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三國人物韓遂的認識,就是西涼軍閥,馬騰韓遂聯盟的老二,後來變成馬超韓遂聯盟的老二。
最後被曹操反間計擊敗,投降曹操。
其實真實的韓遂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而是三國亂世的真正開創者。
一個變困境為機遇的奇才。
一。諸侯的生涯從叛軍的人質開始。
中平元年(184年),也就是黃巾起義爆發的那一年。
羌人北宮伯玉帶領羌人反叛了,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的邊允和涼州從事韓約兩個國家幹部劫為人質。
韓約為免被殺,加入叛軍,與邊允一起成為北宮伯玉叛軍的軍師,之後因為輔佐北宮伯玉,用兵如神,取得了叛軍的信任,大逆轉成為叛軍首領。
韓遂實現了從人質到叛軍首領的轉變。
他率領叛軍攻殺護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陳懿。基本消滅了東漢在西涼西部的正規軍。殺出了威風!
朝廷懸賞萬戶侯捉拿邊允、韓約,二人於是改名邊章、韓遂。
於是,一代豪傑韓遂橫空出世。
二。韓遂起義的連鎖反應導致諸侯割據的格局。
朝廷派軍鎮壓邊章韓遂,調集了十萬大軍。大軍主帥是張溫,大將有董卓,孫堅,陶謙,另外還調集了遼西烏桓突騎,因為烏桓突騎將領人選,導致不能如願領導突騎的張舉張純心中不滿,又看到沒法鎮壓韓遂,烏桓突騎又因為軍餉問題跑回幽州,幹脆自己也在幽州聯手烏桓突騎起義。
而在幽州鎮壓張舉張純,又導致公孫瓚,劉備等諸侯在幽州的崛起。
同時,董卓,孫堅,陶謙之間也產生了矛盾,讓他們都有了“朝廷不過如此,我也能當韓遂”的心思。
為以後董卓亂政,孫堅陶謙割據,打下了伏筆。
三。聯手馬騰,控製西涼。
韓遂在和邊章,北宮,李文侯等其它起義軍領袖發生矛盾後,先下手殺光了他們。可見手段十分果斷酷烈。然後打敗了西涼的另外一隻朝廷軍隊,然後聯手敗軍之將馬騰,一起控製了西涼。
這個時候董卓進京,朝廷根本無心再理會韓遂,直接招安了事。
四。聯手馬騰劉焉,突襲長安,試圖控製朝廷挾天子令諸侯,結果被李郭擊敗,退回西涼。這次是離韓遂成大業最近的一次,不過李郭的軍事實力非常強。
五。在曹操和袁紹爭奪天下的時候投資曹操,和馬騰一起打敗了袁紹試圖奪取關中的袁紹部隊。成為曹操手下聽調不聽宣的諸侯勢力。這回也算是投資正確。
六。在曹操試圖經過自己地盤去討伐張魯的威脅麵前,和馬超聯手反曹,結果被擊敗。
他沒有像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投降曹操,而是逃回西涼老家準備東山再起,結果被自己馬夫貪圖賞金殺死。
當三國諸侯,贏一萬次,輸一次可能就輸光了,韓遂就是例子。
從叛軍的人質變成領袖,再變成諸侯,隻有韓遂能做到
咲媱 (2025-08-22 12:07:54) 評論 (0)大家對三國人物韓遂的認識,就是西涼軍閥,馬騰韓遂聯盟的老二,後來變成馬超韓遂聯盟的老二。
最後被曹操反間計擊敗,投降曹操。
其實真實的韓遂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而是三國亂世的真正開創者。
一個變困境為機遇的奇才。
一。諸侯的生涯從叛軍的人質開始。
中平元年(184年),也就是黃巾起義爆發的那一年。
羌人北宮伯玉帶領羌人反叛了,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的邊允和涼州從事韓約兩個國家幹部劫為人質。
韓約為免被殺,加入叛軍,與邊允一起成為北宮伯玉叛軍的軍師,之後因為輔佐北宮伯玉,用兵如神,取得了叛軍的信任,大逆轉成為叛軍首領。
韓遂實現了從人質到叛軍首領的轉變。
他率領叛軍攻殺護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陳懿。基本消滅了東漢在西涼西部的正規軍。殺出了威風!
朝廷懸賞萬戶侯捉拿邊允、韓約,二人於是改名邊章、韓遂。
於是,一代豪傑韓遂橫空出世。
二。韓遂起義的連鎖反應導致諸侯割據的格局。
朝廷派軍鎮壓邊章韓遂,調集了十萬大軍。大軍主帥是張溫,大將有董卓,孫堅,陶謙,另外還調集了遼西烏桓突騎,因為烏桓突騎將領人選,導致不能如願領導突騎的張舉張純心中不滿,又看到沒法鎮壓韓遂,烏桓突騎又因為軍餉問題跑回幽州,幹脆自己也在幽州聯手烏桓突騎起義。
而在幽州鎮壓張舉張純,又導致公孫瓚,劉備等諸侯在幽州的崛起。
同時,董卓,孫堅,陶謙之間也產生了矛盾,讓他們都有了“朝廷不過如此,我也能當韓遂”的心思。
為以後董卓亂政,孫堅陶謙割據,打下了伏筆。
三。聯手馬騰,控製西涼。
韓遂在和邊章,北宮,李文侯等其它起義軍領袖發生矛盾後,先下手殺光了他們。可見手段十分果斷酷烈。然後打敗了西涼的另外一隻朝廷軍隊,然後聯手敗軍之將馬騰,一起控製了西涼。
這個時候董卓進京,朝廷根本無心再理會韓遂,直接招安了事。
四。聯手馬騰劉焉,突襲長安,試圖控製朝廷挾天子令諸侯,結果被李郭擊敗,退回西涼。這次是離韓遂成大業最近的一次,不過李郭的軍事實力非常強。
五。在曹操和袁紹爭奪天下的時候投資曹操,和馬騰一起打敗了袁紹試圖奪取關中的袁紹部隊。成為曹操手下聽調不聽宣的諸侯勢力。這回也算是投資正確。
六。在曹操試圖經過自己地盤去討伐張魯的威脅麵前,和馬超聯手反曹,結果被擊敗。
他沒有像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投降曹操,而是逃回西涼老家準備東山再起,結果被自己馬夫貪圖賞金殺死。
當三國諸侯,贏一萬次,輸一次可能就輸光了,韓遂就是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