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共嬋娟—2024中秋夜

落葉歸根隻是弱者的借口,落地生根才是生活的強者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曾幾何時,我們在書本中背誦著古人的詩句,卻未曾細細咀嚼其中的意蘊。那些優美的文字、深沉的情感,似乎隻是應試的工具,而非人生的指引。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閱曆的積累,才漸漸發現,那些詩句如同陳年的美酒,蘊含著古人對生活的感悟與對人生的追問。而在海外的中秋夜,身邊沒有節日的氛圍,更讓人感受到詩句中蘊含的深沉情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之夜,當皎潔的月光照耀大地,穿透萬水千山,照進每個人的心靈,那種超越時空的共鳴讓人感慨萬千。古人借月寄情,表達對親人、故土的思念。而今,我們雖身處異鄉,遙望著同一輪明月,也許正是此刻最能體會“天涯共此時”的深情。在這樣一個獨特的時刻,孤獨與思念相互交織,提醒著我們人生的短暫與珍貴。


        年輕時,許多人追求成功、財富和地位,認為這些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逐漸明白,真正重要的,或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生命中的那些美好瞬間。月光之下,想起親人、朋友,即便相隔千裏,內心的那份牽掛依然溫暖如初。人生如月,有圓有缺,追求永恒的圓滿或許是不可能的,但在一次次的缺憾與圓滿中,我們學會了珍惜,學會了感恩。

      中秋的月亮,不僅是團圓的象征,更是人生起伏的寫照。它時而圓滿,時而殘缺,如同我們的人生總有高峰和低穀。但無論何時,月亮終會再圓,人心的寄托與希望也總會重燃。中秋之夜,在異鄉仰望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歲月的感慨。成長讓我們不再執著於短暫的擁有,而更懂得享受當下的美好,理解人生的無常。

     月光下的孤獨,未必是痛苦的,它更像是一種內心的洗禮。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難得有這樣的時刻去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而中秋之夜的清冷月光,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那一刻,我們不再被外界的喧囂所幹擾,而是沉浸在對自我、對人生的反思中。也許,正是在這份孤獨中,我們才能真正找到內心的寧靜。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蘇軾的這句詩表達的是對人間永恒美好的期盼。無論身處何地,我們都懷揣著這樣的願望:願所愛的人平安喜樂,願人生少些遺憾、多些圓滿。而每年的中秋,便是我們與這些願望相遇的時刻。在這寧靜的夜晚,讓我們借月光寄托心願,靜靜品味人生的起伏與美好。

      人生如同一輪明月,總是在陰晴圓缺之間變幻不定。身處海外的中秋,或許正是我們體悟人生真諦的最好時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