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一場罕見的“暴漲式10億成交量

鄒英美美德 (2025-09-11 13:52:46) 評論 (1)


OPEN:一場罕見的“暴漲式10億成交量”

9月11日,Opendoor Technologies(OPEN)收盤報10.52美元,單日暴漲79%,全天成交量接近9.95億股,加上盤後交易,最終突破10億股大關。這在美股市場曆史上極為罕見。

一、曆史對比:多數“10億成交量”伴隨暴跌

回顧美股曆史,單日成交量超過10億股的案例並不多見,多數發生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時期。

1,花旗銀行在危機期間股價跌至1–3美元,多次出現超過10億甚至20億股的天量成交,但對應的是恐慌性拋售。

2,美國銀行在2009年危機中,日成交量屢次破10億,股價低位徘徊。

3,Sirius XM股價跌至0.10–0.20美元時,成交量突破10億,背景是退市風險下的投機性換手。

4,福特與通用電氣在危機中亦有接近或超過10億股的成交,均出現在市場極度恐慌之時。

換言之,曆史上的10億成交量幾乎都是“血流成河”的象征。

二、OPEN的獨特性:暴漲中的10億成交

與上述案例截然不同,OPEN的10億成交量並非出現在暴跌,而是伴隨單日79%的暴漲。

1,公司層麵:Shopify前COO Kaz Nejatian接任CEO,聯合創始人Keith Rabois回歸董事會,被市場解讀為“複興信號”。

2,宏觀背景:美國房貸利率下降,市場押注房地產複蘇。

3,Meme化資金:社交媒體與散戶社區“Open Army”大規模造勢,形成軋空與FOMO的循環。

這種極端的“暴漲式10億換手”意味著幾乎所有流通股在一天之內完成倒手,顯示資金瘋狂湧入,同時也埋下隨時劇烈震蕩的風險。

三、股吧與散戶情緒:從10到82的狂想

當天股吧與散戶社群氛圍高度亢奮。有人高喊“今天一定見10美元,明天直奔12”;也有人喊出“年底20,美股下一站82”;散戶互稱“Open Army”,要像2021年的GME、AMC一樣“逼空華爾街”。與此同時,也有聲音提醒:“公司依舊虧損,沒有基本麵支撐”,“警惕增發融資”。這種兩極分化正是Meme股行情的典型特征:情緒淩駕基本麵,散戶與機構對立加劇。

四、結論:曆史與現實的罕見交集

曆史經驗表明,10億成交量往往意味著恐慌與暴跌。OPEN卻在暴漲中突破10億,成為極少數在狂熱氛圍中寫下紀錄的股票。這一幕既可能預示著散戶群體新一輪的狂歡,也可能成為市場泡沫與風險的前兆。

一句話總結:OPEN這一天,把“危機式巨量”改寫成了“狂熱式巨量”,它既是當下市場情緒的奇觀,也可能成為未來風險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