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老胡都……”

開冒邱 (2025-10-17 18:03:32) 評論 (2)

“連老胡都……”是最具時代特色的句型,已經成了一種度量單位,表示社會底線被打破的程度。最近,老胡發文,發現大家都不敢、不願說話了,“很多群體的個性化信息變得像秋收後的田野一樣幹淨”,原因是“社會的寬容度變低了”。一時間,寫手們奔走相告“老胡又說人話了”,好像老胡說人話是奇跡是祥瑞,值得浮想聯翩。蛤蟆唱歌、老鼠上樹、狗做人語是凶兆,老胡說人話也絕非吉兆。過去大戶人家的院子以“進”為單位,兩進院子、三進大院,社會寬容度也可以用胡錫進的“進”做度量單位,目測當前的寬容度已跌破“0.5進”了,連老胡都感歎了。



其實,今天互聯網上的噤聲狀態不就是老胡及其戰友多年來努力的結果嗎?至少有老胡的貢獻。老胡說“社會寬容度低了”,社會是誰?誰的社會?說“互聯網上的整體氛圍越來越嚴厲”,好像社會和互聯網是有知覺的鬼魂在纏人,連主語都不敢說出來就發感歎,老胡現身說法示範了啥叫“小心翼翼”。好不容易說回人話還顯得鬼鬼祟祟的,回旋盤叼不好容易磕掉牙。刪帖封號的不是無主語的“社會”,能“嚴厲”的不是互聯網。小偷橫行時人們隻好捂緊錢包,老胡卻感歎“社會”對錢包的寬容度低了,這盤叼得,角度忒刁了。

過去的地主大多是憑著勤勞和種地技能攢下一份家業,就像互聯網上有人憑著知識、見解、才華成了大V一樣,在網絡混子眼裏,大V與地主差不多,地主是土豪劣紳,話主是言豪公知。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公知成了貶義詞,是話霸,跟惡霸一步之遙,紳士秒變劣紳。跟過去土改消滅地主類似,有司發起多輪“話改”運動,要封禁以意見領袖自居的“話主”,隻許他們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當年搞土改需要地痞二流子當積極分子,現在的話改也催生了一批網絡流氓誌願當打手,毛星火等一批在編五毛和編外自幹五擔負起監視互聯網言論的重擔,取得了“噤若寒蟬”的階段性成果。老胡本身就是“話改工作隊”裏智囊和骨幹,出來感歎網上沒人敢說話了,即是對話改成果的驗收也是變著話術向上邀功吧:秋收後田野多幹淨,顆粒歸倉記心間。

當年土改暫時把土地分給農民,沒幾年就收歸國家了。話語和土地一樣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幾輪話改後,話語權直接收歸國有。在互聯網時代,話語交流密度太大,話改之後就進行對話語“統購統銷”,老胡就是話語供銷總社榮譽話霸,在互聯網天天“喇叭聲咽”給時代的“馬蹄聲碎”配樂。在話語統購統銷的大環境下,說話人都有種“投機倒把”的即視感,沉默成了最優選項。

自由言說不在於話語內容多麽正確,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展示人生氣勢及智力氣質。當言說者的安全都戰戰兢兢地期待“社會寬容度”時,一股透骨的猥瑣氣息就彌漫天地間。老胡申請的寬容差不多就成了“坦白從寬”。

前段時間,網上驚呼“性蕭條”,說年輕人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娃,甚至對性生活都不感興趣了。現在,人們都不愛說話了,互聯網也陷入“話蕭條”了。養生專家最愛說的健康秘笈就是“管住嘴,邁開腿”,被年輕人活學活用了,管住嘴不說話,邁開腿能潤則潤。把平凡的日子過出了“人銜枚馬裹蹄”的刺激感來了。

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