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考研 (二)
沉湧科學路 (2025-08-14 21:57:47) 評論 (1)當時南票礦務局總醫院有一個五十年代的大學生,他有個外號叫“孫大學”,我不認識他,但聽人們談起他都是一種調侃的語氣,把他當作笑話來講。後來得知,原來他是在當地醫療行業裏學曆最高的人,可是剛畢業時業務卻不是最好的人,偏偏又以自己學曆高自居,在人們的眼裏“很狂妄”,於是處處遭到打壓。我是一個低調的人,不“很狂妄”,可我要是一直考不上研究生,那我的外號一定就是“研究生”,這是作為小鎮人的悲哀。這次我沒有被錄取,但成績還可以,不像上一次拿不出手,我就跟同事們分享我的成績,特別強調我的專業課考了90多分。我這不是炫耀,是怕重蹈“孫大學”的覆轍,考了兩年還沒考上,我的外號已經在路上向我趕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小分一說,我還是將信將疑。我給一個素不相識的老教授發了封信,把我的成績單附上,問他我是否有可能轉到他們學校-南京鐵道醫學院。老教授的名字叫王福彭,我是從雜誌中看到他發表的論文才知道他和他所在的學校。很快就收到王教授的回信,他到研究生部替我谘詢了,“你的政治未過線,不能錄取”。這一下我確信沒戲了,王教授在信的末尾又加了一句鼓勵的話,“繼續努力,你的目標一定會達到!”盡管我未再給王教授回信,但這句使我振作的鼓勵話,我一直牢記心中,每次遇到挫折,都用這句話給我自己打氣。
下崗大潮席卷東北,煤炭企業不下崗,但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南票是個小礦務局,聽人說日子比那些大型的礦務局要好過一點點,但也還是欠了我們8個半月的工資。有的臨床醫生離職到南方去了,我的出路隻有考研讀研。當時經過七拐八彎打聽結識了一個在大連醫學院讀研後留校任教的朋友,因為聽說還可以自費讀研究生,我就乘火車趕到大連醫學院找這位朋友,由他引薦。結果研究生部解釋說研究生招生的原則是“寧缺毋濫”,隻有總分小分都夠了的才可以自費讀研,我的政治小分不夠,自費的也不能錄取,我隻有再考了。
從研究生部出來,這位朋友就問我為啥要考流行病的研究生?現在流行病已經不行了,我們這兒的流行病研究生做課題太痛苦了,你考我們教研室的研究生多好。這位朋友就是仲來福教授的研究生畢業後留校的,專業是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研究方向是職業性肝病的防治,主要是做工業毒理學研究。他說做毒理學實驗室研究比做流行病學現場調查好多了,實驗室可以自己做,現場調查你一個人做不了。他的大學就是讀衛生係的,作為過來人和圈內人,他的話應該是可信的,就決定轉方向。他說,我可以帶你去見一下仲老師,可是仲來福教授當時不在辦公室,我因為趕火車就沒有繼續等。
大連醫學院當時沒有衛生係,招收衛生係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時要有衛生綜合考試,大醫采用的是中國醫科大學衛生係的衛生綜合試卷,記得中國醫大的衛生綜合與別的學校不同,模糊印象是包括流行病、統計、生物化學、生理學和病理學,不包括我比較擅長的勞動衛生、環境衛生和營養與食品衛生。大醫的勞動衛生專業基礎課也不像其它學校考衛生毒理學,而是考生物化學,這是一門我很喜歡上但不喜歡考的課。內部消息,生物化學備考教材是東北地區醫學院校使用的教材,由大連醫學院生化教研室林均材教授主編,篇幅比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北京醫學院張昌潁教授主編的全國統編教材少一半。朋友給我寄來這本教材,讀起來就像看小說一樣吸引人,內容清晰,文字流暢,複習起來比我想象的輕鬆得多得多。勞動衛生就用全國統編教材複習,這也是我大學時使用的教材,複習起來也比較輕鬆。原來我想象換一個專業考研究生那還不得難死?可一旦一頭紮進去,發現也沒那麽難。
當我第三次去報考研究生時,我本來還覺得挺難為情的,人家工作人員都記住我了,可我發現還有幾個也是考了兩年沒考上又報考第三次的。他們都是高中老師,來自一個貧困縣叫建昌,他們也是隻有考研這一條路可以走出建昌縣。我們這些難兄難弟自然要分享失敗的經驗,他們都無一類外的是英語不夠線,當英語線是50分時,他們考了45分,當英語分數線降到45分時,他們就考40分,反正就是跟英語分數線過不去,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政治分不夠的。他們政治都是考六七十分,還表示說都是瞎答的。我就問他們,政治那麽雜,你們都是怎麽複習的?他們告訴我一個“秘密”,每年10月份,在《中國青年報》上都會登廣告,他們就按那廣告信息購買政治複習資料。按照他們的說法,我也有幸買到一本,篇幅比生物化學教材稍微小一點,但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沒有圖解,把所有政治考試科目都包括進來了。在考試臨近前,還會再寄來一小薄本時事政治資料。
對我來說最難的還是政治,主要原因還是不理解,懵懵懂懂的,根本就記不住,複習時間長了,就變得煩躁,大冬天我到戶外爬山,讓冷風把內心平靜下來。其實我不是唯一的對政治頭疼的人,後來遇到一批同等學力讀研究生的人,他們不用參加招生考試,入學後一年內必須通過全國英語統考,不需要考政治,畢業後沒有畢業證,隻有碩士學位證,但可以有資格報考博士研究生。有的同學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繞過政治考試而最終讀上博士的。
最後總算是小分總分都過線了,可又有新麻煩了。還有另一個也報考仲來福教授研究生的,人家每門課的分數都比我高,招收名額隻有一個,按擇優錄取的原則我自然又落榜了。這一年很多學校的研究生都沒有招滿,經多方幫忙聯係,同濟醫科大學的環境衛生專業還有一個錄取名額,同濟研究生部也同意從大醫接收我的檔案。看來這一次我的好運氣來了,真是柳暗花明。可我大連的親戚幫助我去大醫研究生部取我的檔案時,他們拒絕放行我的檔案,理由是大醫自己也沒有招滿,他們要給我調劑到別的專業。這時候哪還管它是什麽專業,能上就行,我自然同意。等正式收到麵試通知的時候,專業還是勞動衛生,導師還是仲來福教授,仲來福教授決定再擴招一名研究生。
聽說麵試很少有不通過的,我也精神放鬆,正是春暖花開的春季,當日也春光明媚,豔陽高照,心情真是好極了,曆經艱辛和挫折最後成功實現目標後那種幸福感格外強烈。不知那些學霸們一蹴而就的成功是不是也像我這麽快樂,我知道有些學霸不但不快樂,反而還抑鬱了,對他們來說一切都太容易了,真沒意思!人還是不要太聰明的好呀!
仲老師身材高大,相貌英俊,五十幾歲的年紀,事業蒸蒸日上,當時的兩個名譽頭銜對我們來說聽著很大: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又剛被提拔為大醫研究生部主任,大連醫科大學-日中永和協會合作醫藥研究所所長,仍兼任衛生學教研室主任。麵試時簡單地了解一下我的背景,然後問了幾個專業課相關的問題,麵試很快結束。麵試結果和最後結論被填寫在一張研究生部下發的一張表格上,然後打發一名研究生送到研究生部。我可以安心地回南票做好離家讀研究生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