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25 | 陰轉雨 | 18–20℃
今日路線:從 Fokstugu Mountain Lodge 徒步至 Hageseter Tourist Cabin,全程 21 公裏。
今天繼續深入 Dovrefjell 國家公園核心區域,這片挪威最古老的國家公園,是挪威高原風光的縮影:地勢遼闊,層巒疊嶂,植被稀疏卻各具色彩,地麵上是大片厚重的苔蘚與灌木,間或點綴著低矮的樺樹叢。遠方的山脊時而顯露出冷峻的岩壁,又被雲霧輕攏成柔和的線條,儼然一幅靜止的油畫。這樣的地貌,在雨天反而顯得更有層次感,天地蒼茫、人影孤單,卻並不寂寞。
今天的天氣出奇地適合徒步,不熱不冷也不曬,隻有最後半小時落了一些雨。其餘時間裏,陰天給了我絕佳的光線與體感溫度。走在這樣壯闊、清冷卻不壓抑的高原上,我突然有種“羽化而登仙”的錯覺:獨自一人,邁著慢悠悠的“仙人步”,不疾不徐地穿行在大地與雲層之間,不時停下來吹吹風、四下張望,有時也隻是坐在一塊岩石上放空自己。一路背著的無人機終於也有了幾次起飛的機會,高原風稍大,但畫麵壯麗,值得冒險一飛。
每一條朝聖路都有自己的特質。至今為止,聖奧拉夫之路給我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大家都充分享受途中的每一分鍾,真的都不趕時間。無論是早晨出發的時間,途中行進的節奏,還是整體行程的安排,每個人都不受他人影響,完全按自己喜好行事。相比之下,聖地亞哥之路上尤其是最後一百公裏那種“搶床位”的壓力,早晨五點紛紛摸黑出發,在這裏根本不存在。
就拿德國路友 Julia 來說。昨天我們都從 Toftemo 出發,徒步至 Fokstugu Mountain Lodge。我下午兩點出頭就到了,她卻近六點才姍姍來遲。我好奇問她:“你今天怎麽走這麽久?”她笑著說:“我早上其實回頭走了兩公裏,去超市買補給,然後才開始往前走。”也就是說她比我多走了四公裏,但也不至於慢了整整四小時吧?Julia輕描淡寫地說:“我一路走一路看風景,從沒想過需要快點。出來徒步,不就是為了欣賞沿途的風光嗎?隻要天黑前到就行了。” 我聽了非常認同,這也是我喜歡獨自徒步聖路的原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不受別人影響。
今早出發前,Julia照例精心準備早餐,煎香腸、煎荷包蛋,完了還擺上了幾顆櫻桃小番茄。我問她:“你這一路上每天都這麽認真做早餐?”她肯定地點頭:“每天如此,即使露營的日子也是這樣,我有帶爐子。”她邊吃邊看書,一副完全不著急的樣子,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昨天住在同一個 Lodge 的十位路友,早晨也無一人急著離開,大家都捧著咖啡,圍著餐桌輕聲聊天。那種清晨的鬆弛與自在,在很多熱門徒步路線上幾乎難以見到。
受到 Julia 啟發,我今天決定:“我要做今天最後一個抵達的人。”就這麽一路走走停停、張望四顧,甚至還飛了好幾次無人機。結果下午五點多抵達 Hageseter,還是有五位路友在我後麵才到。Julia仍比我晚到一個小時,果然貫徹了她“欣賞大於推進”的徒步哲學。
徒步途中還有一樁小插曲。今天我又一次玩丟了太陽鏡,以為後麵的路友會幫我撿,結果沒人撿。他們都說看見了,但沒拿,因為覺得失主可能會回頭找。其實我根本不會回去找。我的徒步裝備都很便宜。太陽鏡丟了?沒關係,我每次徒步都會“消耗”兩副,也早已習慣帶備份。反正我不用什麽名牌產品,我一直戲說:“我自己就是名牌!”
今晚入住的 Hageseter Tourist Cabin 是一處坐落在山間公路旁的經典旅人驛站。雖不豪華,卻溫暖舒適,有幹燥室、廚房與熱水,有種“被風雨歡迎後得到庇護”的感動。周圍仍屬國家公園區域,空氣冷冽,風一吹就是北地的氣息,遠處高原的山影在落日中仿佛越來越遠,也越來越神秘。
明天將繼續在高原上行走,但我不著急,隻是計劃走5-6公裏,明天是我的walking holiday,準備睡到自然醒,吃個悠閑早餐。
以下是今天沿途隨拍。
早晨離開Fokstugu Mountain Lodge。


漸行漸遠的Fokstugu Mountain Lodge。






地麵上是大片厚重的苔蘚與灌木。










途中驚訝地遇見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兩孩子正在高地用餐。













今晚的落腳點Hageseter Tourist Cabin已經出現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