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肯中心聽黃河頌歌

記錄所思所想 分享所見所聞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四月的紐約,春花爛漫,生機盎然。上個星期天的正午左右,地處中央公園南緣,哥倫布圓環的德銀中心(Deutsche Bank Center)雄偉的雙子座大廈一帶一下子熱鬧起來:從四麵八方湧來川流不息的人潮,其中大都是華裔人士,也有不少其他族裔的人們,他們或攜家帶口,或成群結對,絡繹不絕地進入德銀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原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華人文化藝術盛事即將在這裏隆重登場。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常年活躍於美東地區的新澤西州鄉音合唱團及愛迪生愛樂樂團攜手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個華人合唱團,著名歌唱家和器樂演奏家,於紐約林肯中心羅斯音樂廳共同推出一場氣勢恢宏的《黃河頌歌》盛大音樂會。

記得10年前,觀賞過他們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音樂會,合唱團員們年輕的身影如在眼前,可一晃已是10年過去了。(參見:《美東華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音樂會側記(組圖)》)在一年半前,應合唱團的老友之邀,還有幸欣賞過他們一年一度的金秋音樂會(參見:《金秋時節聽鄉音》)。那時便與朋友相約:等他們登上林肯中心的舞台,唱響黃河大合唱時,一定再次前往,聆聽他們精彩的演唱。

羅斯音樂廳是林肯中心綜合體所屬的爵士樂廳(Jazz at Lincoln Center)中最大的表演藝術場館,擁有華麗的音效和視覺效果,不僅是爵士音樂會、也是歌劇、戲劇、交響樂和舞蹈等表演活動的理想場所。它以美國著名地產商、慈善家弗雷德裏克·菲尼亞斯·羅斯(Frederick Phineas Rose) 的名字命名。有的中文媒體把它譯作“玫瑰”音樂廳,聽上去也不錯,隻是與原意不盡相符。

德銀中心(Deutsche Bank Center)外觀。



德銀中心內部高大寬敞的門廳



來到羅斯音樂廳的樓層,立即會感受到這裏濃濃的音樂藝術氛圍。隱身於各處的揚聲器不斷播放艾拉·菲茨傑拉德、迪茲·吉萊斯皮、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爵士樂藝術大師的音樂。



內蘇希·厄特根爵士名人堂(The Nesuhi Ertegun Jazz Hall of Fame)由來自17個國家的音樂家、學者和教育家組成的60人委員會選出“爵士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入選名人堂”。





前來參加音樂會的各路嘉賓、主要演職員及表演大合唱的各個合唱團的團長被主持人請到台上與觀眾見麵,贏得場內一片熱烈的掌聲。相比10年前,這次參加大合唱的除了鄉音合唱團,還有來自德拉瓦、費城、芝加哥、紐約、新澤西,甚至遠自北京共9家合唱團,真可謂華人社區一場聲勢浩大,盛況空前文化盛事。



鄉音合唱團和愛迪生愛樂樂團團長樊大平向音樂會藝術總監和指揮張椿和頒發終身成就獎。



在如此高大上的世界頂級音樂殿堂,一場盛大的黃河頌歌音樂會,在現場約一千三百名觀眾的熱切期待中拉開帷幕。



整台音樂會主題鮮明,場麵宏大,演出節目編排獨具匠心,上半場先由愛迪生愛樂樂團的器樂合奏開場,再由多位在歐美接受過係統音樂教育培訓,享譽國際樂壇的頂級歌唱家和演奏家分別表演眾多世界音樂史上世代流傳的著名聲樂器樂名曲。他們高超的藝術造詣和精湛的現場表現,為全場觀眾呈現了一場難得一見,令人陶醉的藝術盛筵。下半場集中上演聲勢浩大的《黃河大合唱》完整的八個樂章。

音樂會以交響組曲《西區故事》開場。這套組曲源自一部經典百老匯音樂劇,是美國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美國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為該劇配樂。1960年,伯恩斯坦根據該劇改編了一套管弦樂,名為《西區故事交響組曲》,至今仍受到世界各地管弦樂團的熱烈歡迎。音樂會以交響組曲《西區故事》開場,向故事的發生地即我們此刻所在的這座城市,向音樂大師致敬,可謂別具深意。





接下來,由多位享譽國際音樂舞台的頂級歌唱家和演奏家分別表演眾多世界音樂史上世代流傳的著名聲樂器樂名曲,向觀眾展示他們非凡的藝術才華和造詣。

男中音歌唱家萬雪峰演唱威爾第歌劇《唐卡洛》選段《唐卡洛,你聽》



五弦中提琴演奏家楊依諾演奏《麗茲酒店》



男高音歌唱家費越和女高音歌唱家張妮娜分別演唱了拿手的中國歌曲。

男高音歌唱家苑劍光演唱了普契尼歌劇《圖蘭朵》中最為經典的曲目《今夜無人入眠》,盡情展示了他卓越的表演才能和藝術才華。



女高音歌唱家張競寒,男中音歌唱家劉克清,女中音歌唱家張春青,男中音歌唱家嶽彩輪分別演唱了貝利尼,羅西尼,威爾第和莫紮特歌劇中的經典曲目,可謂高手雲集、名曲薈萃、精彩連連,一陣陣悅耳動聽的旋律,獲得了滿場觀眾一陣陣熱烈的喝彩和掌聲。







年輕的琵琶演奏家劉珂潯為觀眾獻上了中國古典名曲《十麵埋伏》,她以細膩嫻熟的技巧,沉穩優雅的台風,將這首千年名曲演繹得淋漓盡致,令觀眾沉浸其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下半場,是整台音樂會的重頭戲《黃河大合唱》。

由詩人光未然和作曲家冼星海於1939年創作完成的這部作品,是一部極具曆史意義和藝術價值的中國民族音樂瑰寶。全曲以黃河為象征,展現中華民族的堅強勇敢不屈不撓的精神。它不僅是一部音樂作品,更是一種象征。在抗戰期間,它極大地鼓舞了民眾的鬥誌,也成為後世傳唱不衰的經典。音樂會精心演繹了整部作品的八個樂章,包括獨唱、對唱、合唱、朗誦、管弦配樂等多種形式,旋律高亢有力,氣勢磅礴。同時,作了適當調整和重新編排。

黃河船夫曲。描繪船夫搏擊驚濤駭浪的情景,表現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黃河頌。三位男中音歌唱家嶽彩輪、劉克清、萬雪峰獨唱,領唱。其經典歌詞是:“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年輕的琵琶演奏家劉珂潯一曲琵琶獨奏《黃河之水天上來》,配以陽建平雄渾,昂揚的朗誦,非常契合大合唱主題,是極有創意的編排。



《河邊對口曲》雖不屬於其中的一個樂章,但曆史上演出時常被作為插曲或附加曲目。這次音樂會也采用這樣的處理,由費越和陽建平演唱。



黃河怨。三位同姓"張"的女歌唱家張春青、張競寒、張妮娜分別獨唱。



音樂會最後,由多家合唱團加盟演出的大合唱《保衛黃河》和《怒吼吧,黃河》,最後,指揮家張椿和提議全場觀眾和所有演員一同合唱《保衛黃河》,氣勢恢弘磅礴,也把整場音樂會推向高潮。









最後,祝賀演出圓滿成功!

謝謝閱讀!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1

兩個帖一起讚!冒泡祝雲台兄和朋友們複活節快樂!
yuntai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兄的點閱和精彩分享!是的,這麽一大幫人從全球各地匯集在紐約很不容易。知道令尊令堂過去經曆的不平凡歲月,不勝景仰!李德倫嚴良堃都是中國最最頂尖的指揮大師。水星兄以後可多分享些中國文化界藝術界的名人軼事。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雲台兄這台音樂會太有氣勢了,難得在紐約觀看到中國人的大型音樂會,尤其是圍繞黃河主題的。我父親小時候在武漢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街頭義演,冼星海來指導。他的小同伴嚴良堃建國後擔任中央樂團《黃河大合唱》的指揮很多年,經常來我家玩。
yuntai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謝謝麥子誇獎!朋友給留了個很好的座位,隻是男聲部都被樂隊擋住不在視線裏。前麵碼字時還在想,這篇請麥記者來寫會更好。視頻沒有放,但現場不少人在拍,估計Youtube上已經有了。謝謝,過兩天出發,跟著你們腳步去羅馬:-)
麥姐 發表評論於
照片拍得好清楚,看來雲台兄的座位在前排。圖文並茂,有身臨其境之感,如果配上視頻,那就更完美了。謝謝雲台兄好分享,祝歐旅愉快!
yuntai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謝謝馬克過來分享!的確如你所說,現場觀賞感覺更是如此。
yuntai 發表評論於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謝謝皮卡兄點閱評論!這樣高水平大場麵的演出的確很難得一見。
markyang 發表評論於
氣勢恢宏,大氣磅礴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精彩紛呈的節目!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