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討論張郃斬了誰, 許褚斬將僅僅六員之類, 以及家喻戶曉,國人樂此不疲的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 子龍七進七出,似乎從來沒人去追究這是個大忽悠?
三國演義裏麵,交戰大多描寫成:兩軍列陣,雙方主將出馬,施展武藝,大戰多少回合。或不分勝敗, 或斬或刺敵將於馬下,或詐敗使拖刀計,或賣個破綻生擒敵將,國人津津樂道上千年的事情,從來沒人去認真捅破窗戶紙,這些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既不可能發生,也不可能被今人重複?
曆史上所有大戰都是主將指揮士兵打的, 不是主將比武的結果。這要麽是常識,要麽稍為用腳趾頭想想就應該知道。 而且中華武術本身就是個大忽悠, 根本不能在現代格鬥競技場立一席之地。
這些都是三國演義裏麵的“演義”部分,純屬虛構。大概不是始於羅貫中,但無疑影響最大, 天朝古典文學不問真偽,照抄不誤。幾乎所有的武俠小說都是雷同描寫,包括水滸,甚至在當代被金庸炒到極致。
三國演義這樣寫,應該是便於說書人擺地攤活靈活現。試想如果不忽悠,說書人在街頭怎麽討錢?
挺有意思的是,為何國人最熱衷討論不存在的忽悠?而且近千年沒人認真?整個民族都熱衷於生活在童話之中永遠不打算長大?
這壇子應該是討論曆史,不是文學家怎樣編故事吧?從純文學和娛樂角度說, 這種忽悠屬於無害,harmless。 被忽悠的獲得娛樂,陶醉其中也無不可。 比如娛樂業中魔術都是忽悠,也很有娛樂價值。但魔術師從來不試圖讓觀眾以為是真的。 觀眾也知道是忽悠。 可三國演義好像是要人把忽悠信以為真,而且全天下上千年似乎都信。這個大忽悠不能不是史無前例的成功。
三國演義最成功的忽悠
槍迷球迷 (2025-11-09 11:50:54) 評論 (4)看見討論張郃斬了誰, 許褚斬將僅僅六員之類, 以及家喻戶曉,國人樂此不疲的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 子龍七進七出,似乎從來沒人去追究這是個大忽悠?
三國演義裏麵,交戰大多描寫成:兩軍列陣,雙方主將出馬,施展武藝,大戰多少回合。或不分勝敗, 或斬或刺敵將於馬下,或詐敗使拖刀計,或賣個破綻生擒敵將,國人津津樂道上千年的事情,從來沒人去認真捅破窗戶紙,這些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既不可能發生,也不可能被今人重複?
曆史上所有大戰都是主將指揮士兵打的, 不是主將比武的結果。這要麽是常識,要麽稍為用腳趾頭想想就應該知道。 而且中華武術本身就是個大忽悠, 根本不能在現代格鬥競技場立一席之地。
這些都是三國演義裏麵的“演義”部分,純屬虛構。大概不是始於羅貫中,但無疑影響最大, 天朝古典文學不問真偽,照抄不誤。幾乎所有的武俠小說都是雷同描寫,包括水滸,甚至在當代被金庸炒到極致。
三國演義這樣寫,應該是便於說書人擺地攤活靈活現。試想如果不忽悠,說書人在街頭怎麽討錢?
挺有意思的是,為何國人最熱衷討論不存在的忽悠?而且近千年沒人認真?整個民族都熱衷於生活在童話之中永遠不打算長大?
這壇子應該是討論曆史,不是文學家怎樣編故事吧?從純文學和娛樂角度說, 這種忽悠屬於無害,harmless。 被忽悠的獲得娛樂,陶醉其中也無不可。 比如娛樂業中魔術都是忽悠,也很有娛樂價值。但魔術師從來不試圖讓觀眾以為是真的。 觀眾也知道是忽悠。 可三國演義好像是要人把忽悠信以為真,而且全天下上千年似乎都信。這個大忽悠不能不是史無前例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