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抒懷
我在美國澤西市哈德森河邊,送走了2024年的最後一天,迎來了2025年第一天,出生在1945年7月21日的我,情不自禁開始寫八十抒懷。
先寫我從哪裏來。
八十年前,我出生在武昌通湘門外的李家花園,那是我的祖父創建的私家花園,種植茉莉花、株蘭花和白蘭花,供應漢口茶行製作香茶。然而,我們這代人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直到七十歲時,與我的老表嚴家林聊天,我們兩人居然都搞不清楚,起初到底是李家花園資助嚴家花園,還是嚴家花園資助李家花園,才有後來的共同發展一起發財。幸好,我的二姐當時年近九十,頭腦非常清醒,在視頻中告訴我,“當然是嚴家花園全力資助下,才有我們李家花園的發展啊!”二姐說,我們的姑奶奶當時主管嚴家花園,她是我祖父唯一的親妹妹。祖父當年帶著我的父親從鄉下進城打工,落腳在武昌黃土坡(1949年後的首義路)嚴家花園。姑奶奶後來就在那裏劃出一塊給祖父自主經營“李家花園”。祖父賺錢之後,就到武昌通湘門外購置了一片土地,從黃土坡搬到了“通湘門外李家花園”。
李家花園從創建,到解放後公私合營並入青山公園之前,一直是我的祖父當家。祖母在我出生那一年就因病去世了,祖父從1945年到1961年去世,一直獨自操持這個大家庭。花園的主勞力是我的父親和三叔,二叔在外開車跑運輸,四叔1947年從鐵路學校畢業後一直在鐵路局工作。
從通湘門外粵漢鐵路邊下來,那條窄窄的小土路穿過一座山丘似的墳山,走大約五、六百米就到了李家花園。我兒時記憶中的方位就是現在的武昌火車站東廣場那一大片地方,現在,那附近還有一個水塘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麵赫然寫著“武昌賽湖原址”,真是開曆史的大玩笑,怎麽看那個水塘,也隻有當年我們李家花園老宅門口的那個水塘大小。而當年真正的賽湖,可在湖北省圖書館館藏的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地圖上看到,那賽湖的麵積,是這個水塘的幾百倍都不止啊!當年生在長在賽湖周邊的小孩已經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了,那麽大的賽湖,永遠留在他們的記憶裏!尤其難忘1954年洪水泛濫時,沿湖周邊跳到湖邊的大魚小魚撿都撿不完啊!好在賽湖東邊的蓮溪寺還在,武昌雄楚大道的公交車站還有“蓮溪寺”站。
(我的爸爸和媽媽,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華師一附中我家的客廳合影.)
我的父親小時候讀了幾年私塾,十五六歲就跟著祖父學種花。父親和三叔是李家花園的兩個主勞力,常年還請了三四個花匠,都是遠親近鄰,我記得的就有遠房的舅舅呀、表叔呀。他們不僅要精心伺候那些嬌嫩的花兒,什麽剪枝呀,除草呀,架接呀等等,還要幹許多重體力活,夏天每天要到水塘挑水去澆花,像茉莉花還得正午時間去澆水,我常常看到父親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還在花園裏勞作,真是幸苦至極!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在天亮之前趕到武昌城裏,將一些公廁的糞水挑回來給花施肥。那一擔糞水比澆花水要重得多啊,穿街走巷,小心謹慎就不必說了,還要翻過鐵路,走那彎彎曲曲的小路,一路艱辛,難以與外人述說。我的父親是李家花園的主勞力,一生辛苦勞作練就了他強健的體魄,
我的父親是李家花園的長子,一生少言寡語,不論在外還是在家,從不多說話。幼時讀過幾年私塾,認識字,但很少見過他讀書看報。晚年有時看到他讀《水滸》,也隻是翻翻而已。公私合營之前,他是李家花園的花匠,人稱李師傅,從早到晚在花園忙碌。公私合營之後,他是青山公園一名優秀的園林工人,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在家,他聽我祖父的,在單位,他聽領導的。上世紀60年代初,遠在武東的461廠,找青山公園要一名園林工,因為那時去武東交通極不便,那裏的生活條件也比城裏艱苦多了,很多人不願意去。領導找他,讓他去那裏,他二話沒說就去461廠,一直工作到退休。現在461廠鬱鬱蔥蔥的綠化林帶,就是他辛勤勞動的成果。
我的父親一生勤勞,而且像所有老農民一樣非常節儉。他在青山公園工作期間,每到周末都要回到武昌李家花園老宅,看望年邁的祖父,伺弄房前屋後的菜地,除草、鬆土、施肥,忙一整天後,再回青山公園上班。當時,從青山公園到武昌已經有16路公交車,車費0.16元。父親每次回家往返都是步行差不多兩三個小時,省下0.32元。後來我教書時,每次講柳青小說《創業史》節選的《梁生寶買稻種》,梁生寶進城為了省錢,“在飯鋪五分錢要了一碗湯麵,要了兩碗不花錢的麵湯,吃了她媽給他烙的饃”時,情不自禁就想起了我的老父親一生也是那樣節約,恨不能一分錢當兩分錢花。父親退休後,我當時住在礄口水廠路中學,老人家在武昌車站老宅吃了早餐後,步行經過長江大橋和漢水橋,走到水廠路中學來看看孫女,吃完中飯,又步行回去。我們總是勸他坐公交車,他說:“人老腿先老,走走路練練腿,長壽!”
父親一生不抽煙、不喝酒,不打牌,沒有任何不良嗜好。
我的父親一生性格溫和,關愛孩子,孝順老人。
從我記事起,就沒有見過父親發脾氣,更沒有因為兒時的我們調皮而打罵我們,他總是那麽溫和的看著我們健康成長。
我也許是過敏性體質,大約七八歲時,放學回家,父親讓我去花園把茉莉花缽裏的雜草拔掉,我在那裏拔了一會兒草,頭部隻要被什麽蟲子叮咬一下,開始隻起一個包,不一會就成片了,奇癢無比。父親疼愛地摸著我的頭說:“回去做作業吧!你命不該種花!”
父親為了讓從小體弱多病的大弟弟留在城裏,辦了退休手續,讓大弟弟頂職進廠當了工人。父親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長期把小弟弟帶在身邊,直到退休回家。
父親作為祖父的長子,一輩子任勞任怨,不僅為大家庭的生活盡心盡責盡力,而且對他的三個親兄弟也是愛護有加,不必說後來一直在身邊的老二和老三了,老四常年在外地工作,後來一大家人安居在陝西寶雞,父親每年寒冬臘月都要為他們醃製臘魚臘肉,曬好後郵寄到寶雞,以慰手足情。我的兩個弟弟現在每年也都要為遠離家鄉的我,醃製臘魚臘肉,這就是父母親言傳身教的家族傳承。
父親非常孝順祖父,公私合營後在青山公園工作期間,隻要單位聚餐,盡管他和祖父一樣,非常喜歡吃紅燒肉和粉蒸肉,但是,他一定要留下來,讓當時與他一起生活的小弟弟從青山送回武昌家裏,給祖父吃。祖父還特別喜歡吃紅菜苔,父親就找菜農朋友要來優良品種,每年到季節種下的紅菜苔,可以讓祖父從當年12月吃到第二年的三月。
李家花園從創建到消失,我的祖父和父親都是親曆者,創業的艱辛自不必說,所有的香花都是祖父千辛萬苦親赴南粵采買、運回;父親在家殫精竭慮精心管理和養護,才有我們李家花園大家庭的幸福生活。公私合營是大勢所趨,祖父和父親默默承受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當時,除了老宅和老宅周邊的幾塊菜地外,所有資產都“合營”了,祖父自然退休,父親成了“青山公園”的園林工人。李家花園從此就消失了。
父親退休回家後不久,“文革“期間,一首童謠“紅燈綠燈,爹爹婆婆下農村”被現實印證了。首義路街道辦通知我的父母親下放農村。工作人員說,可以投親靠友,不然,就由政府來安排。
投親靠友?自從祖父帶著父親少小離家到武昌打拚創業,祖籍鄂州卸甲鄉下,除了一二個遠房親戚的後人外,別無其他,且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回鄉誰管兩個老人?
政府安排在哪裏呢?更難想象兩個老人在鄉下日常生活怎麽辦。
正在我的父母一籌莫展之時,鄂州嚴家大灣花木生產隊隊長,輾轉多方,打聽到李家花園的李師傅已經退休在家,請熟人帶他登門拜訪,懇請李師傅去給他們當花木生產的技術顧問,父親欣然應允。
一周後,隊長找朋友借一輛小車來接父母,請兩老隻帶一年四季需要的衣服和一些日常生活必須品就夠了。父親一生從來沒有管過這些家庭生活小事,倒是母親感到疑惑,隻帶衣物?那我們去了一日三餐怎麽辦?
到了嚴家大灣,隊長請父母走進一間房屋,典型的湖北農村風格的磚木結構瓦房,進門是一個大堂屋(客廳),兩邊各有一間臥室,堂屋後麵是一個大廚房。格局與李家花園老宅差不多,就是沒有老宅那麽大而已,但足夠兩老居住及兒女逢年過節回來暫住了。廚房有一個柴火灶,還有一個煤爐,柴和煤整齊地分放在灶台和煤爐旁邊,爐灶邊還有自來水池。堂屋一張可供八人圍坐還顯寬鬆的大方桌,十幾張椅子,靠牆還放著幾個長凳子。隊長笑著對兩老說,這些椅子凳子,一是,逢年過節兩老兒孫都回來起碼有個坐的啊,二是,以後隊裏年輕人來請李師傅講技術時,也可以坐著聽啊!真是難為隊長的一片苦心!
我的父母那幾年在嚴家大灣,是過得最舒心的日子。父親的一技之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嚴家大灣花木生產隊的年輕人跟著老師傅學到了技術,生產隊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隊長對父母日常生活的關心無微不至,年輕學徒們每天殷勤伺候,讓我們在城裏非常放心。
改革開放後,我也從礄口調回母校,我的大姐、大哥、兩個弟弟都在武昌,二姐一家在葛店,25路公交每半小時就有一班,往來非常便利。父母常住461廠職工宿舍,一大家人逢年過節都去父母那裏熱熱鬧鬧,其樂融融!媽媽在家準備一大桌美味佳肴,爸爸早早就到公交站去等候回家的兒孫們。
父母越來越老了,經常掛在口邊的話,要住在葛店二姐家去,因為城裏不許土葬了,而兩老早就為自己打造好了“壽木”,就存放在二姐家。
1989年暑假,我應海南省農墾總局教研室吳多雄主任的邀請,到海南講學、上示範課。其間,農墾中學賴瑞光校長聽完我的公開課之後,盛情邀請我們一家四口到海口華僑賓館喝早茶。說服動員我們夫妻倆調到農墾中學來工作。被他強烈的事業心所感動,更被海南建省之初高考寬鬆的政策所吸引,我緊握賴校長的手說:“為了您強烈的事業心,也為了我的兩個女兒將來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我會考慮來農墾中學助您一臂之力的!”
沒有想到,回漢後,對媽媽說了我的想法,為了我的兩個女兒的前途,我準備調到海口去。媽媽問我:“海口在哪裏?”我告訴她:“很遠很遠!還要漂洋過海才能到。”媽媽說:“我們一大家人好不容易都回到武昌了,你還在你讀書的學校教書,工作和生活條件那麽好!又要板什麽命?等我死了再說吧!”(“板命”是湖北俗話,“折騰”的意思)
古訓“父母在,不遠遊”,本來就該聽媽媽的話,再也不提去海南的事。
1990年,春節前夕,二姐從葛店打電話來,說媽媽突發腦溢血,病情危急,讓我馬上趕回去。
媽媽是上午十點左右發病的。當時,她與爸爸坐在房裏邊嗑瓜子邊聊天。她看到爸爸把瓜子殼弄得地上到處都是,一邊說爸爸不愛幹淨,一邊準備起來掃地,剛站起來,就倒下去了。二姐是懂一點醫道的,聞聲立刻到房間讓媽媽平躺在地上,馬上請葛店衛生院的醫生來家裏急救。
我從武昌大東門趕到葛店二姐家時,醫生正在急救。媽媽還在昏迷狀態之中。大姐和兩個弟弟隨後也都趕回來了。二姐根據媽媽的症狀和醫生的診斷,告訴我們要馬上準備辦後事。兩天後,臘八節那天,媽媽停止了呼吸,永遠離開了我們。她離開時,非常安詳,就像睡著了一樣。
媽媽是文盲,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我真不明白媽媽是怎麽記住那麽多不同用途的票證的。那時,除了鈔票外,幾乎所有日用品都要憑票供應。先說吃的:有糧票(全國通用、湖北省通用、武漢地方用三種)、油票、肉票、雞蛋票、糖票、豆製品票;用的:肥皂票、火柴票、煤油票;穿的:布票和棉花票;還有用來買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的“工業品票”等等。而且,幾乎所有票證都有“時限”,過期就作廢了。媽媽不僅能記住那麽多不同用途的票證,而且能在規定期限去使用它們。我至今都非常佩服媽媽的記性好,更為自己繼承了媽媽那麽優秀的基因而自豪!
媽媽是文盲,但是,她很想學文化。在建國初期的“掃盲”運動中,她非常積極,晚上參加掃盲學習班,回家後還要我這個小學生教她識字。要知道媽媽當時參加學習識字是多麽艱難啊!白天,她是我們那個大家庭的主婦,有做不完的家務事;晚上去學習文化還要摸黑走很遠一段路,而她那雙小腳是老年婦女最典型的“三寸金蓮”,別人十分鍾就走完的路,她得走半個多小時。
媽媽一生待人熱情,不論住在哪裏,都極有人緣。當年在我們李家花園附近幹活的菜農,大熱天來家討點水喝,她總是熱情相待。我成家之後,她曾在水廠路中學和華師一附中短住過,隔壁左右的老師們都喜歡她。
媽媽雖然沒有文化,但是非常聰明。她一生圍著鍋台轉,做的飯菜味道特別香。我現在隻能猜想,她就是善於不斷總結自己的經驗,並借鑒他人的經驗,逐步形成了自己做菜的特色。還記得,我小時候去舅舅家拜年時,吃的魚丸和肉丸,那味道與媽媽做的差不多。當她老了,過年就指揮我和兩個弟弟準備年飯的菜肴,怎麽做魚丸,怎麽做肉丸,一套一套的,而且每一步都有嚴格的“序”。我們在她老人家親自指揮下做出的年夜飯,雖然比她親自做的差那麽一點點,但是我們做的“肉丸”,能得到她老人家的認可,終於成就了“李家秘製肉丸”。而且,現在已經傳承到了住在北美的我們的下一代。如果她老人家地下有知,一定會笑醒了!
媽媽不僅聰明,而且特別能接受新事物。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武漢市剛開始使用液化氣,很多人都不敢用,她就敢用,而且很快就能熟練地使用了。
媽媽最後那麽快就離開了我們,更是對我們最大的關懷和體貼。試想,如果她老人家躺在床上一二年不能動,我們做子女的當然得盡孝,就是大家輪流護理,也是相當繁重的任務。媽媽安詳地走了,為她辛勞的一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為我們子女最後一次降大福!
媽媽一生喜歡熱鬧,我們為她老人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按照湖北農村土葬習俗,我們請來專門為老人送葬的道士唸經超度,大辦“白喜宴”,遍請親朋好友,真是做到了三天“路上不斷人,灶裏不熄火”。我在水廠路中學和華師一附中的領導和同事幾十人,租一部大巴專程從武漢趕到葛店來為我的媽媽送行!
媽媽生前不止一次囑咐我們,死後一定要土葬。為此,年老之後,她老人家就長住葛店二姐那裏,逢年過節我們兄弟幾家都去葛店與兩老歡聚一堂。老人家離世之後,我們每年清明都要去葛店那墳地燒紙錢,報平安,就像媽媽還在我們身邊一樣。
我們在葛店為媽媽舉行了隆重葬禮之後不久,我特地回葛店對父親說:“我還是想調到海口去,您老人家同意嗎?”
爸爸說:“好男兒誌在四方!哪裏的黃土不埋人?我沒有什麽意見。隻希望在我將要離世時,你能回來送我就可以了!”
“爸爸,請您放心!現在交通發達,從海口坐飛機回來兩個多小時就到了。如果那一天真的來了,我會在第一時間回到您的身邊!”
1994年4月15日清晨,我的外孫打電話告訴我,說外公剛剛上廁所突發腦溢血,非常危險了。我立即去海口機場乘早上第一趟航班,飛回武昌南湖機場,打的回到葛店,第一時間回到老父親身邊。眼看慈祥的父親像睡著了一樣,躺在病床上,永遠離開了我們!
我的父親一生種花,默默無聞,勤勤懇懇,為李家花園、青山公園、461廠、嚴家大灣花木生產隊奉獻一技之長,是一位同行稱讚的技術精湛的老師傅!一生孝敬父母,是一位家族人人稱道的孝子!一生關愛親弟弟,是李家大家庭的好兄長!一生都是我們兄弟姐妹們的慈愛老父親!
我就是從武昌通湘門外李家花園老宅,沿著那條唯一通向外界的小土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了!
【附錄】李家秘製肉丸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武漢人過春節,家家戶戶的年飯桌上必須有的一道菜,就是自家做的肉丸子。即使後來時興在飯店預定年飯,老人也要囑咐晚輩,一定要有肉丸子這道菜。到底這過年吃年飯必須要有肉丸子起於何時,恐怕還沒有人去考證,也許就是人們在辭舊迎新之時圖個吉利吧!因為吃年飯時,還要有魚丸和糯米丸子。俗稱“三元”,三元上桌,來年大吉大利!
小時候過年,媽媽在廚房炸肉丸子,那香噴噴黃燦燦的肉丸子饞得我流口水,我總是躲在她身後,趁她不注意,抓一個塞在口裏,就跑出去放爆竹。過一會,兄弟幾個又圍到她身邊了,還想吃,媽媽總是那麽慈祥地看著我們三兄弟,溫和地說:“還沒有到吃年夜飯時,你們吃肉丸子已經把肚子塞飽了。還有那麽多好吃的,看你們怎麽辦?”
等我有了兩個女兒之後,媽媽每年一定要我們帶著孩子們回家過年,每年還要炸肉丸子。不過,她已經老了,做不動了。於是,她就坐在廚房邊上,指揮我和我的兩個小兄弟炸肉丸子。等候在我們身邊要吃肉丸子的卻是我的兩個女兒了。馬上就要到2018年春節了,昨天,我的大女兒在加拿大溫莎家裏炸肉丸子,我說你還記得我們李家的肉丸子是怎麽做的嗎?她讓我們在微信視頻中看到了她炸的肉丸子,還說,絕對是正宗的李家肉丸子!她的兩個女兒正在搶著吃,還不停地說:“Yummy!”(好吃!好吃!)。此時此景,想到兒時的我,圍在母親身邊搶著吃肉丸的饞相。斯人去矣,情不自禁,老淚縱橫!
李家秘製肉丸子正在一代一代傳承,而且,已經傳到了大洋彼岸。媽媽在天之靈,遙望她的兒孫生活在幸福的天堂,慈祥地微笑著,保佑他們健康成長!
2005年,我們的大外孫女出生之後,我們去加拿大溫莎住了一段時間。女兒讓我教她做李家肉丸子。那時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自從兩個女兒上大學之後,空巢的我們已經沒有那種情懷,自己在家做那些精細製作的菜肴了,真想吃了就去酒店點一個解解饞。好在當時還算年輕一些吧!慢慢回憶母親手把手教的廚藝,終於在異國他鄉欲望的大女兒一起成功地炸出了李家秘製肉丸子。
李家秘製肉丸子是母親教給我們的,是誰教母親做的呢?現在已無法考證了。我最佩服母親非凡的記憶力,她是文盲,沒有文字記載做肉丸、魚丸和糯米丸子的必備材料及操作程序,更不可能像現在這樣隨時可去網上查詢。可是,她當年指導我們三兄弟做這“三元”時,居然講得清清楚楚。我們做好之後,她親自嚐嚐非常滿意。說你們就這樣做吧!我去睡覺了。
李家肉丸子最關鍵的是備料,必須準備新鮮荸薺,去皮,切成丁丁狀備用;生蔥洗幹淨後切碎,用少許鹽加涼開水浸泡備用。新鮮豬肉肥瘦比例為三七開,最好是人工切成丁丁狀,機器絞的味道差多了。“魚滑”,二三斤的鱤魚,剖成兩半,用刀背刮魚肉下來,加少量澱粉攪成糊狀,備用。(沒有鱤魚,青魚、草魚也可以。)至於多少肉配多少輔料,說句實在話,母親當年全憑她的經驗,沒有量化指標及比例。我現在寫的時候,也是全憑記憶中她所說的在複製。
再說操作程序。
將切好的肉放在一個大小合適的盆子裏麵,根據肉量加入適量的麵粉,再加新鮮雞蛋二三個,把備用的荸薺丁丁倒進去,隻把泡生蔥的鹽水倒進去。至於比例嘛,大約1000克肉、200克荸薺丁丁、三個雞蛋、麵粉100克。
再把適量涼開水慢慢倒入盆中。邊倒邊用手攪動,一定要按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攪動,一邊攪一邊加水,不時還要嚐嚐鹽味,看看鹹淡如何。攪動十分鍾左右,把備好的“魚滑”加進去繼續攪動。一般要攪動半小時左右,單手抓一團肉餡握拳,看看是否能夠擠出來成型的肉丸子,既不幹也不稀,這就要憑手感了。
等油鍋燒開了之後,就可以開始炸肉丸子了。
開炸之前,還要準備好一碗涼水,一把比較大一點的湯匙,放在涼水碗中。
開炸之後,左手從碗裏拿起湯匙,接住從右手擠出來的生肉丸,放入鍋中去炸。每做兩三個肉丸後,一定要把湯匙在涼水碗中浸一浸再去接,這樣做出的丸子表麵光滑圓潤。稍後要用長一點的筷子在油鍋裏翻動,當生肉丸油炸後漸漸變成焦黃色,就可以用撈子撈起來了。
李家秘製肉丸子就這樣製作成功了。現在公之於眾,鼓勵山寨產品超越百年傳承優質肉丸子。
誠然,李家秘製肉丸子與千千萬萬武漢人家裏的肉丸子口味大同小異,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傳承。然而,在各自品嚐了自家的美食之後,我們各家是不是也在傳承先輩的精神呢?我以為,最佳答案就在各家各戶的年飯桌上。
最後祝願千家萬戶新春快樂!闔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