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曾經的朋友,讓人不得不寫點她,以平我心中的感慨。
她是睡在我上鋪的大學同學,長相並不出眾,但是性格好,大方不計較,身邊有很多朋友圍繞。在校期間,還不停有中學的同學來找她玩。幾乎每晚都和同學出去逛街看電影跳舞唱卡拉OK,老是調侃很宅的我是老學究老古板。她也經曆過撕心裂肺的失戀,在宿舍裏天天循環王傑的歌,有幾次可聽見,上方的蚊帳裏傳來她的飲泣聲,我這個沒有戀愛史的人,不知該對她作何安慰,隻能任由夜歸的她用光我打來的熱水,早起替她買早飯回來。現在看來,她說得對,我的青春太枯燥乏味沒有留下什麽記憶點。
大學畢業前,她的工作已經有了著落。她父親是外地當兵來的上海,後來做到市級局長。她說,父親告訴她,退休前要辦好兩件大事,一件是安排好她的工作,另外一件就是解決好她哥哥的婚房。這些應該都實現了吧。
十幾年前,中國的微博沒有現在受限。經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平的社會事件,她從來不轉發不評論。後來,發生了“黃浦江死豬事件”,她頻頻轉發抗議。我問她為何與之前不同,她回答得非常氣憤,這是和我息息相關的事啊!!可惜這些對話,都隨著我的微博炸號而消失了。
後來,我出國了,有了微信以後聯係多了,回國也會和她見麵。經曆了新冠幾年未見,去年見她,又胖了,臃腫不堪,完全是中年大媽的狀態。她說,每天吃好飯就和丈夫倆人躺沙發上刷短視頻,沒有其他愛好了。飯桌上,談了很多政治正確。記得那天歸家途中,我不停地複盤自己是否有說錯話,有沒有被錄音。產生這種擔憂,實在是因為本來以為她隻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突然感覺到了比這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威脅。
這幾天我和家裏那位在日本度假。她發來了三句話。“怎麽還跑去小日本過生日?”“不聽勸啊。”當我問她為何不能去日本?她說,“不和你聊這個話題”。短短幾句,讓我想起一本書名《傲慢與偏見》。
之後的日本行程裏,我常想起她,在短視頻的信息繭房裏存活的她,為什麽會有那樣的自信來給我指路的呢?
憶一位被我屏蔽的同學
良辰美景人生 (2025-11-25 18:49:22) 評論 (8)
有一個曾經的朋友,讓人不得不寫點她,以平我心中的感慨。
她是睡在我上鋪的大學同學,長相並不出眾,但是性格好,大方不計較,身邊有很多朋友圍繞。在校期間,還不停有中學的同學來找她玩。幾乎每晚都和同學出去逛街看電影跳舞唱卡拉OK,老是調侃很宅的我是老學究老古板。她也經曆過撕心裂肺的失戀,在宿舍裏天天循環王傑的歌,有幾次可聽見,上方的蚊帳裏傳來她的飲泣聲,我這個沒有戀愛史的人,不知該對她作何安慰,隻能任由夜歸的她用光我打來的熱水,早起替她買早飯回來。現在看來,她說得對,我的青春太枯燥乏味沒有留下什麽記憶點。
大學畢業前,她的工作已經有了著落。她父親是外地當兵來的上海,後來做到市級局長。她說,父親告訴她,退休前要辦好兩件大事,一件是安排好她的工作,另外一件就是解決好她哥哥的婚房。這些應該都實現了吧。
十幾年前,中國的微博沒有現在受限。經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平的社會事件,她從來不轉發不評論。後來,發生了“黃浦江死豬事件”,她頻頻轉發抗議。我問她為何與之前不同,她回答得非常氣憤,這是和我息息相關的事啊!!可惜這些對話,都隨著我的微博炸號而消失了。
後來,我出國了,有了微信以後聯係多了,回國也會和她見麵。經曆了新冠幾年未見,去年見她,又胖了,臃腫不堪,完全是中年大媽的狀態。她說,每天吃好飯就和丈夫倆人躺沙發上刷短視頻,沒有其他愛好了。飯桌上,談了很多政治正確。記得那天歸家途中,我不停地複盤自己是否有說錯話,有沒有被錄音。產生這種擔憂,實在是因為本來以為她隻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突然感覺到了比這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威脅。
這幾天我和家裏那位在日本度假。她發來了三句話。“怎麽還跑去小日本過生日?”“不聽勸啊。”當我問她為何不能去日本?她說,“不和你聊這個話題”。短短幾句,讓我想起一本書名《傲慢與偏見》。
之後的日本行程裏,我常想起她,在短視頻的信息繭房裏存活的她,為什麽會有那樣的自信來給我指路的呢?
她是睡在我上鋪的大學同學,長相並不出眾,但是性格好,大方不計較,身邊有很多朋友圍繞。在校期間,還不停有中學的同學來找她玩。幾乎每晚都和同學出去逛街看電影跳舞唱卡拉OK,老是調侃很宅的我是老學究老古板。她也經曆過撕心裂肺的失戀,在宿舍裏天天循環王傑的歌,有幾次可聽見,上方的蚊帳裏傳來她的飲泣聲,我這個沒有戀愛史的人,不知該對她作何安慰,隻能任由夜歸的她用光我打來的熱水,早起替她買早飯回來。現在看來,她說得對,我的青春太枯燥乏味沒有留下什麽記憶點。
大學畢業前,她的工作已經有了著落。她父親是外地當兵來的上海,後來做到市級局長。她說,父親告訴她,退休前要辦好兩件大事,一件是安排好她的工作,另外一件就是解決好她哥哥的婚房。這些應該都實現了吧。
十幾年前,中國的微博沒有現在受限。經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平的社會事件,她從來不轉發不評論。後來,發生了“黃浦江死豬事件”,她頻頻轉發抗議。我問她為何與之前不同,她回答得非常氣憤,這是和我息息相關的事啊!!可惜這些對話,都隨著我的微博炸號而消失了。
後來,我出國了,有了微信以後聯係多了,回國也會和她見麵。經曆了新冠幾年未見,去年見她,又胖了,臃腫不堪,完全是中年大媽的狀態。她說,每天吃好飯就和丈夫倆人躺沙發上刷短視頻,沒有其他愛好了。飯桌上,談了很多政治正確。記得那天歸家途中,我不停地複盤自己是否有說錯話,有沒有被錄音。產生這種擔憂,實在是因為本來以為她隻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突然感覺到了比這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威脅。
這幾天我和家裏那位在日本度假。她發來了三句話。“怎麽還跑去小日本過生日?”“不聽勸啊。”當我問她為何不能去日本?她說,“不和你聊這個話題”。短短幾句,讓我想起一本書名《傲慢與偏見》。
之後的日本行程裏,我常想起她,在短視頻的信息繭房裏存活的她,為什麽會有那樣的自信來給我指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