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央美國際|第八屆油畫研修班日記(3)
央美國際|第八屆油畫研修班日記(3)
有鋒芒,亦知藏;信筆寫盡人間冷暖,靜心讀懂歲月深長
雖然昨天我一直畫到晚上10點多才回去休息,但今天一早還是精神抖擻的8點就到教室了。我進屋的時候,教室裏已經有好幾個“早起的鳥兒”在“找食兒吃”了,看樣子大家都覺得時間緊,任務重,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有了昨天的一個罐子打底,我心裏好像沒那麽緊張了,今天要畫視覺中心的那幾個石榴了。
打眼一看,這幾個石榴的固有色是橘紅色,表麵有一層水果特有的果蠟,燈光一照,有很強的反光。我從沒畫過油畫靜物,一時腦子有點兒發懵。,怎麽調色呀?
按照自己的理解調色,畫了半隻石榴就發現整體顏色發綠,看著跟發黴了一樣。不能再繼續了,必須請教老師。上實體課就是有這一點好處,有問題隨時問。
李老師聽了我的問題,二話不說拿起筆來給我示範。老師嫻熟的在調色板上快速地沾點兒這顏色,沾點兒那顏色,三下兩下就把顏色調的八九不離十,再畫兩筆在畫布上比較一下,調整一下,齊活了。
我趕緊問調色的真諦,李老師說,調色一靠色彩理論知識,二靠感覺,三靠經驗。我一聽心裏發涼,知道這樣的繪畫經驗隻能意會,無法言傳。但李老師說的另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他說,你調色的時候,一邊調一邊感受,覺得暖就加點兒冷色,覺得冷就加點兒暖色,慢慢的就調對了。是這個理兒,以前怎麽就沒這想法呢!
本以為有了老師的調色“葵花寶典”,我的調色能力可以有個提升,但在畫剩下的那幾個石榴的時候還是找不對顏色。無論怎樣努力,就是調不出石榴那種橘色中帶土紅的顏色,幾個石榴看起來有點兒半熟不熟的發暗。
我越看越覺得畫麵不順眼,剛想揮舞刮刀,把前麵已畫好的部分刮掉,正巧王老師走過來說:“不用刮呀!”
“不是寫實嗎?我畫的跟原圖不一樣呀!”我很疑惑。
“隻要把物體實實在在地畫出來,就是寫實。並不是說要畫的跟原圖一模一樣才是寫實。畫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畫麵進行自主的處理。其實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抄照片,反而會鼓勵畫家按照自己的感受進行創作。”王老師給我解釋。
原來如此!
傍晚時分,我完成了罐子前麵的一堆石榴。打眼一看,整體的明暗關係都對,效果也不錯。環顧左右,看著身邊的專業畫手們都在精雕細琢,突然感覺自己畫的是不是有點兒粗糙了。不過老師很會鼓勵人,他說:畫的不錯,你的畫有一種很質樸的感覺。”
嗯!有感覺就行。繪畫的意義不就是要傳遞感受嗎? 無論傳遞的是不拘小節的粗曠,還是精益求精的細膩,那其實就是繪畫人的內在本質。
天黑了,下課!北京今天下雨了,我踩著月亮回家。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研修班的老師給了畫人物肖像時的配色方法,聽起來很簡單直接,但真正畫的時候還是會翻車。配色調色光有公式不夠,必須動手畫,而且要多多的練習。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研修班提供顏料,但不明確規定必須使用哪幾種顏料。但同學們很自覺的跟老師保持一致,】
多謝博主和 'PrimeryColor' 分享,漲知識了。
我過去因為工作需要,學了色彩理論。
(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印刷三原色是 cyan, yellow, meganta, 等等)
業餘時間由於對美術感興趣,讀到了一些常見的顏料組合:
最簡組合:紅黃藍各一(如 Cadmium red, Cadmium yellow, Ultramarines blue),黑白各一,再加一個土色(如 Burnt umber,省錢,省事,不必用黑白顏料把鮮豔、昂貴的彩色顏料的飽和度降下來)。
有的組合在最簡組合上擴展。
一種擴展法是紅黃藍各二,一冷一暖。(如 Ultramarine blue 是暖藍,phthalo blue 是冷藍,等等)
好奇,研修班的教師有沒有說他們自己畫油畫用的顏料組合是什麽?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rimeryColor' 的評論 : 你說的很對,寫實油畫其實就是加了色彩的素描。而素描畫的就是關係,明暗關係,虛實關係。。。把關係找對了,畫麵就立起來了。不過會畫素描的人不一定能畫好油畫,因為調色能力也需要訓練。
淡淡的日子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研修班提供顏料,但不明確規定必須使用哪幾種顏料。但同學們很自覺的跟老師保持一致,因為水平有限,誰也不敢自由發揮,哈哈哈!
PrimeryColor 發表評論於
紅色盯久了,視網膜就會有其補色-綠色出現。不能盯局部太久。要看整體,畫整體。
PrimeryColor 發表評論於
回 新林院。用電子顯微鏡研究,印象派畫家用的顏色不超過20種。但能畫出非常鮮豔的畫。這個純粹是個人愛好。太多難管理。
PrimeryColor 發表評論於
樓主對明暗的理解有待加強。明暗我認為主要是理解。不能理解,就要浪費時間畫素描。和駕車一樣,不能盯著一點,一物。要看大局。關子乎?LOL。
PrimeryColor 發表評論於
回--新林院,畫家通常不會把問題答全,你問得太深刻,他就打哈哈,你問得膚淺,人家賴得理你。許多回答要回味,等幾十年後,才能回味過來。LOL。發現當時的回答真沒有錯,隻是不是普通人的語言。就像孫悟空的師父一樣,要自己悟。美國的畫家會好很多。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我趕緊問調色的真諦,李老師說,調色一靠色彩理論知識,二靠感覺,三靠經驗。】
那個研修班有沒有要求學生用特定的幾種顏料?
還是沒有限製?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rimeryColor' 對博主上一篇博文的評論 :【畫家通常最喜歡賣關子。】
記得有一次我在北京走進一個明、清時代建的園林。
在一個建築裏,有一個書法家正在表演書法。
他左右手各拿一支毛筆,兩手同時連貫地寫下一副對聯。(當然是不同的字)
不知道他的書法水平在哪一級,但這種腦、手協調肯定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