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歐洲13城-巴黎罷工日偷閑記

斯人曰 (2025-11-21 12:06:22) 評論 (0)
我們在巴黎的第四天,即最後一天,是小紅書上議論許久的法國及巴黎多行業大罷工日。今天的安排很鬆弛,除了羅丹美術館和奧賽博物館外其餘時間未做安排,希望偷得半日閑。直到大罷工日的頭天晚上,我們才知曉巴黎市內地鐵營運的具體細節: 與我們相關的 地鐵1、4、14號線正常運行。這個結果比我們預計情況要好很多。我們那天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塞納河兩岸,所以行程在交通上基本沒受罷工的影響。但是博物館開放情況另當別論。

①罷工日,地鐵1號線運行正常

根據過去的經驗,許多博物館因交通和人員問題會壓縮開門時長或關閉部分展區,甚至是完全關門。當日,羅丹美術館沒有任何改變,按時開門,全麵開放。奧賽博物館則隻開放一樓。二和三樓全部關閉,有點讓人失望。不過羅丹美術館的參觀卻有點意外收獲。

羅丹屬於現代風格雕塑家。他的作品通常以粗獷手法來表達豪放與力量。沉思者(Thinker)便是我想看的主要展品。羅丹美術館分為室外和室內兩部分,由於麵積不算大,我對每件展品都仔細觀察。我雖是經典(Classic)藝術的愛好者,但我能捕捉到那些現代流派簡約線條下的喻意。突然間我注意到,有一枚在室外見過的大型作品又在室內重現,僅僅是大小和出品日期不同。仔細一看還有另二枚作品也具有"一作多品”現象,即一個創作有多件產品。我好奇地向ー位服務人員詢問個中原由,才得知如果作者的一件創作有較大的正麵社會反響,往往會有其他人相繼前來訂購,所以,一作多品均為原創。這倒讓人開了眼界!

②一作三品的羅丹作品:吻

計劃參觀的博物館任務完成後,我頓覺渾身輕鬆。一改前三日整天埋頭博物館的狀態,我們打算用餘下的時間隨性漫步在巴黎街頭,隻為好好體會巴黎的韻味。從奧賽博物館出來,步行經過亞曆山大三世橋,去大小皇宮那一段路,很值得慢慢悠行。這段路不長,但集中了巴黎三座莊重典雅的建築。亞曆山大三世橋是1896年由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俄法友好贈與法國1900世博會的禮物。大皇宮(Grand Palais)和小皇宮(Petit Palais)均為1900年世界博覽會所建。三個建築同期完成,都屬布雜藝術(Beaux-Arts) 或美術學院派風格,但它們各自又偏重不同的設計方向以求實用性,因而看上去既和諧又各有特色。

③大皇宮

③小皇宮

③亞曆山大三世橋

布雜藝術起源法國,它融合了古典、巴洛克和新藝術設計元素,具有將各階段藝術精華疊加組合使用的裝飾新思維。在楓丹白露宮,我已先行感受到了這種不拘一格的美。布雜藝術的特點是,對稱、秩序及適用,既有古典藝術之美又不失宏偉莊嚴之感。這大概正是布雜藝術建築風格也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所采用的主要原因。著名的Thomas Jefferson 大樓是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一個主要部分,是用來紀念美國偉大的前總統,Thomas Jefferson。

無獨有偶,如今,這位美國第三任總統的銅像正屹立在法國國民議會大廈不遠處的塞納河畔,與大、小兩皇宮遙遙相對。雕像於2006年由法國著名雕塑家讓·卡爾多(Jean Cardot)完成。隻見Thomas Jefferson總統手拿美國《獨立宣言》草稿,正遠眺沉思。他手中的美國《獨立宣言》勾起了人們對美法兩國之間不尋常曆史淵源的回憶。而Jefferson總統則是兩國關係中不可或缺的連接紐帶。

④塞納河畔Jefferson總統塑像

眾所周知,Jefferson總統是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人。然而,其核心思想均源自於法國啟蒙運動理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還有伏爾泰倡導的自由平等原則,都在《獨立宣言》無不體現。在美國與英國的獨立戰爭中,法國是美國的盟軍。反過來,《獨立宣言》又成為了後來的法國大革命的典範。而在法國大革命之蘊釀和產生期間,Jefferson先生恰巧正出任美國駐法國大使(1785-1789)。曆史的偶然恐怕都是”曾經“造就的必然。在Jefferson 總統期任內,美國和法國還完成了購買路易斯安娜土地的重大交易,使美國國際實力倍增。

Jefferson總統當被法國所永記!如今,盧梭和伏爾泰也均被先賢祠供奉。他們也是僅有兩名在先賢祠享有各自獨立聖堂的至尊者。一尊銅像引人思緒跨越了百年。一看時間,我們竟也在此停留了許久。

前方的小皇宮是個免費小博物館,沒花多少時間就能參觀完。回到街上,到處都是警車和三三兩兩的警察。看來都是為今天的罷工而出動的。見時間尚早,我們決定去愛麗舍宮看看。從小皇宮到愛麗舍宮僅為11分鍾步行距離。但愈接近愛麗舍宮,警車和警察愈多,幾乎每個路口都有警察把守。

⑤愛麗舍宮

愛麗舍宮門外莊嚴肅穆,除了崗哨外,門前長長地一條大街上不見一個人影。愛麗舍宮僅在每年9月20世界遺產日向公眾部分開放。那日是9月18日(有點不巧)。站在馬路對麵,我全神都貫注在那扇大門內,竟完全忽視了愛麗舍宮外觀的建築風格,隻感到它很華美。從愛麗舍宮去地鐵站的路上,我們還經過了法國內務部。同樣也是皇宮般的門臉。巴黎真是藝術無處不在。

那日的罷工並未在巴黎生出大的事端,我們的巴黎之行也安全地進入尾聲。明天,我們將向蘇黎世進發。

⑥罷工日巴黎地麵交通狀況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