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以後

BayFamily (2025-09-21 18:00:38) 評論 (2)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讓子孫繼承遺產的人。你想讓你1000年以後的某個孝子賢孫子孫發財。讓他記得你這個老祖宗的好處。你會留給他什麽? 用什麽方式留個他?

或者假設你現在有某種冷藏技術,把你凍了起來。你想在1000年之後複活,立刻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你會給自己留下什麽財產。用什麽方式把這些財產傳遞給那個時候的你。

我們先看看1000年以後到達什麽值錢。

股票嗎?顯然不是。沒有千年存在的公司。

股票指數可以麽? 沒有千年的股票市場。

法幣嗎?顯然也不是,千年不倒的政權太稀少了。即使不倒,法幣不知道貶值成啥樣了。

土地嗎?土地的認可來自於第三方認證。你現在拿出一張宋代的地契。沒有人會認可那塊土地是你的。

黃金麽?黃金保值能力的確穿越千年。如果未來1000年人們還沒搞出來人造黃金的話。黃金依舊值錢。但是靠黃金發財是不行的,前文我計算過,按照黃金購買力計算。2000年前的古羅馬人按照男性壯勞力按照黃金計算的工資,和今天的工資差不多。詳細計算參考這篇《黃金是貨幣麽?

古董麽?這顯然是個好主意。1000年前,汝窯瓷器就很昂貴。1000年後的汝窯瓷器大概率會一樣的昂貴。今天蒙娜麗莎的畫很昂貴,1000年後依舊昂貴。

問題是,這是東西並不會顯著增值。因為他們現在就很昂貴。

我唯一能想到的是文化與藝術遺產(藝術品、建築、文學、語言)——因為這些往往與人類文明本身綁在一起,很難被替代或抹去。當然除非1000年之後,人類社會不存在了。這些東西也就不值錢了。如果人類不存在了,你的子孫也就不存在了。也沒有價值儲蓄的意義。

我把這類資產歸為人類文明的唯一性資產。大量這類資產現在很便宜,1000年以後可能會很值錢。

我想來想去,1000年後值錢的人類文明的唯一性資產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 不可替代(無法再造)

  • 唯一性(隻有一份或極少數)

  • 文明承載性(它們不僅是物質,更是人類故事和身份的證明)



具體的物件有這些。

1. 獨一無二的原始藝術與手工製品

藝術品:唐卡、油畫真跡,小提琴、純手工樂器

人類早期的審美、精神世界的唯一記錄。AI 再怎麽複製,也隻是拷貝,無法取代“那一雙人手真實畫下的痕跡”。

2. 原始文字與典籍

科學原創手稿:圖靈的手稿,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手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草稿。未來人類或許擁有更高級科學,但這些原始發現的“文明火種”地位無法被替代。當下可以選擇擁有馬斯克的一些電動車,火星火箭的手稿。

3. 曆史文物與象征物

重大事件的遺物:例如《獨立宣言》原稿、阿波羅登月留下的物件、第一台蘋果計算機。刺殺特朗普的子彈。這些不僅是“物件”,更是承載曆史的符號。

保存古代的東西沒有意義。因為未來的人不知道你收藏的古代物品是不是真跡。保存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文明的唯一性資產才是有意義的。第一批蘋果電腦會值錢,最早大餅區塊的未使用的大餅會值錢。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你應該去購買和保存教員1966年書寫的“我的一張大字報”。 因為它兼具了唯一性和文化性。無論什麽價格,未來價格隻會更高。如果你覺得教員的時代離你太遠,那就特朗普總統或者普京大帝的某樣手寫文件。

另外一種思路就是保留數據。完整且原始的曆史數據(人類基因庫、文化記錄),若未來社會高度依賴數據,原始數據,特別是沒有被AI汙染過的數據會成為稀缺。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你現在應該立刻拷貝一份用於OpenAI 第一個Chatgpt訓練用的數據。類似的裏程碑事件的數據也會值錢,比如最早Netscape的源代碼。當然這些數據的稀缺性會受到挑戰。因為數據容易有多個copy.  要看有什麽特別的存儲方式證明這是最有意義的一個copy.  比如當時OPENAI,GPU機房裏麵的存儲設備上的數據。

你把這兩個東西封存保存到1000年之後,你的子女,或者從冰箱裏爬出來的你,都會立刻致富。有足夠多的人意識到這點,那就不需要等到1000年,10年以後你就會因此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