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301/202511/13283.html】
一個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存在地域不平衡,這是很常見的。但是,像意大利那樣存在如此巨大的南北差異卻較少見,這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幾乎是絕無僅有的。意大利北部地區,特別是米蘭、都靈和熱那亞組成“工業三角”,其汽車製造、機械、化工、時尚等高附加值產業發達,吸引大量資本、人才和勞動力,也吸引國際投資。北部人均GDP超過歐洲老大德國。而南部的廣大地區人均GDP隻有其40%左右,低於發展比較好的原東歐國家如波蘭和捷克,隻比幾個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土耳其、巴西和中國稍高一點。
如果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HDI)來衡量(如下圖左),意大利南部顯得稍好一點,這可能主要是因為作為同一個國家,意大利南方也享有全民醫保和各種社會福利。但比起北方(包括首都羅馬在內的中部地區)差距依然十分明顯,HDI指數的不同顏色像是在國土上畫了一道線。再看下圖右,絕大多數意大利本土品牌的總部和國外大公司的意大利分部,都設在北方,這種不平衡是驚人的,所以有人說簡直是“兩個意大利”。

這種南北差異其實是“自古以來”的。意大利北部如皮埃蒙特 (Piedmont)、倫巴第(Lombardy)等地區位於波河平原(Po River Plain),這個平原地域遼闊,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此地的農民自古比較富足。工業革命開始以後,這些地區較快出現了幾個工業中心。反觀南部8個大區如坎帕尼亞( Campania)、卡拉布裏亞 (Calabria)、西西裏 (Sicily)等地,多為山地,平原有限,河流稀少,是缺淡水的地方。比如西西裏島,別看它四麵環海,卻非常幹旱,又多山地,所以難以發展機械化農業。目前旅遊業是其第一位收入來源。可是到意大利南部旅遊者,目前隻占去意大利旅遊者中的15%。
除了平原少和缺淡水之外,意大利南部還受到火山和地震的威脅。下圖右顯示,意大利南部有十幾座火山,其中4座依然活躍,包括維蘇威火山(Mt Vesuvius)當年毀滅了龐貝城;西西裏島的埃特納火山(Mt Etna),我這次近距離觀察了一下;還有海中的Stromboli火山,每幾分鍾就噴一次岩漿,跟煮稀飯一樣這次我們的郵輪晚間從邊上駛過,看得清楚。地球板塊的不穩定同時還伴隨著地震,比如我們的郵輪停靠的梅西納(Messina),1908年曾被強烈地震和海嘯徹底毀滅。這樣不穩定的地理環境,也讓南部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長期發展受限。

除了地理條件的不同之外,意大利南北方的曆史發展軌跡也大不相同。在北方,中世紀的米蘭、威尼斯、佛羅倫薩等都是獨立的城邦,自治程度高,市民階層活躍,擁有銀行業、商貿和手工業傳統。可以說北部經濟製度原來就更先進,所以對資本、貿易和技術的吸收更快。而南方長期處於外來王朝的專製統治之下,封建化程度高,土地與資源集中在少數權貴手中,社會結構僵化,教育水平普遍較低,使得現代化進程遠遠落後。
意大利北方和南方人在感情上也長期對立,至少有明顯的隔閡。意大利統一以後的前100年(大約在1970年代之前),意大利政府的發展重點完全偏重北方,甚至把南方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抽走。如今,意大利政府倒是希望縮小南北差異,也給南方一些扶持,但南方因為基礎差,機會少(有的地方失業率在20%以上),優秀人才持續流失,很多南方大學畢業生不得不到北方和海外去尋找機會。我們這次在巴裏和那不勒斯的地陪對此都反映出痛心和不滿,故此很多南方人視北方為“剝削者”。可是北方人站在他們自己的角度也有微詞 — 盡管自己的收入不少,但稅率很高,不少稅錢拿去給南方“輸血”(包括醫療和社會福利)去了,憑什麽呀?而南方許多地區的治理能力低下,腐敗猖獗,更令北方人不滿,抱怨國家被南方拖後腿。
因為接受西方工業文明早且發展較完善,意大利北方人常被視為具有“勤奮、守規則、講信譽”的優點;而南方人有時被貼上“懶散、依賴、講人脈”的標簽。但我想這是曆史發展和現實狀況在群體行為上的折射。比如意大利南方有一種“庇護文化”,即弱者給老大一些財物,希望得到平安和利益。在傳統和非法的層麵,這個“老大”是黑手黨,如今對於政治候選人,南方人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依舊如此。因此,盡管意大利南方盡管也是民主製度和民主選舉,卻很難早就廉潔、透明、高效的公民社會。
總而言之,由於曆史、地理和文化的原因,意大利北部和南部在經濟發展和民風上都有較大的差異。北部注重法治、效率和商業文化。南部文化偏向傳統與保守,側重人際關係網。南方的保守文化有礙於現代化的推行。但南方也不是沒有任何優勢,比如它有優良的海港、旅遊資源、獨特的文化、豐富的可再生能源等。目前意大利政府正在嚐試縮小南北差距的可能途徑,包括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投資和產業升級、強化法治與提高治理水平、增加教育投入和保留人才、力求歐盟基金的長期支持等。字麵上看,每一條似乎都在點子上。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南北差異也不可能短期迅速縮小。通過各方的努力遏止南北差異的擴大,並在此基礎上逐步縮小差距是一個現實的期望。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40年南北人均GDP差距仍將在2倍左右,但這比目前2.5倍左右還是有明顯的進步。
好,意大利南北差異的話題就聊這麽多。繼續貼我的照片“小品”。這次從東南方古城Crotone開始 ——
南方古城Crotone,在一戶顯然不富裕的人家的窗外,我同時遇見了我的兩位老朋友。

在Crotone古城堡對麵老房子的陽台上,一位婦女正在晾曬衣服。

在Crotone的老教堂的門上,為什麽有人會插上一支玫瑰呢?

嗯?貝佐斯跑到Crotone來幹嘛?

Messina本是西西裏島著名的古城。但古跡被1908年的大地震徹底摧毀了。在海灣的頂角處,紀念碑的基座銘文是VOS ET IPSAM CIVITATEM BENEDICIMUS -- “We bless you and your city itself.”據傳說這是聖母瑪利亞當年寫給這座城市的。(用了黑白照片效果。)

在西西裏島Taormina城的商業街,通向它的一個古巷隻有一人寬。

FK是意大利知名的青年時裝品牌,但在其在Taormina的專賣店,店名卻是這樣的。是為美國遊客準備的嗎?

在Taormina城著名的古劇場(比羅馬鬥獸場還要悠久)裏,工匠們正在準備一場豪華的私人婚禮。

遠看火山口旁邊的人(我很快也去),如同螞蟻般大小。Etna火山是歐洲最高的火山群,這個噴發口的最後一次噴發是1892年,如今已經不活躍。

郵輪在清晨停靠那不勒斯(Naples)港。

這株開花的樹,讓那不勒斯的Castel Nuovo增色許多。

距那不勒斯僅十幾公裏以東,就是著名的的維蘇威火山(Vesuvio)。它在公元79年的大噴發,毀滅了整個龐貝城(Ponpeii)。

兩千年前,龐貝城就有這樣規整的街道。

龐貝城廢墟上的一隻貓。

梵蒂岡博物館剛進門處的玻璃屋頂。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裏。大殿裏這東東讓我聯想到科幻電影。

羅馬,一段古代殘垣斷壁上的兩隻鴿子。

羅馬,晚間一家已經打烊的紡織品商店。

在羅馬萬神殿(Pantheon)裏,三個對古跡不感興趣的兒童玩起了遊戲。

透過鐵柵欄拍攝的Vittoriano一角。這是羅馬的國家紀念性建築,一百多年前建成,以紀念意大利的統一和其第一位國王。

羅馬鬥獸場,一位紅衣女士在自拍。通過學習,我現在能分辨出這段牆體中羅馬帝國原裝、古代重修和現代重修的部分。

我們有時說:古代文明的光輝照耀著今天的人們。在這裏,是古代文明的影子,籠罩著今天的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