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永信出事了。大熱天的掉下來一個大瓜,群眾們開始搶吃,各人吃出各人的味道來。有人吃出銅臭味,有人吃出葷腥味,更有人驚歎這個瓜的奪目“色”彩,以及出乎意料地“多子”。
釋永信出事,其實更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政治事件,標誌著當代“皖係軍閥”的全麵潰敗。
皖係軍閥,發跡於民國初年。袁世凱稱帝失敗並“駕崩“後,袁曾經一手提拔但後來與其反目的安徽人段祺瑞接盤袁一手打造的“新軍”主力,成為後來的皖係軍閥的領袖。借著新軍猶存的實力,皖係軍閥曾經是亂成一鍋粥的民國初年政治鐵鑊裏能起到揚湯止沸作用的一把湯勺,段祺瑞也就在一段時期內成了這個掌勺人,由此曆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及臨時執政等要職。
雖然段也在民國政府中安插了自己的一幫親信,想穩固自己的地位,但好景不長。段沒有能力像袁世凱一樣能拉攏大部分的地方軍閥,隨後被直係軍閥擊敗。皖係軍閥勢力逐漸式微,安徽人的影響力也漸漸退出中國政治版圖。取而代之的是直係、奉係、晉係、川係、桂係和滇係等。後來國民革命軍掌門人蔣介石雖然借著各路資本的加持,逐漸收編各派軍閥,但也在長年軍閥混戰中元氣大傷,給了共產國際和蘇俄支持的共產黨軍隊喘息休養的機會,並出乎意料地在國共內戰中落敗。
自勉“不可沽名學霸王“的毛澤東雖然沒有(可能也沒能力)”追窮寇”追到台灣,但學起漢高祖劉邦來學的像模像樣。雖然共產黨信奉共產主義搞中央集權一黨專政的那一套(其實正中老毛下懷),但不妨礙“風流人物””看今朝“的毛澤東變相地“封侯拜相”,於是建國初期的政治版圖裏,湖南、四川、湖北、江西等老區的革命功臣們也搖身一變成了元帥、將軍和黨政領導人。當然老毛後期也學劉邦搞了類似於“削藩”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從而一直到死都獨掌大權。
葉劍英和鄧小平在毛澤東死後,發起“宮廷政變”,一舉粉碎了毛澤東為自己死後布局的政治版圖。鄧小平為了坐頭把交椅,讓當時掌控軍權的葉劍英回廣東當“廣東王”,並許諾給了廣東各種特殊的地方政策,從而讓廣東發展成為第一經濟大省。
鄧小平比毛澤東高明的地方,一個在於經濟上開放,另一個是他在死前,設計了不成文的黨內小團體民主製,即常委製衡,集體領導的潛規則。常委雖受常委會集體領導製約,但在各自分工主管領域,享有最高執行權力。也由於常委權力之大,讓民間產生了“刑不上常委“的認知。
鄧小平這個處心積慮的設計,其實是“廣場事件“後的一種妥協。他雖然自己也不想放棄大權獨握,但同時又對”廣場事件“後的任何個人的領導力沒有信心。
江澤民被鄧小平一夜提拔進京之後,這個性格有點像金庸筆下的韋小寶的揚州“好佬“,一開始並沒有得到黨內大多數的認可。但江也不是等閑之輩,通過拉攏打壓各種手段,逐漸掌控了軍隊領導權,儼然有了要長期成為”核心“的勢頭。
但鄧小平棋高一籌,另外搞了個“隔代指定“的把戲,提前指定了胡錦濤為江之後的下一代黨領導人。
安徽人胡錦濤如何成了鄧小平眼中的紅人?胡在官場前期沒什麽大靠山,一直謹小慎微。但時來運轉,時任西藏區委書記的胡錦濤執行中央命令(李鵬下令),1989年3月在拉薩嚴格實行戒嚴(中共黨史上少有的戒嚴令之一,為後來的“廣場事件”戒嚴打了頭炮)。胡頭戴鋼盔,親自走上拉薩街頭的照片讓鄧小平看到,對之稱讚不已,胡遂成為政治紅人。(這張照片筆者看到過,印象深刻。但此照片現在已經從全網,包括境外網絡消失,可見中共對網絡的影響力。胡錦濤任內專門成立網信辦,由其老鄉魯煒擔任主任。魯在胡錦濤下台後被抓。)
由此,中國在“廣場事件”後35 年的政治版圖先後被以地方幫派為主的黨內小團體控製。其中有四川幫(鄧小平、李鵬等)、江蘇幫(江澤民、周永康、李源潮等)、江西幫(曾慶紅、吳光正等)、安徽幫(胡錦濤、李克強、汪洋等)、湖南幫(朱鎔基、賀國強等)、河北幫(賈慶林、栗戰書等)、福建幫(張高麗、蔡奇等)、 大東北幫(李長春、劉雲山、張德江等)、西北幫(趙樂際、李希等)、之江新軍(李強、陳敏爾等)等。
能進入以上這個粗略的幫派名單的,基本都是常委,和曾有或現有可能進常委的黨政大員。為什麽沒有單列北京幫、上海幫?因為這兩個地方的人,基本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即使自己在北京、上海生活工作多年,鄉土情結仍是與黨團幫派凝聚力相關的重要因素,其個人檔案填寫的籍貫也是中共組織部考量提拔與否的一個關鍵指標。
說回到少林寺。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號稱“天下第一名刹”。雖然是佛家聖地,但曆史上也難免被裹挾進戰亂紛爭。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少林寺就曾被號稱革命軍的軍閥馮玉祥及其部下石友三毀壞焚燒。
釋永信生於安徽阜陽下轄的潁上縣。此地曆史上天災(水澇)人禍(戰爭)頻發,所以有不少男丁為生活所迫出家的先例。釋永信在成為少林寺主持之後,也因著少林寺的盛名,受到關注。他因為本身的一些問題,近20年來一直備受爭議。這些問題(經濟及私生活)由來已久,但為什麽一直沒有被追究?關鍵是他的籍貫救了他。“上麵有人“,通常是官場中人經常念叨的護身咒語。當然釋永信的上麵,不是如來佛祖,而是他從省份到中央的高官老鄉。
本世紀初,胡錦濤開始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從而大權在握。他不僅安排了他的老鄉兼團派同門李克強任河南書記,也在其他國家重要崗位安插了不少自己的同鄉。他培養的李克強和汪洋兩人,也都先後成為國家領導人並進入中央常委。“皖係”勢力一時高歌猛進。國家的各方麵資源也有意向安徽傾斜,短短二十年,安徽也從一個貧窮的農業省份,發展成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集地。
一個常委,其分量相當於民國初年的一個軍閥。但這樣的分量,實際上也就是風雲崛起年代的一陣風,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有根植於大地沃土的綠色植被生長保護,荒漠上的陣風也能裹挾起遮天蔽日的塵沙。釋永信,也隻是在風沙掩護下見不得太陽的一個披著袈裟的凡夫俗子。如今,安徽幫在中央權力鬥爭中的潰敗,直接導致釋永信的保護傘隨之消失,從而最終讓他的問題得以曝光。
釋永信事件,雖然也見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佛家因果觀,但並不是一個大快人心的事。人們還應該進一步思考,比如,那麽多真心修身養性的正直僧人,為什麽沒有機會當寺院主持?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作為中國第一人口大省,為什麽在1989年中共書記河南人趙紫陽被罷免之後,再無一人進入中央常委?
答案不言而喻。這實在是一個非民主國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