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羅漢傳之七---迦旃延「議論第一」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Katyayana的音譯,古印度阿盤提國婆羅門之子。原出家修習外道,後跟隨釋迦牟尼學法,以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有「議論第一」之稱。或稱為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諸羅漢傳之八---阿尼律陀「天眼第一」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Aniruddha的音譯,意譯為無滅。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飯[
閱讀全文]

釋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兒子,也是釋迦牟尼的「四大聲聞」,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為梵語Rohula的音譯。又為「羅護羅」,意為「覆障」,「障月」,「執月」的意思。因為他是在月蝕之夜出世的。當太子的佛陀因為有了兒子很歡喜,因為佛陀的父親淨飯王不至因他的獨子釋迦牟尼出家而王室無後。佛陀就在兒子出世的第七天騎著白馬出家了,[
閱讀全文]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公元前463)為梵語Ananda的音譯。意為「歡喜」,「喜慶」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阿難為常隨侍者,當侍者達二十五年。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佛祖涅盤後,大迦葉尊者成為「初祖」,統領廣大佛家弟子。大迦葉[
閱讀全文]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Upali的音譯,或稱為優波離。意譯為無滅。出身與古印度的低下層,是奴隸,雜工,沒有任何人身權利,原為一名理發師,是佛陀做太子時的宮中理發師,後和薩迦的王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因持律精嚴,從來不犯一點小錯,佛陀命他持長僧團的戒律被稱為「持律第一」。優婆離的一生,是在處理僧團的糾紛。為犯戒的比丘懺摩,向佛陀請問戒[
閱讀全文]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Aniruddha的音譯,意譯為無滅。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飯王之子,佛陀成道以後曾回家阿尼律陀佩服堂兄的道行,於是跟隨佛陀出家,以「天眼第一」著稱。雖然阿尼律陀是天眼第一的大神通,可是他本人卻是個盲人,《楞嚴經》說他出家之初,貪眠不起,被佛陀嗬斥他像個畜生貪睡。阿尼律陀受此刺激,下狠心連續七天不眠,淨不幸失明。[
閱讀全文]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Katyayana的音譯,古印度阿盤提國婆羅門之子。原出家修習外道,後跟隨釋迦牟尼學法,以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有「議論第一」之稱。或稱為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
閱讀全文]

巴黎聖母院
曾經上演過那麽經典的愛情故事,相信也是一個見證愛情的好地方.
聖母院位處巴黎的核心,市內發展均環繞著西堤島,並以此為焦點向外作同心圓式開展,加上,聖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現代巴黎的建築特色,更漸漸成為法國的宗教、藝術及旅遊中心,於是,法國人便把聖母院的入口位置設為原點,然後將法國其它城市的坐標以此起算,所以,當人們站在聖母院[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nexttozero禪宗的證悟詩
第一章禪宗的證悟詩
禪祖師的證悟詩不同於詩人,往往終其一生僅有一首者,同時也與哲學家隱約仿佛之言不同,沒有修持開悟的功夫,往往是迷離仿佛。
神秀和尚和六祖的詩,雖不是開悟詩,但卻表示他們基本觀念的詩,是禪宗以詩寓道的起源。
神秀示法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時空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一、三印法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佛為鈍根的小乘人,多說三法印,為利根的大乘人,多說一實相印,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乃是因機宜的不同,故作溕盥詮V的說法。
所謂「印」即「印定」義。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實相印」衡量,印證一切佛法;凡是合於此等法印的,即可以判斷是佛法了。現將小[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nexttozero宗教應該是勸人先善,表裏一如。如果不是如此,那有可能信的人出了問題或他信的東西不對。佛教有雲:惡人行善法,善法亦惡;這是因他用心不正,所以結果就不同。原無造化功,眾生自造化呀!
佛是眾生的導師,他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沒證得無為法之前,是無法評價古聖先賢差別的。所以我不敢妄評其他宗教如何,隻能且看自己如[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