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華財訊英國通脹率於6月首次達到英央行目標上限,但經濟學家預期這不會影響英央行
8月份可能的降息舉措。
綜合外電7月13日報道,英國的通貨膨脹率自2004年9月以來一直在上升
,並在2005年6月觸及了英國央行(BankofEngland)設定的目標
上限,但預期將不會阻止英國央行在8月份降息。
英國國家統計局[
閱讀全文]

【原創】立春。夏至。作者:非(中文論壇西西河cchere.com)
1.立春
前幾日在和你的電話裏知道,今天立春。
早上懶懶的起床,竟恍惚的覺得窗外那一派搖曳的夏意,是在春天。
誰讓這個南半球的島國有著這樣涼爽的夏天呢?久居南方,嫩枝發芽的春天是什麽樣子,我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過。時光的流逝,常常無情淹沒我的思念。不知不覺中,春天遠了[
閱讀全文]
一個亟待了解的鄰居
最近兩則關於印度經濟的消息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一是印度經濟在截至
3月31日的三個月中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了7%,增幅高於預
期,位居世界前茅。二是在繼6月20日SENSEX指數突破了7000點大關後
又連續多日收於7000點以上;套用一句印度人民黨在去年大選中的宣傳口號:在
亞[
閱讀全文]
來源:經濟參考報當地時間7月7日,英國倫敦發生了多起恐怖爆炸事件,一度對全球金融市場造
成極大衝擊。好在大多數交易員很快穩定了情緒,市場交易也逐漸恢複了正常。西方
財經高官隨後相繼表示,爆炸事件對全球經濟的負麵影響不會太大。
據倫敦警方最新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在倫敦地鐵和公共汽車上的係列爆炸中,
死亡人數已超過50人,另有[
閱讀全文]
在世界主要產油區形勢不太穩定而世界需求大幅增長的交錯作用下,原油正成為
一個政治名詞,因為誰對原油的控製力強,誰的發展前景就光明,對國際政治的發言
權將可能大。這個道理,不幸地在中美兩國的複雜關係中以不恰當的方式體現。作為
全球能源消耗頭號大國的美國並沒有打算和同樣是能源消耗大國的中國共同協調能源
政策,以長遠眼光應對必然到來[
閱讀全文]
來源:財經時報中國對美國的逆差部分,不是MadeinChina(中國製造),而是M
adeinAsia(亞洲製造)。”7月3日,在東亞投資論壇的午餐會上,中國
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拋出了他的新思考。
中國成為亞洲“總成車間”
眾所周知,中國對美國存在著巨額的貿易順差,但另外一個事實是,中國對亞洲
各國的貿[
閱讀全文]
人民幣的蝴蝶效應之四:我們沒有時間表美國著名財經專家Jr.WilliamPesek這樣評論國會對華製裁法案,“這是一種夾雜了嫉妒、恐懼與恨意的心態……它是很爛的經濟學,但卻是很棒的政治操作。”與其異曲同工的是出席6月24日參議院聽證會的Greenspan和財長Snow也表示,人民幣升值對美國經濟既沒有任何“利好”,也不能改變“雙赤字”問題。可是華盛頓為什麽三番五次的用盡手段[
閱讀全文]
首先要感謝zsgs和尋找無雙兩位網友提醒,原來在下昨日轉貼的關於“加拿大華人黑幫”的文摘是老文章了。本人在北美這麽長時間,一直孤陋寡聞,沒見過這等大作,以至三天前在文學城的人在北美論壇第一次讀到該文章時,感覺視角獨特,而且也反應一部分北美華人的生活。至於文筆嘛,在下覺得那位作者寫的還不錯,有些演義的色彩,本來嘛,上網就是圖個輕鬆自在,博[
閱讀全文]
專家認為與中國摩擦幾乎遍及經貿各個領域最近兩年,西方不少國家對中國經濟
的崛起開始感到緊張,雙方的各種衝突和摩擦在成倍增長。原因何在?瑞士銀行資深
經濟學家,中國區首席經濟師喬納森·安德森指出,恐慌的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
,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變化改變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形象。
形象轉變的經濟背景
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
閱讀全文]
居高不下的石油價格,不僅令全球能源供應緊張,也正在對經濟發展最快的亞洲
地區造成影響。有經濟學家甚至預測,如果石油價格不下跌的話,嚴重依賴石油進口
的亞洲經濟,可能會進入一個衰退期。
亞洲成為石油淨進口區
目前全球市場上創紀錄的石油價格,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
注。國際清算銀行在日前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