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喜靜,做選擇題時都是選靜呆著看書這種。所看之書基本是人物傳記,倒是在平淡中“經曆別人一生的不平淡”,頗為有味。
其一,是靳羽西女士的自傳,(她,自成先鋒)。約出版於2022年,靳女士在中國頗為有名,她製作的(看東方)(世界之窗)係列節目,曾影響過改開後的一代人。故她的履曆還是想了解一下的。總體印象,靳女士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作為一個中國雲南出生,香港長大,16歲去夏威夷讀大學。後又到美國工作,接觸到傳媒一行,又碰巧到中國做節目當翻譯,與中國央視談合作,抓住機會勇敢地做下去,因而成就了她後來的多項事業。後期的她,屬於社交名人。說起來熱鬧,其實前期的機遇和奮鬥更有看點,還有那時外人眼中的中國。(書中有大量她的同事下屬寫的回憶文,讓我覺得稍稍注水,略過不看)。
其二,就是Mr.Moy(bad to blue).從紐約華埠黑幫到紐約警察的經曆。通讀大半,覺得MrMoy算得上有勇有謀的人.其經曆,很多的危險,很多矛盾的化解。有一陣子,我都覺得他有些“教父”意味,膽大心細,對人性和街頭智慧都有深厚理解,仿佛他過得那一天天,才是一天天,一年年才是一年年。換句話說,是那種提著刀舔血的日子。不過轉天,看到他分析,因紐約市嚴整法紀,他那些“哥們”,入獄的入獄,遣返的遣返,死的死,他自己若不早做打算的話,下場會是一樣,或早或晚的事兒。。。他當警察後,做低等職務時間長,做警探晚些短些,論故事呢,似也拍不了“洛杉磯警探”這類警探探案片。還好了!我不禁回憶起我曾經的一位ESL老師,叫F,台灣人。他講他是父母來美後打餐館,家裏窮,住布魯克林,他的小學中學同學中大部黑人孩子。據他說,有次看照片,發現他同學過大部分黑孩子不是死了就是進監獄了,非常普遍,像他這樣亞裔真是家庭鼓勵支持,才走了讀書進學之路。他很感歎!那Mr Moy比他大個十幾二十歲,更早期入讀布魯克林學校,在95-98%是白人孩子的學校上課,遭受各種霸淩,漸漸長大,要在街上台球廳黑幫大哥處尋求保護,漸漸加入黑幫的經曆,恐怕也不是個案。。。總歸Mr Moy的書,是少有的華裔底層突破出來,也繼續幹需要很多街頭經驗和智慧的工作,而有所成的個人經曆。估計以後會拍影片出來吧。反正他巡遊的布魯克林華埠,我有些熟悉,從沒想到它的曾經那麽灰暗血腥。。。
換頭腦時,又插空看一本圖文書(饒平如生記),一個很有趣的九十幾歲老先生寫畫的他的生平。最大看點是插畫畫的好,行文裏對他祖上族人,記事起經曆的各種民俗掌故記錄,記的清清楚楚,很像民俗大全。而他,及他屬於鄉紳階層的一並族人親眷,在他筆下無不具備文人的可愛和知識分子為國為民的責任感。且後期,他被下放勞教,工廠做漆工,整二十年。字裏行間常充滿樂觀主義。屬於打不死的壓不垮的小強。改開後,恢複原職回出版社做美編,在退休寫畫平生。真正可愛老先生!有才氣有經曆有品評!有趣的老一輩文人!
總之,穿查看上述三位的生平,覺得黑幫到警察生活最不易,擔驚受怕的,雖精彩讓我這小心髒過他那種日子過不了幾天就翹辮子了。靳女士的經曆屬於站在風口上的人物,時代帶著飛!饒先生雖出身富貴,但遇險阻安貧樂道,屬於傳統文化熏陶出來的優秀長輩。
我原不理解先父曾愛看傳記的做法(如(蓬皮杜傳)等,當時抄起來讀著悶),近日讀別人傳記,發現一兩日之內體味別人一生的艱險喜樂!像坐過山車似的!開卷有益!開卷有益啊!
僅以此記我讀的三部傳記。
讀人物傳記有感
西安遊子 (2025-09-15 13:28:29) 評論 (0)近日,喜靜,做選擇題時都是選靜呆著看書這種。所看之書基本是人物傳記,倒是在平淡中“經曆別人一生的不平淡”,頗為有味。
其一,是靳羽西女士的自傳,(她,自成先鋒)。約出版於2022年,靳女士在中國頗為有名,她製作的(看東方)(世界之窗)係列節目,曾影響過改開後的一代人。故她的履曆還是想了解一下的。總體印象,靳女士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作為一個中國雲南出生,香港長大,16歲去夏威夷讀大學。後又到美國工作,接觸到傳媒一行,又碰巧到中國做節目當翻譯,與中國央視談合作,抓住機會勇敢地做下去,因而成就了她後來的多項事業。後期的她,屬於社交名人。說起來熱鬧,其實前期的機遇和奮鬥更有看點,還有那時外人眼中的中國。(書中有大量她的同事下屬寫的回憶文,讓我覺得稍稍注水,略過不看)。
其二,就是Mr.Moy(bad to blue).從紐約華埠黑幫到紐約警察的經曆。通讀大半,覺得MrMoy算得上有勇有謀的人.其經曆,很多的危險,很多矛盾的化解。有一陣子,我都覺得他有些“教父”意味,膽大心細,對人性和街頭智慧都有深厚理解,仿佛他過得那一天天,才是一天天,一年年才是一年年。換句話說,是那種提著刀舔血的日子。不過轉天,看到他分析,因紐約市嚴整法紀,他那些“哥們”,入獄的入獄,遣返的遣返,死的死,他自己若不早做打算的話,下場會是一樣,或早或晚的事兒。。。他當警察後,做低等職務時間長,做警探晚些短些,論故事呢,似也拍不了“洛杉磯警探”這類警探探案片。還好了!我不禁回憶起我曾經的一位ESL老師,叫F,台灣人。他講他是父母來美後打餐館,家裏窮,住布魯克林,他的小學中學同學中大部黑人孩子。據他說,有次看照片,發現他同學過大部分黑孩子不是死了就是進監獄了,非常普遍,像他這樣亞裔真是家庭鼓勵支持,才走了讀書進學之路。他很感歎!那Mr Moy比他大個十幾二十歲,更早期入讀布魯克林學校,在95-98%是白人孩子的學校上課,遭受各種霸淩,漸漸長大,要在街上台球廳黑幫大哥處尋求保護,漸漸加入黑幫的經曆,恐怕也不是個案。。。總歸Mr Moy的書,是少有的華裔底層突破出來,也繼續幹需要很多街頭經驗和智慧的工作,而有所成的個人經曆。估計以後會拍影片出來吧。反正他巡遊的布魯克林華埠,我有些熟悉,從沒想到它的曾經那麽灰暗血腥。。。
換頭腦時,又插空看一本圖文書(饒平如生記),一個很有趣的九十幾歲老先生寫畫的他的生平。最大看點是插畫畫的好,行文裏對他祖上族人,記事起經曆的各種民俗掌故記錄,記的清清楚楚,很像民俗大全。而他,及他屬於鄉紳階層的一並族人親眷,在他筆下無不具備文人的可愛和知識分子為國為民的責任感。且後期,他被下放勞教,工廠做漆工,整二十年。字裏行間常充滿樂觀主義。屬於打不死的壓不垮的小強。改開後,恢複原職回出版社做美編,在退休寫畫平生。真正可愛老先生!有才氣有經曆有品評!有趣的老一輩文人!
總之,穿查看上述三位的生平,覺得黑幫到警察生活最不易,擔驚受怕的,雖精彩讓我這小心髒過他那種日子過不了幾天就翹辮子了。靳女士的經曆屬於站在風口上的人物,時代帶著飛!饒先生雖出身富貴,但遇險阻安貧樂道,屬於傳統文化熏陶出來的優秀長輩。
我原不理解先父曾愛看傳記的做法(如(蓬皮杜傳)等,當時抄起來讀著悶),近日讀別人傳記,發現一兩日之內體味別人一生的艱險喜樂!像坐過山車似的!開卷有益!開卷有益啊!
僅以此記我讀的三部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