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植物園領導張書記以及工作人員小江等幾人來到賓館,為我們介紹植物園的情況,並陪同我們參觀。植物園全名為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建於1959年,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一個5A級風景景區。植物園收集有植物1萬2千多種,有占地麵積250公頃原始熱帶雨林,是中國麵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戶外保存植物種數最多的植物園。根據植物的種類,植物園建有39個專屬園區,如榕樹園、棕櫚園、南藥園、水生植物園、奇花異卉園、國樹國花園等等。
首先我們來到水生植物園,這裏應是最受遊人喜愛的園區。放眼望去,大片的睡蓮花開正豔。然而最吸引眼球的是王蓮,一個個大如盆的蓮葉漂浮在水麵。巨大的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邊緣上卷,如同翠綠色的托盤。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還不是季節,夏日才是王蓮最茂盛的季節。那時的王蓮可承載一個小孩的重量,許多遊人來此打卡,就為拍一張坐在王蓮上的照片。 
各種顏色的睡蓮花開正盛 


更耀眼的是王蓮。王蓮是睡蓮科中的一個屬,為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具有世界水生植物中最大的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隻見水麵上王蓮像一隻隻漂浮在水麵的翠綠大玉盤。王蓮以其嬌容多變的花色和濃鬱的香味聞名於世。




露兜樹(Pandanus),根部極其發達,長在水中自成風景



北奧椰,看看樹幹上發出的嫩葉,很是新奇 
這個名字忘了,小江介紹時,我在四處拍照,沒太留心。應該是一種經濟作物
貝葉棕,是西雙版納最重要的文化植物之一。過去,傣族僧人將傣族的佛經和曆史寫在耐腐的貝葉棕葉片上,製作貝葉經,因此西雙版納傣族文化又被稱為貝葉文化。貝葉棕很難繁殖或移栽,傳說隻有得道高僧才能將其種活。八十年代的西雙版納一度隻有20多株貝葉棕,經過植物園技術攻關,貝葉棕才逐漸多起來。貝葉棕壽命大約30-80年,一生隻開一次花,一開就是千萬朵,輝煌過後便是凋亡。因此貝葉棕果實特別珍貴,80年代,植物園曾經有一株貝葉棕開花結果。植物園將果實做成手串,作為紀念品出售。聽到講解,我們紛紛掏出錢包,買上一兩串,或送人或自用。 

貝葉棕開花時會在頂上伸出一個花序,花朵小而密,一個花序上可開出2400多萬朵小花,花開結果後就會死亡(網圖)。
貝葉棕果實製作的手串 
金剛纂(Vajra Sutra)原產於印度。其莖葉搗爛外敷可治癰癤、疥癬,但有毒需慎用
各種食肉植物,又稱食蟲植物。食肉植物是一類能夠自行捕捉獵物,並擁有一定消化機製,獲得營養元素的自養型植物。它們色澤鮮豔,可引誘昆蟲駐足,植物分泌的膠黏劑,將其捕捉,然後用自身合成的消化酶分解獵物,並轉化為生長所需的養分。



奇花異卉園,這裏有許多不曾見過的植物 
跳舞草,又稱虞美人草,葉片具有自然舞蹈的特性。關於舞草有一個悲慘的傳說:相傳有一個美麗的傣族姑娘多依,天生熱愛舞蹈,舞姿極為優美,深受鄉親們的喜愛。一次,多依在舞蹈中被土司看中,將其搶入家中。多依不從,乘看管鬆懈時逃出,為躲避追趕的家丁,跳入瀾滄江自溺而亡。鄉親將其撈起埋葬,不久在她的墳頭長出一株小草。有人經過時,小草便會搖曳起舞。從科學上來講,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可隨著光照或聲波啟動運動。光照越強或聲波震動越大,跳舞草運動速度越快。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園中立刻響起此起彼伏的叫喊聲,以催動舞草起舞。
叉花草,另一種會運動的花草。它的運動是觸摸而來,若用手輕觸雄花蕊,原本下彎的雄蕊,會迅速向上彎曲。這是為了避免在自然界,昆蟲采花粉的觸動中產生自花授粉 
赤苞花(Brazilian red- cloaks)多產於南美,近年植物園引進栽種 
含羞草(Mimosa),並不陌生,但是開花還是第一次見。我們紛紛用手指觸動,它的羽片和小葉閉合下垂,玩得不亦樂乎。含羞草可供藥用,有安神鎮靜作用,又可鮮葉搗爛外敷帶狀皰疹。
疣柄魔芋,多年生植物,其花大而奇臭。果實緊密排列在果序軸上,隨著成熟顏色不斷變化。初始為嫩綠,轉而深綠,繼而變黃,最終呈紅,層層遞上。所以我們在一隻果序柄上,可見不同顏色。小江告訴我們,花柄最高的可長到2米多。
泰國無憂花, 樹形美觀、枝葉繁茂,花簇生於樹幹上,遍布整個樹冠,非常漂亮。季節已過,隻有零零星星幾隻遲開的花朵掛在樹梢,但還是可以想象它盛開時的美麗。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生於此種樹下,西雙版納傣族信奉小乘佛教,視之為吉祥樹
這棵樹樹形漂亮樹冠豐滿,據說是一株網紅打卡樹。小江一定拉我們在樹下拍照 
樹下,百花齊放,五彩繽紛 


如此巨大的鐵樹還是第一次看到 
未完待
西雙版納(2)植物園賞花
林間溪 (2025-11-25 21:08:43) 評論 (0)第二天一早,植物園領導張書記以及工作人員小江等幾人來到賓館,為我們介紹植物園的情況,並陪同我們參觀。植物園全名為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建於1959年,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同時也是一個5A級風景景區。植物園收集有植物1萬2千多種,有占地麵積250公頃原始熱帶雨林,是中國麵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也是世界戶外保存植物種數最多的植物園。根據植物的種類,植物園建有39個專屬園區,如榕樹園、棕櫚園、南藥園、水生植物園、奇花異卉園、國樹國花園等等。
首先我們來到水生植物園,這裏應是最受遊人喜愛的園區。放眼望去,大片的睡蓮花開正豔。然而最吸引眼球的是王蓮,一個個大如盆的蓮葉漂浮在水麵。巨大的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邊緣上卷,如同翠綠色的托盤。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在還不是季節,夏日才是王蓮最茂盛的季節。那時的王蓮可承載一個小孩的重量,許多遊人來此打卡,就為拍一張坐在王蓮上的照片。 
各種顏色的睡蓮花開正盛 


更耀眼的是王蓮。王蓮是睡蓮科中的一個屬,為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葉草本,具有世界水生植物中最大的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隻見水麵上王蓮像一隻隻漂浮在水麵的翠綠大玉盤。王蓮以其嬌容多變的花色和濃鬱的香味聞名於世。




露兜樹(Pandanus),根部極其發達,長在水中自成風景



北奧椰,看看樹幹上發出的嫩葉,很是新奇 
這個名字忘了,小江介紹時,我在四處拍照,沒太留心。應該是一種經濟作物
貝葉棕,是西雙版納最重要的文化植物之一。過去,傣族僧人將傣族的佛經和曆史寫在耐腐的貝葉棕葉片上,製作貝葉經,因此西雙版納傣族文化又被稱為貝葉文化。貝葉棕很難繁殖或移栽,傳說隻有得道高僧才能將其種活。八十年代的西雙版納一度隻有20多株貝葉棕,經過植物園技術攻關,貝葉棕才逐漸多起來。貝葉棕壽命大約30-80年,一生隻開一次花,一開就是千萬朵,輝煌過後便是凋亡。因此貝葉棕果實特別珍貴,80年代,植物園曾經有一株貝葉棕開花結果。植物園將果實做成手串,作為紀念品出售。聽到講解,我們紛紛掏出錢包,買上一兩串,或送人或自用。 

貝葉棕開花時會在頂上伸出一個花序,花朵小而密,一個花序上可開出2400多萬朵小花,花開結果後就會死亡(網圖)。
貝葉棕果實製作的手串 
金剛纂(Vajra Sutra)原產於印度。其莖葉搗爛外敷可治癰癤、疥癬,但有毒需慎用
各種食肉植物,又稱食蟲植物。食肉植物是一類能夠自行捕捉獵物,並擁有一定消化機製,獲得營養元素的自養型植物。它們色澤鮮豔,可引誘昆蟲駐足,植物分泌的膠黏劑,將其捕捉,然後用自身合成的消化酶分解獵物,並轉化為生長所需的養分。



奇花異卉園,這裏有許多不曾見過的植物 
跳舞草,又稱虞美人草,葉片具有自然舞蹈的特性。關於舞草有一個悲慘的傳說:相傳有一個美麗的傣族姑娘多依,天生熱愛舞蹈,舞姿極為優美,深受鄉親們的喜愛。一次,多依在舞蹈中被土司看中,將其搶入家中。多依不從,乘看管鬆懈時逃出,為躲避追趕的家丁,跳入瀾滄江自溺而亡。鄉親將其撈起埋葬,不久在她的墳頭長出一株小草。有人經過時,小草便會搖曳起舞。從科學上來講,舞草是自然界唯一能夠根據聲音產生反應的植物,可隨著光照或聲波啟動運動。光照越強或聲波震動越大,跳舞草運動速度越快。聽完工作人員的介紹,園中立刻響起此起彼伏的叫喊聲,以催動舞草起舞。
叉花草,另一種會運動的花草。它的運動是觸摸而來,若用手輕觸雄花蕊,原本下彎的雄蕊,會迅速向上彎曲。這是為了避免在自然界,昆蟲采花粉的觸動中產生自花授粉 
赤苞花(Brazilian red- cloaks)多產於南美,近年植物園引進栽種 
含羞草(Mimosa),並不陌生,但是開花還是第一次見。我們紛紛用手指觸動,它的羽片和小葉閉合下垂,玩得不亦樂乎。含羞草可供藥用,有安神鎮靜作用,又可鮮葉搗爛外敷帶狀皰疹。
疣柄魔芋,多年生植物,其花大而奇臭。果實緊密排列在果序軸上,隨著成熟顏色不斷變化。初始為嫩綠,轉而深綠,繼而變黃,最終呈紅,層層遞上。所以我們在一隻果序柄上,可見不同顏色。小江告訴我們,花柄最高的可長到2米多。
泰國無憂花, 樹形美觀、枝葉繁茂,花簇生於樹幹上,遍布整個樹冠,非常漂亮。季節已過,隻有零零星星幾隻遲開的花朵掛在樹梢,但還是可以想象它盛開時的美麗。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生於此種樹下,西雙版納傣族信奉小乘佛教,視之為吉祥樹
這棵樹樹形漂亮樹冠豐滿,據說是一株網紅打卡樹。小江一定拉我們在樹下拍照 
樹下,百花齊放,五彩繽紛 


如此巨大的鐵樹還是第一次看到 
未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