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 養老選擇題
過去的兩年,我耄耋之年的媽媽先後病危三次,我呢?來來往往於中加之間4趟8次,後果就是:先丟了份穩定的薪水不低的工作,後又丟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當然囉2017年我爸爸就讓我自己給自己退休了,因為財務自由了,因為爸爸心疼我工作中遇到的小壓力……爸爸去之後無人約束我了,我重新再就業的)還有一個後果就是未成年孩子我寶寶入住寄宿高中!我別無選擇,我信奉“百善孝為先”!我隻有不惜一切代價,奮不顧身地第一時間出現在老媽麵前!何況我是獨生女,我得了父母全部的愛和所有的家產!更何況“羊有跪乳之恩 鴉有反哺之義”呢!
我們這一代人是最後一代講孝道懂伺侯父母的一代;而我們自己卻將是第一代被孩子送進養老院的一代!
我爸爸患病到去世隻有21天,走時耳聰目明、行動自如,生前是保姆照顧他及我媽的,我身在異國,無需任何擔心的。
不幸的是我媽在我爸爸去世後跌斷胯骨,我媽處於半失能狀態,從此養老問題擺上重要位置!
養老選擇題:
第一:接我媽來加,十多年前我爸媽探親時就放棄了;(我爸爸不屑一顧地說多倫多新澤西都是大農村)
第二:留在中國獨居,用保姆,這是我媽最想要的,但因為找不到會打胰島素的保姆告吹了(目前機器人也沒有會打胰島素的,我媽一天需要打四針)
第三:留在中國入住養老院,我和我媽選擇了養老院,是我的同學推薦的,她父親也住在這裏,我的這個同學是在寧的,她的弟弟也在寧,她還是把她老爸送進養老院了,她說這個養老院護理員是專業的,飯菜是營養餐,有醫生24小時值班……性價比高,一萬五左右,她一周探望一次,其餘時間在微信上看視頻。事實證明這是一家不錯的養老院,我媽心梗是醫生發現、護理陪送醫院的。缺點是太限製老人作息時間了,尤其是我媽這種行動失能、思維清晰的人就覺著不舒服了!而我同學爸爸可以自己走動,可參加各種各樣健身運動和娛樂活動,就很開心!還有患老年癡呆症或完全失能或需要鼻飼的老人入住養老院是非常適合的。
我媽在第二次病危後從醫院直接入我姨家。
第四:我姨比我媽小12歲,也是古稀之年了,有一個社區免費鍾點工,有由我姨夫側應,平時三個老人住市中心,周末兒子媳婦由城西過來(孫子在外地讀軍校)我把我媽一半工資交給姨(剛開始是全交,但有問題,在網友提醒下,我明算賬,倒清楚了)至此我媽養老問題得到完全解決,我媽第三次病危由我姨家全包了!我隻負責出現在我媽視線裏。
我的Q閨蜜一直與公婆住一起的,她家是三層別墅,她婆婆做了心髒手術後不能上下樓,於是就把公婆都送進了我媽住的養老院,這養老院很緊俏,正因為我媽出才能進,兩個人比我媽一個人隻多幾千,不過我媽是半失能。Q閨蜜說公婆入住後,她和老公輕鬆多了,雖然家裏有保姆,但家有需要照顧的老人還是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她公婆先是住在自己女兒家的,把女兒弄成憂鬱症才來兒子家的,她公婆是軍隊退休的,到哪家都是帶著高薪水的,我的Q貴蜜是一個特別溫婉寬厚的人,即使這樣也深感力不從心!
值得注意的是老齡化後不要住別墅了,上下樓梯有損膝蓋;我記得我爸爸的房浴缸高大,八十歲進入不便,後來就隻好換另一處房子無浴缸的房住了。
中國越來越多的家庭認為住養老院是一個明智之舉!
看到我們上輩的養老,我也在思考我們自己的晚年。我的朋友圈在中國基本上是女55歲退休、男60歲退休,目前一個個都生龍活虎的,去年底我們三家六個人來了回說走就走的旅行,去了捷克 主要是群裏的旅行社鼓動我的,太便宜啦!大白菜價!於是我一招呼,群起效尤!
娃爹還不帶勁,他和他的一班老同學不帶家屬(我在國內隻坐高鐵,汽車不安全,飛機不準點)這些老哥們自己開車去新疆去西藏……他說先玩十年,七十歲後再說養老!
娃爹也不愁女兒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娃嗎?他大笑我:“出國幾十年還是一個巴伐利亞農民思想!哦不!是中國農民思想!”
我也不得不通透!想開了人也瀟灑了!現在有許多高顏值高智商高收入的女性不婚不孕,凍卵代孕,也好!
至於老年退休生活,我以為,比我們上輩有更多的選項,首先思想上意識上要有所重視!
我記得這麽一段話:
“不管你為人多麽良善,要是自身毫無價值,即便你溫順得如同貓咪,別人也會嫌你掉毛。人家喜歡你,往往是因為你足夠出色,你的價值就是你的立足之本。這世上純粹的好人和壞人少之又少。”一個人有醫保勞保,有房子有金子有孩子,就有底氣!在孩子家養老,去養老院養老,與閨蜜抱團一起養老……有多少底氣就有多少選擇吧!
除此之外,有三件事格外重要。
第一件事就是學會獨處。
“湊啥熱鬧啊,跟誰湊啊,在一群烏鴉的世界裏,天鵝都是有罪的!”
你和他人相處得是否和睦,並非取決於你對別人有多好,而是要看你自己喜好,別都拚命想融入某個群體。別人說你這兒不好,你就想方設法按人家的標準去改變;別人說你胖,你就節食瘦身;別人說你不夠美,你就成天為自己的容貌憂心忡忡。可到最後你會發覺,即便你變成了別人期望的樣子,自己也未必能開心。與其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那些虛情假意的人身上,倒不如獨自享受那份靜謐,高雅的看看書、彈彈琴,接地氣的做做菜、跳跳舞,豈不自在愜意?
第二件事就是學會減法。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的旅程,沿途有美不勝收的景致,也會經曆各種悲歡離合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的內心被過多的欲望和貪念所充斥,這場旅程就會變得疲憊不堪。就如同背著沉重的包袱前行,怎能不累呢?隻有放下對地位、財富、愛情的過度追逐,回歸到內心最真實的自我,才能擺脫那些煩惱的困擾。
康康網友說得好:“成年人的世界,更注重篩選,而非教育。我常常提醒自己,朋友不在多,而在精。朋友少了,是非也少了,生活反而更自在。”
我是一個愛交際的人,洋洋得意於被人稱讚為義薄雲天!年輕的時候,我媽說狗帶個帽子都是我的朋友!
經曆過網友們的“毒打”後,我不得不考慮一下,該做減法了!
我覺得經曆了愛情或者友情重創之後最高貴的退場,是把告別詞刻成無字碑。
《一代宗師》裏宮二對葉問說:
“人生若無悔,該多無趣啊。”
可她最終燒掉所有書信,連“愛過”二字都咽進骨灰。
這不是絕情,而是明白真正的釋懷從不需要觀眾。
第三件事就是保住老本。
坦率地說我在我爸爸去世前是不摸錢的,我是獨生女,我與父母的錢從來不分家的!至於剛結婚的時候,娃爹要交錢給我,我嫌少,就大大咧咧地說:你買好點的煙抽吧!
我們似乎沒有需用錢的地方啊!平時開銷,公婆出;房子我父母出全款;大女兒在肚子裏的時候,我公公(是一個畢業於黃埔軍校的老軍人)就出錢專門雇保姆伺候我,還給一筆錢讓我做出租車上下班;大女兒從小到大由奶奶撫養成人,奶奶生前是教授、畫家,有素質也有錢培養孩子;不好意思地說,我的胎教是在我婆婆的耐心指導之下進行的!我和娃爹都是甩手掌櫃!我們不富有,但從來沒缺過錢,或許我們對於物質生活要求不夠高吧?
我從來都不曾考慮過自己的錢要抓在自己手裏的。但是偶爾有一回,我看了北京台法治節目後,聽進去了陳旭律師的反複告誡:人老了要看好自己的老本。
我記得一個實例,一對教授老夫妻,把自己的三套房子和所有存款都寫了獨子名字,最後被兒子兒媳婦趕出家門……我驚呆了!當時我爸爸還活著,我和我爸還討論過這個話題,我爸爸說不是不信子女,但不到給的時候就不能給,即使身後有稅務等等問題。順便說一下,我家的所有房都是父母名,我即使是獨生女,過戶的手續極其繁雜和困難,今年政府對於過戶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例如要換門窗……不需要換也要交錢,巧立名目叫做什麽修繕和保護措施費……
我們保住老本,我們的孩子會遇到麻煩啦!如果不是獨生子女就會更加麻煩的!我和我媽寫好了遺囑,還辦了不少說明和證明及公證書,就是讓下一代輕鬆得到房產。我們自己隨時隨地可以安樂死!
好了,心無所念之後,該狠狠地愛愛自己吧!
我們自己需要修身養性,雲卷雲舒……我們養老的城市,無論在中國還是加國,每座城市都有它獨特的氣息!
我回加拿大前一天晚上,漫步在玄武湖風景區,感受著盎然的春意,呼吸到這座城獨有的味道,很像木屑的一種味道,不是香氣濃鬱而是很淳靜的一種植物的氣味,這是那個鄂東天才少年腦洞大開的梧桐樹哈!整個空氣清新縹緲,有種靜靜的熱烈,聞不到煙火氣,可所見處皆是煙火溫馨,靜謐中透著人氣。
昨夜細品《鳥鳴澗》特別治愈!我強烈推薦大家去 唐宋韻 的博客看一看吧!那兒是我們晚年的心靈港灣和精神寄托所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