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到大同旅遊,就近去了懸空寺,然而卻沒有能夠登臨入寺。原因多種多樣,有遇到刮風下雨不開放的;有沒有買到票的;有不舍得花錢上去的,等等等等。我認識一些沒上去的朋友都是因為沒有買到票,或是沒有網上訂到票。山西旅遊有一個好處,就是60歲以上的人免費參觀各個景點。可即便這樣也有問題。我遇到兩位遊客都是60歲以上,分別到了懸空寺。售票處還有100元的票可就是不賣給他們,花錢也不行。理由是:“因為要刷身份證件,超過60歲就不能花錢買票了。”真是有些奇葩。
懸空寺的票要提前7天早上7點定點預約,很難搶,我們去之前也不知道,旅遊公司也沒有辦法,因為要實名,不能替別人訂。在參觀的前兩天,我一直跟導遊說:“無論如何你給我找兩張票,錢不是問題。排隊久也沒關係,不用等我們,我們打車自己回酒店。” 導遊是位90後,讓我說得“亞曆山大”。她生長在山西晉東山區的一個農家,至今父母家還在務農種小米。她靠自己努力,克服了無數困難,經曆了多次波折,終於考上大學,成為村裏第一個大學生,後來做了導遊,是一個不怕吃苦、勤奮工作的人。她的故事我以後講,非常勵誌。然而在她看來,給我們找兩張登臨票的希望都不大。
為什麽這麽難得到登臨票?據說懸空寺不久之後就不讓登臨了,要在邊上建步道。以後遊客需要從外圍步道遠觀了,導遊這樣說,估計有些風聲了。
那幾天我是天天祈禱:老天保佑讓我登上去吧!那天老天似乎聽到了我的禱告——上午開始刮大風,懸空寺隻得停止登臨。到中午風完全停了。這樣售票處還有800張餘票,60歲以上的也居然都免費得到了登臨票。排了40分鍾隊終於登上去了。有些地方很狹窄,隻能一個人通過。沒有僅僅從下麵參觀,如願以償,如願以償。 為什麽非要上來?因為李白和徐霞客都上來過。我頻道的名字是“遊吟五洲”。 遊者徐霞客是大神,吟者李白是大仙。登上寺來,可以沾一點他們的靈氣。 二位真的來過這裏?真的。

懸空寺,又稱玄空寺,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峭壁之上,是中國最著名的懸空建築之一。它始建於北魏晚期(約公元491年),已有1500多年曆史。自北魏始建以來,這裏吸引無數文人墨客。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登臨此地,留下“壯觀”之讚。他的兩個大字而今刻在一塊巨石上。“壯”字還多寫了一個點,人們解釋為“比壯觀還多一點”;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亦在遊記中詳細記載懸空寺結構之奇巧,讚其“架空於壁,如鳥棲枝”。徐霞客的“天下巨觀”的大字石刻是一個拍照打卡地。可惜有些遊客竟然沒有深入到景區這個地方。兩位名人的造訪,彰顯了懸空寺在文化與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因整座寺廟依山崖淩空而建,故得名“懸空寺”。寺廟巧妙地鑲嵌在垂直高聳的山崖上,最低處距地麵約50多米,遠觀如掛壁之舟,氣勢非凡,是中國古代建築與自然地貌融合的傑作。

懸空寺最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結構設計。全寺以數十根堅固的木柱支撐,梁柱之間巧妙地嵌入山體岩石中,形成“上托岩石、下撐木柱”的穩定結構,既抗風抗震,又與山體融為一體。整座寺廟布局嚴謹,共有殿閣40餘間,呈“品”字形分布在絕壁之間,通過木板棧道和懸橋連接,步步驚心又妙趣橫生。

懸空寺在宗教文化上也具有獨特地位。寺內同時供奉佛教、道教和儒教三教神祇,是中國現存唯一的三教合一古刹。主殿“三教殿”中,佛祖釋迦牟尼、道教的老子與儒家的孔子並列而坐,象征三教並存、和諧共生。這種宗教融合的格局,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包容兼容的精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大錯特錯! 旅遊趕早不趕晚,有些景點說不定哪天就參觀不了了。在我登上紐約雙子塔後一個月,“9·11”慘案就發生了。 以色列我已經去過了,伊朗還沒有,恐怕很久都去不了。所以強烈推薦懸空寺,盡可能早去。
七絕 登懸空寺
迢迢萬裏上懸空
幸與摘仙履跡同
月侵飛簷霞客歎
風吟聖殿鬼才崇
(後記, 後來聽朋友說可以在trip.com上花120元港幣訂到登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