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諸羅漢傳之七 --- 迦旃延 「議論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 Katyayana 的音譯,古印度阿盤提國婆羅門之子。原出家修習外道,後跟隨釋迦牟尼學法,以能分別諸經,善說法相,有「議論第一」之稱。或稱為摩訶迦旃延、大迦旃延。
諸羅漢傳之八 --- 阿尼律陀 「天眼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 Aniruddha 的音譯,意譯為無滅。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即佛陀的叔父甘露飯王之子,佛陀成道以後曾回家阿尼律陀佩服堂兄的道行,於是跟隨佛陀出家,以「天眼第一」著 稱。雖然阿尼律陀是天眼第一的大神通,可是他本人卻是個盲人,《楞嚴經》說他出家之初,貪眠不起,被佛陀嗬斥他像個畜生貪睡。阿尼律陀受此刺激,下狠心連續七天不眠,淨不幸失明。但得了天眼通的神通,是佛門的千裏眼,他的千裏眼能見十方(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地域,達到能見世界如見核桃的境界。
正是天眼阿尼律陀對世界看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所以他是最心平氣和的羅漢,跟誰都合得來,他還悟出證道的方法,他認為:道是從少欲,知足,寂靜,正念,正定,精進,正慧,無戲論八法而得到的。
諸羅漢傳之九 --- 優婆離 「持律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為梵語 Upali 的音譯,或稱為優波離。意譯為無滅。出身與古印度的低下層,是奴隸,雜工,沒有任何人身權利,原為一名理發師,是佛陀做太子時的宮中理發師,後和薩迦的王子一起跟隨佛陀出家。因持律精嚴,從來不犯一點小錯,佛陀命他持長僧團的戒律被稱為「持律第一」。
優婆離的一生,是在處理僧團的糾紛。為犯戒的比丘懺摩,向佛陀請問戒律中度過的,堪稱為戒律權威。佛滅後第一結集由優婆離誦出三藏中的律藏。
諸羅漢傳之十 --- 阿難 「多聞第一」
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公元前463)為梵語 Ananda 的音譯。意為「歡喜」,「喜慶」原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後跟隨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歲時,選阿難為常隨侍者,當侍者達二十五年。因為他專注地服侍佛陀,謹記無誤佛的一言一語,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佛滅後第一結集由阿難誦出三藏中的經藏。
佛祖涅盤後,大迦葉尊者成為「初祖」,統領廣大佛家弟子。大迦葉圓寂後,阿難尊者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被後世尊成為「二祖」。
在寺院中,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成為佛祖的協持。
諸羅漢傳之十一 --- 羅怙羅 「密行第一」
釋迦牟尼佛的唯一的兒子,也是釋迦牟尼的「四大聲聞」,和「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做太子時和妻子耶輸陀羅所生。為梵語 Rohula 的音譯。又為「羅護羅」,意為「覆障」,「障月」,「執月」的意思。因為他是在月蝕之夜出世的。
當太子的佛陀因為有了兒子很歡喜,因為佛陀的父親淨飯王不至因他的獨子釋迦牟尼出家而王室無後。佛陀就在兒子出世的第七天騎著白馬出家了,從此,羅護羅就在沒有父愛的環境下過了他的童年。
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回到他的家鄉時,佛陀的妻子和羅護羅沒有去迎接佛陀,當耶輸陀羅向羅護羅說佛陀是他的父親時,羅護羅竟不認識。後佛陀對他的前妻說;「讓你辛苦了,當然我是有負予你的,但我為眾生而犧牲,請你為我歡喜。」佛陀又為羅護羅剃度,拜舍利弗為戒師,舍利弗為他受沙彌十戒,成僧團中有沙彌之始,時,羅護落十五歲。
羅護羅誦經十分勤奮,二十歲成道,又嚴守戒規,被稱謂「密行第一」的阿羅漢。
綠茶的童年一定很幸福,有爸爸,圖畫冊和灶王爺的糖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