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15-04-30 17:31:03)
但凡玩弄文字的遊戲,都勢必與幽默沾上邊:打油詩,笑話,雜文等。 謎語也不例外。 謎語對文字的玩弄幾乎達到了極致。它不僅涉及同音異義,異音同義,一字多音,一字多義,還通過繁多的謎格把方塊字任意移位,分拆重組。在這些過程中,往往就會撞擊出幽默的火花: 同音異義: 托福雅思不及格猜台灣政治人物一(白頭格):蔡英文 按照謎格,謎底第一個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自古詩畫謎為一家。古典謎語最早多以以詩詞入謎。既有用詩詞作謎麵,也有以詩詞為謎底。所以,學謎的過程,無形中也是學詩的過程。謎語界有幾位元老級前輩,用詩詞入謎已臻化境,既有古典謎語的氣韻雅風,又有謎語的奇異迂回: 柯國臻謎:橫杆垂釣小方塘。猜一字:電。 橫杆是中心一橫,垂釣是一豎一鉤,小方塘是四方形的“口”字,合起來便成了&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痞子作家”馮唐在被問及他為什麽熱衷寫“黃書”時,淡然而答道,他把性事當作科學一樣探究。而在被問及這麽熱衷涉黃的他平時講不講黃段子,馮唐答,““你寫一本黃書,別人有權利選擇看或者不看。可是你講黃笑話呢,你當著人麵,多數人不好意思不聽。所以我覺得人要尊重另外的個體。” 的確,在涉黃這一點上,擅玩文字者要比不擅文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偷得浮生半月閑,離開自己固有的生活軌跡,到別處去過一段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日子,收拾和梳理自己的腦筋和心情,冷眼旁觀世間眾生態,是頗為愜意的。不過,這種日子不宜過長,以半月至一月為限最佳。 海外遊子對故鄉的眷戀,是基於對親人的思念,對昔日同窗友情的回憶,還有尤其是對家鄉美食的那種夢魂牽繞。所以甫踏上故土,馬上呼朋喚友預訂約會,報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3-20 02:13:24)
聽說有個本地土豪耗資4.5億人民幣,占地10畝為自己蓋了一個可以媲美白宮的私宅。不僅如此,他還將一個島嶼買下了,準備在周圍填海,開辟新大陸。 這種“有錢就任性”的行為背後,其實凸顯了人類的一種原罪------excessiveness。 這種原罪,不僅僅隻限於有錢人群體,而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當我打開自己的衣櫃,瀏覽自己的書架,整理自己的光碟影碟收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初春乍暖還寒時節,天街夜色涼如水。 我們來到本地一家特色茶舍----心林茶舍。它的特色,就是複古中隱藏現代,拙樸處顯現匠心。 建築風格是舊式庭院格局:進門一個大前廳,作為茶舍前台。左右兩側甬道平行縱深,沿線分隔成半開放式茶座。到了後庭,左右分別兩間包廂,可以私房菜宴客。這個“口”字型結構庭院,中間是露天天井,有小橋流水,疏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你以為生活在“民以食為天”的城市居民都是腦滿腸肥之輩,那你可就大錯特錯。所謂“衣食足然後知榮辱”,這片粵東大地,自古以來就孕育著騷人墨客,才子舉人。蘇東坡,韓文公都曾貶居此地,也把中原文化之濃墨重彩帶到這裏。 今天,老同學帶我去見識見識幾位“大隱隱於市”的現代騷人墨客。 在城市邊緣一處偏僻小巷裏,忽有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民以食為天,賽過活神仙(回國筆記4) 我生長在一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 我生長在一個“民以食為天”的城市。 我生長在一個“民以食為天”的家庭。 這裏的居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法國蝸牛,拉菲葡萄酒,星巴克咖啡。他們的生活重心,就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地做好一日三餐,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鍥而不舍。你可以說他們的生活太平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句話形容的是敢為天下先的勇者。 如果按字麵的意思解讀,則可以這麽解釋:視死如歸,是美食家的一種基本素質。 “冒死吃河豚”,更是形象地描述美食家這種為了美食連命都不要的大義凜然。 今晚,我就帶著這種慷慨就義的悲壯,身體力行詮釋“冒死吃河豚”的全過程。 這是一家小區門口的大排檔,以河豚美食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經過12個小時的洲際飛行後,再經過近6個小時的轉機,加上1個小時的飛機延誤,然後。。。。。。 然後在近午夜時分,在登機前半小時因疲倦過度而在候機門口的椅子上呼呼入睡,然後。。。。。。 然後猛然驚醒,發現周圍空蕩蕩,候機門已經關閉。連忙衝到門前大力敲門,然後。。。。。。 然後一名南航女客服走過來,說機艙門已經在三分鍾前關閉,我的行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