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AI軟件:巨大的潛力與風險並存

投資點點滴滴,在投資的道路上與大家共同學習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在我之前的三篇AI投資係列文章中,我們探討了AI生態係統的底層構建者:

  1. AI芯片(如NVIDIA)——算力引擎

  2. 定製芯片(如Broadcom)——麵向特定任務的優化硬件

  3. 基礎設施建設者(如Vertiv與Oracle)——數據中心與AI設施的骨架

現在,是時候把目光投向AI的上層建築——軟件層。這是AI真正“動起來”的地方,是商業價值實現的核心。

本篇文章將聚焦兩個AI軟件領域的重要玩家:
Palantir Technologies(PLTR)ServiceNow(NOW)


Palantir:2025年的AI黑馬

Palantir可以說是2025年AI股中最令人驚豔的黑馬之一。

長期以來,這家公司總是被貼上“炒概念”、“隻做政府生意”的標簽,但如今,它正在用業績讓質疑者閉嘴:

今年表現為何如此強勁?

  • 美國商業收入同比增長超20%,客戶遍及醫療、能源、製造等行業

  • 連續多個季度實現GAAP盈利,扭轉了過去燒錢的局麵

  • AIP平台(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 推動企業快速集成LLM(大語言模型)並應用到業務中

股價為何暴漲?

  • 投資者終於看到AI真正產生收入,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願景層麵

  • 公司展現出營收增長+盈利能力提升的“雙引擎”

  • 大資金入場(包括對衝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機構信心明顯提升

高市盈率是否泡沫?

確實,Palantir目前的市盈率(P/E)很高,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當一家公司的營收加速增長、利潤率持續改善時,高P/E並不一定意味著高估,而是反映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預期。

換句話說,高P/E不一定危險,前提是:

  • 公司正步入一個全新的增長階段(例如AIP可能成為平台型產品)

  • 新客戶擴展邊際成本極低,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 擁有網絡效應與客戶粘性(尤其是政府長期合同)

對於願意長期持有的投資者而言,Palantir可能是那種**現在看“貴”,將來看“便宜”**的複利型公司。


ServiceNow:默默發力的AI實幹派

與Palantir的“高調崛起”相比,ServiceNow是一家低調執行、穩步成長的AI企業。

它最初專注於IT流程自動化,如今已經將AI嵌入到人力資源、財務、合規、客戶服務、安全等多個領域,其Now Assist平台正在逐步部署生成式AI功能。

值得關注的理由:

  • 高留存、高續費率,SaaS訂閱模式穩定可靠

  • 與NVIDIA、OpenAI、微軟等深度合作,快速推動AI落地

  • AI不是噱頭,而是解決方案,通過成熟產品快速賦能客戶

ServiceNow不靠AI概念吸睛,而是實實在在地在企業中推動AI普及。對那些看重財務穩健、長期增長、真實落地的投資者而言,它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投資警告:並非所有AI軟件公司都值得買入

AI浪潮帶來了無數“新秀公司”,但很多並不具備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甚至根本還沒有盈利路徑。以下公司需要特別謹慎:

  • C3.ai(AI):收入波動大,客戶流失率高,商業模式不清晰

  • UiPath(PATH):流程自動化起家,但增長停滯,仍未盈利

  • BigBear.ai(BBAI):股價低迷,缺乏技術護城河和企業級客戶

  • Adobe(ADBE):雖有強大產品力,但其傳統創意軟件正受到AI圖片生成工具衝擊,Firefly雖有創新,但也在挑戰其原有定價模型

投資這些公司需要極強的耐心。AI的“可能性”不等於“現實”,短期股價雖可能被炒作推動,但長期看仍需驗證產品價值、客戶粘性與盈利能力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

時間,是投資世界中最寶貴的資源。

如果一家企業要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兌現價值,那麽你是否願意等待?


總結:AI的核心變革,將在軟件層真正展開

如果說芯片是AI的“心髒”,那麽軟件就是“大腦”。

Palantir和ServiceNow代表了兩種路線——
一個是從國家安全走向企業智能
一個是從流程自動化升級為AI驅動的工作平台

兩者都已經實現盈利,都具備規模化的客戶基礎,也都在通過AI邁入新的增長階段。

與此同時,投資者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被“AI”二字衝昏頭腦。真正的投資價值,來自紮實的業績、清晰的商業模型與時間的驗證

下一篇文章,我將整合整個AI投資框架,從芯片、硬件到軟件,構建一個麵向未來5-10年的AI核心投資組合。敬請期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