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鄉時寫的革命詩稿

一個人的成長如此孤寂,有時,我們需要一個靈魂裏的夥伴,來見證與分享所有快樂與憂愁……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前些日子去了一趟牟平城,空蕩蕩的街道沒了從前的煙火氣。牟平城四十多年前去過兩次,那時的牟平還是個縣,去牟平城叫作去縣城。第一次去是參加青年點的會計培訓,每個青年點去一個人,那次的情景有寫過;第二次是去參加牟平縣知青代表會議,說是代表會議,實際全縣知青都去了,浩浩蕩蕩街上全是人。知青大會開了四天,因為正值暑假,學校裏沒人,大家都睡在教室裏。

   第一天坐在縣城的大禮堂裏聽縣委副書記作報告,聽完報告大家一起學習討論。帶領我們參加知青代表會議的是第三任帶隊幹部,我們叫他譚隊長,譚隊長比前兩任隊長腦子靈光,要求大家每人都寫一首詩,不必押韻,接著發給每人兩頁木鍾廠的公用信箋,囑咐我們字體一定要工整。大家於是開始在日記本裏打草稿,腦瓜快速轉動,搜索一些時下流行的革命詞匯,然後抄寫在信箋上並交給譚隊長,譚隊長便領著大家一起將詩稿貼在了大禮堂的北側牆壁上。很快就有其他的青年點跟著效仿,紛紛將紮根農村的決心書貼在牆上,隻是字體沒我們工整,信紙也不統一。

   第二天由縣知青辦主任傳達省知青代表會議精神,然後縣知青代表上台發言:在鬥爭中前進,在鬥爭中紮根。

   第三天總結兩年來所取得的成績和傳達參觀大寨的情況:大寨的經驗千條萬條,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一個“鬥”。

   第四天上午舉行發獎儀式。四天裏大會紀律很好,夥食也不錯。

   四十多年後,再回憶牆上的那些詩作,其他知青都寫了些啥已完全沒有印象,隻記得寫出來的詩都較短,有的隻有四行,譚隊長也並沒計較;隻有我的那首最長,寫了兩頁,而且押韻。今天再讀當年寫在日記裏的草稿,馬上會想起竇唯唱的那首歌——《無地自容》。

   下鄉三年寫了四本日記,其中的三本如今仍會常常翻看,裏麵抄錄了好多老歌和閑暇時畫的圖畫,每首歌每幅畫都能憶起當年的情景,惟有這本專門應付檢查的革命日記很少翻看,因為裏麵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陽光單寧 發表評論於
又紅又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