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元的故事

滄浪一羽 (2025-10-02 09:29:30) 評論 (2)




(題頭照片:風雨中的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郊的佩姬海灣)

今年八月去海洋三省旅遊是跟團遊,遇上一位很好的導遊杜先生,八九天的旅程內容充實、氛圍和睦,吃住都安排得好。而且,杜先生還講了個富含哲理又簡單不過的小故事,提升了旅遊檔次,並引發了我的共鳴。

那天,按計劃去哈利法克斯市郊的佩姬灣,這是加拿大東部享有盛名的小海灣。沿途海岸都平淡無奇,奇怪的是到了這裏就留下了千萬年前地球冰川時代雕琢出的非常美麗的一堆堆石頭,又頻臨著一望無際的大西洋,風景確實令人陶醉。但是,那天卻遇上了風雨交加的壞天氣。為鼓舞士氣,杜導遊在臨下車前講了一個故事:某天,公司老總發給我一萬元年終獎金,那我當然很高興。可是,如果有同事告訴我,這個一萬元是全公司今年年底獎金中最少的,那麽我的心情馬上就會變得很沮喪; 如果有同事告訴我,這個一萬元是今年全公司最高的,那我不僅高興而且自豪。可見同樣一件事,就看從什麽角度去看。今天確實遇上了壞天氣,但是如果想到大多數時間遊客在此見到的都是廣告上的藍天白雲的佩姬灣,而我們今天卻看到了平時少見的風雨佩姬灣,不也是一件幸事?此事和那一萬元獎金不是同一個道理?

事後不知道一車旅伴中有多少人被這個小故事所打動?我卻確確實實產生了共鳴。不管這則故事是否杜導遊的原創?但是在那樣輕鬆愉快的旅途中信口道來,一下子就讓我又一次感悟了人生。大半輩子所受教育,都在培養思維的單向性,芸芸眾生大概率都是單一性思維模式: 都是自己應該得到這一萬元最高的獎金,別人都應該比自己低,也根本就顧不上去考慮這一萬元的本來的實質性內容。這其中,既有要做人上人的心態,又有人比人的慣性思維,還有服從領導的奴才品質。所以得到一萬元獎金以後,究竟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感受,難說! 大概率是被忽悠著走路。

到了古稀之年才明白,但凡一件事情,人們都能坦然地從各個角度去看看,大家都保持思維方式的多樣性,這個世界就太平,老百姓就有福氣。如果,隻能怎樣怎樣,凡事非對即錯、非黑即白,以致於隻能有一種聲音,最後就出現了希特勒,或者出現了不同曆史時期的大大小小的希特勒。

上麵所言的一萬元的故事,還不足以折射出多個棱麵。而這幾年世界上好多大事件,呈現出來多個棱麵,多想想就能辯別出對於老百姓有利的接近真理的那些角度。至於其他的自圓其說,都是一種忽悠,是為國家的統治者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