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14日下鄉J縣XY公社,1978年2月22日離開後47年再未回去過。近年來大連建立國家金普新區,XY由鎮變街道,近年來被評選為全國十個最美鄉鎮之一。此次9月份回國萌生回XY青年點去看一下的想法。
當年每次從大連回青年點或者乘火車或者乘長途汽車,得用差不多一小天的時間到達青年點。現在換乘3次公交車,3個小時就到達了那裏,很方便,才10元錢。
經過公社所在地GJ,尋找當年的公社中學,在那裏參加高考,也參加過一次公社運動會。
1977年12月1日和2日參加高考的考場,公社中學。從這裏我走進了大學。
老公社中學建築早已拆掉,辛虧遇到一位是此中學1976年畢業的本地農民。他從微信裏麵找到畢業20年同學聚會的視頻給我,我截屏才有此照片,謝謝老兄!在公社中學的原址建成小學,小學的隔壁西麵建城中學。決定走過去看一看。
公社中學原址建小學,塑膠跑道和人工草坪
小學校車
中學
建設新農村,一點不比城裏的學校差。建設文明和諧的新農村,在GJ村的主道的農戶院牆上都是這種提倡中華傳統美德的宣傳畫
在GJ有一位革命家的紀念館,因為閉館沒進去。
到了DFS村,村裏很少見到人。找到了原四隊,一群老人在小賣店裏賭博。見到了原先趕牛車的瘦高大個子李SD,他完全忘記了我,我卻記得他家的一切,點出他哥們七個中的四個名字。下麵有人開著農用三輪車過來,我一眼就認出來了開車者,高喊道:孫CL過來!他大吃一驚,47年了,我還能認出來他。孫CL是四隊的,我和他一起幹過活,他也曾經當過第二副隊長。李SD,孫CL和我三人一起打過石頭砌豬圈。我們用搞頭和鋼釺翹下石頭裝到牛車上運回去。幾天後他們倆給我七角錢,說是隊裏給的炸藥錢2元多,分了。我到5裏地外的西山那邊興L屯買了一斤餅幹回來分吃了,那摻合了玉米麵的餅幹特別厚特別硬,能打死人。孫CL73歲,個子不到1.60米,他的三哥轉業軍人在公社供銷社賣貨,長得非常帥,和一位知青結婚。當年我有一本塑料皮的筆記本,裏麵有插圖,我和孫CL在田間幹活時就插圖西湖景色對過詩。
孫CL家有30多畝自留地,栽種櫻桃等水果,每年賣幾萬元。幾年前村裏交三萬元買社保,現在每個月他可領到社保2000多元,夫妻倆每月4000多元花不了,很不錯。
孫CL家5間水泥平房,很大的院子
1976年父親單位在村子北山坡上為知青子女蓋了兩排石牆瓦房,共30間,我住在北邊那排的最西邊房間,每間房4個人,我睡在最西邊的炕上,靠著外牆,冬天特別冷。1980年全體知青大返城後,大隊把30間房子分成10份賣給10戶農民。原青年點的住房,曆經47年依然完好。
1980年大返城時,有兩位女知青不願意回去,和當地農民結婚了。兩位農民長得是一表人才,和他們站在一起,會認為我是農民,他們是知青。女知青史XY被蛇嚇著了有時犯病,農民王LB背起她照顧她,他們就結婚了。另外一位女知青在公社文宣隊唱歌,非常小的個子,嫁給了王FZ,一位高個子相貌堂堂見多識廣的大隊采買員。這是原大隊的廣場,集會,看露天電影的地方。記得右邊那裏有大隊部的房子,大隊廣播站在那裏。
廣播員李Q用土得掉渣的口音念報紙,77年高考因為政治得滿分考上遼寧師範學院。她家應該是左手那家,她媽媽高興地為獨生女李Q燉了一大鍋土豆,裏麵放了一點小雜魚。大隊部附近有一家養豬養到了800多斤重,我去看了,豬又大又肥竟然還能站立起來,特別能吃。附近部隊要用2000斤玉米,800斤黃豆換肥豬吃肉,他家想要一些現金,最後沒換成。孫CL說,村子裏都是老人,年輕人都出去了。我主要是想見隊長李S徳,可是他家已經搬到了大連市內姚家了。
這裏是金普新區村集體經濟農業示範園,吉林農民來承包種植花生
金普新區村集體經濟農業示範園,遍地是塑料大棚
金普新區村集體經濟農業示範園,桃樹,櫻桃樹
收獲的玉米。
1976年砂土坡地玉米畝產800斤,我撒過農家底肥,追肥是尿素和硫酸銨。由於地多人少,糧食隨便吃,男知青每頓吃玉米麵大餅子1斤半,女知青也能吃8兩。一年後,個個長胖很多,我體重從120斤長到了170斤。全國十大最美鄉鎮已經名不副實了。由於季節已過,6000畝薰衣草,自摘櫻桃園等都沒人了,當地山景,民宿也隻好放棄。由於匆忙,村裏的水庫沒去,已經承包給農民了。當年隊長的二弟是小兒麻痹四肢不能伸展,四弟李SQ每天把二哥背到水庫邊,二哥用紗網撈小蝦,網裏麵放一塊玉米餅子,幾個小時後一網的小蝦。傍晚李SQ把二哥背回家,喝蝦湯。二哥會配鑰匙還給我配了一把鑰匙。孫CL哥倆都愛釣魚,孫CL還被大隊書記點了名。76年深秋晚上我們拔油菜(油菜籽),滿身蜜蟲,晚上12點鍾來到水庫洗身子,水特別涼。
到了告別的時候了,孫CL的太太剛剛攔花生回來,撿了一水桶的花生。在花生收獲的季節,她們跟隨著不同的地塊天天去撿漏掉的花生,很有意思。看著我要走,給我裝了一大口袋花生和一大捆大蔥。我堅持不要,怎奈無法推脫。
特別粗大的大蔥,路人皆來問我哪裏買的
這一大口袋花生吃了2個月也沒吃完
再見了DFS。遠方是大黑山,我從來沒去過。
回程的公交車上遇到了一群60-70歲的老太太,她們乘車免費,從金州乘幾十公裏的(長途)公交車到XY攔花生,每個人都撿一大口袋的花生。幾十公裏範圍內,哪裏有起花生,她們就結隊去撿,很是有成就感。
金州汽車總站。在此換乘車時問一位年輕的女士下一班車什麽時候開,她氣急敗壞地回答:我不告訴你!
真是莫名其妙。
在LJD先在一個小飯店吃飯,蘭州拉麵,夫妻店老板是從寧夏的一個偏僻地方來的。沒牛肉的每碗7元,有牛肉的每碗18元。吃完拉肚子了。
此行感言:1。大連轄區農村日子好過了,村民每月2000多元社保,自住房,養雞種菜栽果樹,日常花不了多錢, 孫CL家竟然有30畝自留地。家家戶戶都有農用機動車,拉東西出行非常方便。
2。年輕人都出外打工做生意,老人留在村裏,有些地包給吉林農民幹。農村文化娛樂活動少,老人們賭博消磨時間。
3。建設新農村,農村城鎮化對農民是大利好。農村教育大幅提高,起碼校舍水平不低。公交車和市內一個水平。
4。頭腦活躍的農民搬離去更發達的市內。當年拖拉機手王HL隨子女移居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