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讀書心筆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個人資料
不忘中囯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經觀察之342 --- 美擔心中國崛起

(2005-07-11 10:13:32) 下一個
在世界主要產油區形勢不太穩定而世界需求大幅增長的交錯作用下,原油正成為
一個政治名詞,因為誰對原油的控製力強,誰的發展前景就光明,對國際政治的發言
權將可能大。這個道理,不幸地在中美兩國的複雜關係中以不恰當的方式體現。作為
全球能源消耗頭號大國的美國並沒有打算和同樣是能源消耗大國的中國共同協調能源
政策,以長遠眼光應對必然到來的原油等能源枯竭,而是在阻延中國崛起的大框架下
,采取了口惠而實不至的兩麵手法。

  賴斯稱“樂見中國經濟強大”背後的矛盾心理

  美國國務卿賴斯昨天下午結束了對中國的旋風式訪問。在北京的近20個小時裏
,賴斯分別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務委員唐家璿以及外交部
部長李肇星會麵。除了朝核問題,台灣問題和中美經貿關係是賴斯與中國領導人對話
的兩大重點。

  賴斯重申美國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強調不願意看到單方麵改變台海現狀。對於
兩岸近期政黨之間的對話接觸,美國方麵表示歡迎。但她又說美方希望大陸能夠與台
當局進行接觸。

  或許是因美國3位部長今天將與中方會談經貿問題,賴斯對中美經貿關係的闡述
占了相當的篇幅。賴斯說,美中兩國在廣泛領域開展了有成效的合作。美方期待雙方
不斷增進了解,通過對話,為美中關係確立一個框架。她表示,中國經濟增長迅速,
美中經貿關係中的一些問題在美國國內引起了高度關注。美方不認為世界經濟是個零
和遊戲,美方歡迎中國經濟強大,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經濟發展。美方希
望與中方建立一種開放的經濟聯係,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加強合作。

  賴斯的話並未突破美方一貫立場,但也不是“無味”之語。所謂“希望美中關係
確立一個框架”表明美國對中國崛起後兩國關係走向沒有確定的對策;而“歡迎中國
經濟強大”之語如果不是美方把中國可以強大的領域限定在經濟的話,就是客氣的外
交辭令——因為經濟強大勢必帶來軍力和政治影響力的強大,這絕非美方所樂見。—
—事實上在加拿大,美國已經在用行動對“歡迎中國經濟強大”作著反證。

  中國在加拿大采購油源,美國著慌安排切尼赴加

  外電報道,中國加強在加拿大采購油源,已經引起美國的“關切”。美國財政部
長斯諾8日前往加國主要油砂產區亞伯達省訪問,成了訪問亞伯達省級別最高的美國
官員,而這個級別可能馬上就又要突破。據報,美國副總統切尼也有可能前來亞伯達
省實地了解油砂礦的情形,目前仍在安排中。

  控製著世界上眾多油區、經濟受能源製約遠小於中國的美國,為什麽很快對加拿
大的油砂表現出了同樣的興趣?美方一家能源公司的總裁一語道破了美國這樣做的天
機。他說,華盛頓過去一直認定油砂純屬北美洲的資源,中國開始投資這一礦產後,
讓美國極不舒服。這位總裁沒有道出的是,美國尤其不願意中國在有限的能源“蛋糕
”上分得更大的一塊,原因是中國是最有可能和美國比賽的運動員。

  對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能源思想中國有準備

  美國的利益訴求,在許多方麵是經過政治層麵的包裝的,比如人們熟知的用“人
權”和“民主”牌來達到目的。但在能源占有方麵,美國常常表現出當仁不讓的霸權
氣質。麵對美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能源觀,中國應有足夠的警惕。因為美國的
攪局能力遠遠超過日本在東海和俄羅斯輸油管道上不成功的作為。

  能源對中國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這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外交政策的特征。
好在,在中國領導人外交的推動下,中國能源引進多元化頗見成效。最近胡錦濤主席
訪俄期間,中國最大的能源企業“中石油”和“中石化”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簽署了長
期合作和建立合資企業的議定書;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也與俄羅斯統一電力係統股份公
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全長3000多公裏的中哈石油管道將於今年年底全線貫通
。多元的能源引進將緩解中國能源進口對某一國家、某一地區和某一運輸線的過分依
賴,對於一些想從中作梗的國家來說,也增加了“搗亂”的難度,這大大增加了中國
的能源安全係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