地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成功”。
【編輯:陸春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