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日子

淡淡的日子 名博

央美國際|第八屆油畫研修班日記(3)

淡淡的日子 (2025-09-15 07:49:24) 評論 (10)
     雖然昨天我一直畫到晚上10點多才回去休息,但今天一早還是精神抖擻的8點就到教室了。我進屋的時候,教室裏已經有好幾個“早起的鳥兒”在“找食兒吃”了,看樣子大家都覺得時間緊,任務重,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有了昨天的一個罐子打底,我心裏好像沒那麽緊張了,今天要畫視覺中心的那幾個石榴了。

     打眼一看,這幾個石榴的固有色是橘紅色,表麵有一層水果特有的果蠟,燈光一照,有很強的反光。我從沒畫過油畫靜物,一時腦子有點兒發懵。,怎麽調色呀?

     按照自己的理解調色,畫了半隻石榴就發現整體顏色發綠,看著跟發黴了一樣。不能再繼續了,必須請教老師。上實體課就是有這一點好處,有問題隨時問。

     李老師聽了我的問題,二話不說拿起筆來給我示範。老師嫻熟的在調色板上快速地沾點兒這顏色,沾點兒那顏色,三下兩下就把顏色調的八九不離十,再畫兩筆在畫布上比較一下,調整一下,齊活了。

     我趕緊問調色的真諦,李老師說,調色一靠色彩理論知識,二靠感覺,三靠經驗。我一聽心裏發涼,知道這樣的繪畫經驗隻能意會,無法言傳。但李老師說的另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他說,你調色的時候,一邊調一邊感受,覺得暖就加點兒冷色,覺得冷就加點兒暖色,慢慢的就調對了。是這個理兒,以前怎麽就沒這想法呢!

     本以為有了老師的調色“葵花寶典”,我的調色能力可以有個提升,但在畫剩下的那幾個石榴的時候還是找不對顏色。無論怎樣努力,就是調不出石榴那種橘色中帶土紅的顏色,幾個石榴看起來有點兒半熟不熟的發暗。

     我越看越覺得畫麵不順眼,剛想揮舞刮刀,把前麵已畫好的部分刮掉,正巧王老師走過來說:“不用刮呀!”

     “不是寫實嗎?我畫的跟原圖不一樣呀!”我很疑惑。

     “隻要把物體實實在在地畫出來,就是寫實。並不是說要畫的跟原圖一模一樣才是寫實。畫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畫麵進行自主的處理。其實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抄照片,反而會鼓勵畫家按照自己的感受進行創作。”王老師給我解釋。 

     原來如此!

     傍晚時分,我完成了罐子前麵的一堆石榴。打眼一看,整體的明暗關係都對,效果也不錯。環顧左右,看著身邊的專業畫手們都在精雕細琢,突然感覺自己畫的是不是有點兒粗糙了。不過老師很會鼓勵人,他說:畫的不錯,你的畫有一種很質樸的感覺。”

     嗯!有感覺就行。繪畫的意義不就是要傳遞感受嗎? 無論傳遞的是不拘小節的粗曠,還是精益求精的細膩,那其實就是繪畫人的內在本質。

     天黑了,下課!北京今天下雨了,我踩著月亮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