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nexttozero
宗教應該是勸人先善,表裏一如。如果不是如此,那有可能信的人出了問題或他信的東西不對。佛教有雲:惡人行善法,善法亦惡;這是因他用心不正,所以結果就不同。原無造化功,眾生自造化呀!
佛是眾生的導師,他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沒證得無為法之前,是無法評價古聖先賢差別的。所以我不敢妄評其他宗教如何,隻能且看自己如何(多測試自己,就能寡過;隻測試他人,則滿眼是非。)
佛教說:十方來聚會,個個修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心空否?是學佛人測試自己的方法之一。
所謂修行:無非是我自懷中解垢衣,何須向外誇精進。自己不能了,誰也度不了。
所以我願以佛為師,學習世出世間的智慧:慈悲、智慧、行中道、發菩提心(上求下化)。。。
別人需要什麽,是他個人的因緣與願力;別人是解脫或升天,亦是他的因緣與果報。生死與輪回,無人能替代。
以下的人生三境界,講了如何用智慧的眼光看自己的身、心世界;用平常心去做好一個人,做好每件事。
慈悲觀則是告訴我們如何以平常心來生發慈悲心,進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與網友共勉。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這段語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麽就是什麽,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隨著年齡漸長,經曆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好人無好報,惡人活千年。進人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人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麽。人到了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歎息,借古諷今,指桑罵槐。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誌的載體,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麽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圓的,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循環往複,綠水長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裏能夠去與永恒和無限計較呢?
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後發現自己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練,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人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誌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麵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慈悲觀(一)七周緣慈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若有瞋恚仇恨之心,則口出惡言,或大動幹戈,甚而傷生害命,如此一來,不僅惱害眾生,亦障蔽本自清淨之佛性。瞋恚有如毒火,能壞一切善法功德,損人害己,為墮三塗惡道之根由。是故欲免輪回之苦,必須調伏瞋惱,方得出離惡趣,得獲安樂。
慈悲觀為對治瞋毒的方法,慈心柔和清涼,能息滅瞋恨熱惱。在五停心觀(注1)中,第二為慈悲觀,所謂「多瞋眾生慈悲觀」。慈悲觀的修習,簡而言之,有「七周緣慈」與「四無量心」二種,本課先介紹「七周緣慈」。
七周緣慈,即對於所緣七種冤親之境,分別施予初禪、二禪、三禪之功德快樂,來往反複思惟七次。周者周遍,即對怨親皆能周遍平等,或周遍施行之義。修習此觀行的目的,在於斷除瞋心,長養慈心。若能依之修習,重慮緣真,定能轉化瞋恚之心,長養大慈悲心,進而正順解脫之道。
首先檢討反省自己修行不能得力,沒有禪定、智能,皆由業障所致,一切業障皆由「心」、「境」而來;心指自心,境即親、冤、中間人等外境。由於過去至今,對長輩不恭敬,對平輩爭強好嫉,對晚輩疏於指導照顧,甚至結仇結冤,而致修行有所障礙;現在自知慚愧,希望能解冤釋結,進而冤親平等,得到平靜、自在解脫。
一切世間的功德,以禪定最為殊勝,故將禪定的功德回向一切冤親。但因未得禪定,故將累世出家、修行、供養、布施、持戒、精進、聞法、誦經、持咒、念佛、護法、禮懺、隨喜、孝養父母……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善法功德總合,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功德等於三禪,中品功德等於二禪,下品功德等於初禪,以此功德回向冤親。修習時,首先要具足信心,肯定自己確實有這三禪的功德,如此即可正式開始修習。
第一步:「願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親──累世的父母、師長等長輩。」
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自己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未善盡孝道,不能知恩、感恩、報恩,現今深覺慚愧、懺悔,願以佛法盡孝,故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親:
(一)現在今世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二步:「願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親──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平輩。」
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法親眷屬、同參道友等平輩,未盡勸善規過、相互勉勵之責,或心存嫉妒,幸災樂禍,不知相互包容、互助合作,現今深覺慚愧、懺悔,故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親:
(一)現在今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三步:「願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親──累世的子女、學生等晚輩。」
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對子女、學生等晚輩,未盡教養之責,疏於指導關照,如今願以佛法利益下親,故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親:
(一)現在今世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四步:「願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冤──上親累世的冤親債主。」
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現願以佛法利益上冤,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一切與自己的父母、師長等長輩,曾經結冤的一切眾生: ?現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一)現在今世和我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和我的父母、師長等一切長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五步:「願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冤──中親累世的冤親債主。」
望能解冤釋結。願以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冤: ?現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一)現在今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和我的兄弟、姐妹、配偶、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六步:「願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冤──下親累世的冤親債主。」
願以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冤:
(一)現在今世和我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和我的子女、學生等一切晚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第七步:「願將其餘功德隨心所願回向給一切中間人──累世非親非故之人。」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未來諸佛,是故除了冤親以外,非親非故的一切眾生,亦與我們有緣,所以願將其餘功德,隨喜回向給一切的中間人:
(一)現在今世一切非親非冤的中間人,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護持正法,永不退轉。 ?
(二)過去累世一切非親非冤的中間人,皆能業障消除,增福增慧,發菩提心,超生善道。
如此由上親至中間人,從中間人至上親,周而複始思惟七遍,稱為「七周緣慈」。思惟七遍之後,當由有念、有想歸於無念、無想,將這念心安住中道實相。
修習七周緣慈,所得之功德利益殊勝:
一、以慈心化解心結,不但能對治自己的瞋心,亦化解他人的瞋心,達到冤親平等的境界。
二、人際關係日漸改善。
三、修行的障礙消除,助緣增長。
四、使冤、親及一切眾生之善根現前,趣向佛道。
五、行者依此修習,養成定力、耐力,入慈心三昧,便能降龍伏虎,自利利他,處處自在。如舍利弗以慈心三昧,轉化人蟒的瞋心,因而度其超生善道,進獲聖果。
七周緣慈,是長養慈悲心之殊勝法門,功德果報不可思議。行者若能深信此一法門,持之以恒,重慮緣真,日久功深,自然能夠慈心增長,降伏瞋恚,消除業障,進趣菩提。
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散眾生散息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障眾生念佛觀,愚癡眾生因緣觀。
慈悲觀(二)四無量心
眾生無量,菩薩之願行亦無量。所言無量者,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由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故,心量廣大,行願彌堅,即與諸佛感應道交。《楞嚴經》雲:「上與諸佛如來同一慈力,下與十方眾生同一悲仰。」以四無量心等持應化,達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則能拔濟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得究竟樂。
修習四無量心的目的
一切眾生皆怖畏於苦,欲求喜樂;而瞋恨怨惱等正為苦因,慈悲喜舍則為樂因。若修四無量心,即能除苦予樂,達到無怨無惱、無恚無恨。故無論大小乘行者,乃至世間之人,皆以四無量心為共同學處。
一、世間之人
世間之人,緣一切眾生,修四無量心,功德增長,若轉生天上,必做梵王。
二、小乘之人
小乘之人,修四無量心,為自調心,增長福德,易得涅盤。
三、大乘之人
大乘之人,利他心切,欲度眾生,必以大悲為本,慈悲普攝,故修四無量心,自利利他,速證菩提。
修習步驟
一、慈無量心
慈,意為「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批注1)」故。
(一)欲修四無量心,當先作誓願:「願令一切眾生,悉受快樂。」 ?
(二)初修慈無量心時,以清淨心,觀所愛親人受樂之相。於父母、兄弟、親人之中,取一最愛者,一心緣念,觀親人受樂之相,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先觀親人受樂,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餘五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亦然。以慈心緣十方一切眾生,心量廣大無邊,故名為無量;悉令受樂,能滅除惡心,而得殊勝善樂福報,故其功德亦為無量。
?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樂之相,而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慈相應心。如此修習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不得生取著之心。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念念相續。於上親、中親、下親,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於五道眾生中,同以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侄,常求好事而饒益之,欲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如是之心,遍滿十方。
二、悲無量心
悲,意為「湣念眾生受六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湣眾生苦,而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批注2)」故。
(一)修悲無量心時,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湣,即作是念:「眾生可湣,勿令其受如是種種身苦、心苦。然我今無目,六道之中,親、中、怨人並受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受種種苦,悉願勤加救護。」?
(二)以清淨心,先觀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係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觀眾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憐湣,悲念無極。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苦,而內心憐湣,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悲相應心。
三、喜無量心
喜,意即「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
(一)慈但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後,見眾生離苦,則樂心轉深,欲令其得大喜,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除滅一切諸苦,受樂歡喜。」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於眾生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轉,定力逐漸增深,雖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應心。
四、舍無量心
舍(慈、悲、喜)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舍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
(一)行者思惟:前雖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屬有為法,於眾生無益,今當舍此三心,離苦樂兩邊,行諸善法,方能契入實相,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舍前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舍莊嚴。」 ?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不令馳散,見於親人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離苦樂二相,其心平等。於禪坐中,雖見眾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複如是。
(三)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一切眾生,皆不著憎愛,離有為法,得悟實相,果證三昧,不為外境所動,其心安穩,平等不二,是名舍相應心。
修四無量心,當先於靜坐時反複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無量無邊;並且要將四無量心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於行住坐臥中實行、體證。
修四無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長,成就出世道業。因此無論小乘聖者、大乘菩薩,皆應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成就,即稱之為慈心三昧,能達到無人、無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無量心,實為殊勝妙嚴的菩薩行門。
批注1──《大智度論.卷二十》:「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
批注2──《大智度論.卷二十》:「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