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是我女兒介紹給我的,那時我們剛一同觀看完《A Few Good Men》,在連聲讚好看的時候,我女兒說,媽媽你應當也看一下《12 Angry Men》,十年級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帶我們看過,你會喜歡的——她已經很知道我喜歡看什麽樣的電影了。
她甚至立即動手幫我找來中文的影片介紹,譯作《十二怒漢》,一部拍攝於1957年的黑白老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4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才是公民合理正當使用自己的權利,這才是生命應有的態度——尊重他人的生命,追求並實現人類的正義啊!
長度隻有一個半小時的影片拍攝場景集中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裏,在一張方條桌周圍,12個被抽取履行公民義務臨時組成一樁謀殺案陪審團的陪審員,故事情節可以說簡單至極,就是圍繞一個18歲貧民窟的男孩被控謀殺父親的案件展開,由這12位陪審員做出男孩有罪或者無罪的決定。
在影片開始,12位陪審員依據庭審上看到的證人證詞和法庭辯論等等,幾乎一致性認為,這樁案子簡單明了,不需要任何討論就可以判定男孩有罪,是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隻有一個陪審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他不同意立即投票決定男孩有罪的依據僅僅是,他覺得五分鍾就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有點草率,至少他們該討論一下……
一切其實起源於公民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認真態度,一切起源於隻有一個人的微弱的質疑:5分鍾就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是不是太草率了?
而正是這樣一個微弱的沒有任何證據支撐的質疑,在經過幾個小時的堪稱激烈的討論後,徹底翻轉了12位陪審員最開始的結論。
驚訝嗎?不,其實太正常了。
合理嗎?是的,太合理了。
一旦握有決定權的人草率行事,一旦他人的生命不被認真對待,錯誤的判斷就極有可能發生。而人類最大最難以去除的一個劣根性就是——沒有落到自己身上的災難不是災難,沒有殺到自己身上的刀不會引出死亡。
何其悲哀,無論共情能力,還是對他人的生命和利益的尊重,在人類這個群體中都是奢侈的,在蒙昧自私唯利是從的群體中更是稀少的品質。
但是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尤其那些握有權力能夠決定他人生死的群體對普通生命的尊重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對一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多麽重要,這直接關係著我們生存在怎樣的環境中,是尊重生命的文明社會裏,還是對生命缺乏尊重的蒙昧世界裏——這直接決定著我們的生存質量,決定著“人”字的重量。
這部1957年拍攝,西德尼·呂美特執導,亨利·方達主演的老電影,據說隻拍攝了19天,但其拍攝的良苦用心和深刻寓意在讓人感動的同時,不由肅然起敬,它會讓你深深思考,像一麵閃閃發光的鏡子猛地照進令人駭然的現實——現實中竟有如此多的扭曲和變形。
多希望,這些將近70年前的一幕,出現在今時今日。
隻要有一個人質疑
塵凡無憂 (2025-11-25 07:59:32) 評論 (2)這部電影是我女兒介紹給我的,那時我們剛一同觀看完《A Few Good Men》,在連聲讚好看的時候,我女兒說,媽媽你應當也看一下《12 Angry Men》,十年級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帶我們看過,你會喜歡的——她已經很知道我喜歡看什麽樣的電影了。
她甚至立即動手幫我找來中文的影片介紹,譯作《十二怒漢》,一部拍攝於1957年的黑白老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4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才是公民合理正當使用自己的權利,這才是生命應有的態度——尊重他人的生命,追求並實現人類的正義啊!
長度隻有一個半小時的影片拍攝場景集中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裏,在一張方條桌周圍,12個被抽取履行公民義務臨時組成一樁謀殺案陪審團的陪審員,故事情節可以說簡單至極,就是圍繞一個18歲貧民窟的男孩被控謀殺父親的案件展開,由這12位陪審員做出男孩有罪或者無罪的決定。
在影片開始,12位陪審員依據庭審上看到的證人證詞和法庭辯論等等,幾乎一致性認為,這樁案子簡單明了,不需要任何討論就可以判定男孩有罪,是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隻有一個陪審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他不同意立即投票決定男孩有罪的依據僅僅是,他覺得五分鍾就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有點草率,至少他們該討論一下……
一切其實起源於公民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認真態度,一切起源於隻有一個人的微弱的質疑:5分鍾就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是不是太草率了?
而正是這樣一個微弱的沒有任何證據支撐的質疑,在經過幾個小時的堪稱激烈的討論後,徹底翻轉了12位陪審員最開始的結論。
驚訝嗎?不,其實太正常了。
合理嗎?是的,太合理了。
一旦握有決定權的人草率行事,一旦他人的生命不被認真對待,錯誤的判斷就極有可能發生。而人類最大最難以去除的一個劣根性就是——沒有落到自己身上的災難不是災難,沒有殺到自己身上的刀不會引出死亡。
何其悲哀,無論共情能力,還是對他人的生命和利益的尊重,在人類這個群體中都是奢侈的,在蒙昧自私唯利是從的群體中更是稀少的品質。
但是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尤其那些握有權力能夠決定他人生死的群體對普通生命的尊重對公平和正義的追求,對一個國家和社會來說多麽重要,這直接關係著我們生存在怎樣的環境中,是尊重生命的文明社會裏,還是對生命缺乏尊重的蒙昧世界裏——這直接決定著我們的生存質量,決定著“人”字的重量。
這部1957年拍攝,西德尼·呂美特執導,亨利·方達主演的老電影,據說隻拍攝了19天,但其拍攝的良苦用心和深刻寓意在讓人感動的同時,不由肅然起敬,它會讓你深深思考,像一麵閃閃發光的鏡子猛地照進令人駭然的現實——現實中竟有如此多的扭曲和變形。
多希望,這些將近70年前的一幕,出現在今時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