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

一個喜歡笑得人寫出的文字也會笑
打印 (被閱讀 次)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眾人皆知,尤其是漢字發音中的四聲變化不僅讓外國人望字興歎,就連國人都會被四聲的錯綜複雜搞得措手不及乃至暈頭轉向。
國人常把念字發音錯誤的人譏諷為“秀才隻讀半邊字”之人。有個相聲段子還專門諷刺這號“秀才”,比如把娛樂讀成“誤樂”,把裸體讀成“課體”。當然把上述兩字念錯者有之,但畢竟不多,錯者應該屬於小學文化之列。
但是當下有一個常被念錯的字,而且念錯者都是專家、教授、學者級別的人物,而且錯念的範圍幾乎在90%以上。
這個字就是“穴”字。
穴,在中文字典裏發音與“學”Xué字同音,發音標準定為第二聲。穴,在任何一本中文字典裏都是單音字,而非多音字。但就是這個穴字,幾乎所有的專家、學者、教授都將其錯讀為“血Xuè第四聲”。
穴位,在中醫理論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單詞,尤其是學習針灸推拿的中醫師幾乎時時刻刻離不開穴位。我注意觀看各家電視台的養生節目中出場的中醫師、中醫學教授、中醫學博導等等大師們在讀“穴位”二字時,幾乎個個都是開口就是“血Xuè位”,如,“人中血、百合血、湧泉血”等等。
明顯,將穴字的第二聲錯念成第四聲的血,是個致命錯誤,還是個不可饒恕的低級錯誤。試問,一位堂堂教授、著名博導居然把自己畢生研究的學問主題單詞都念錯,而且錯得一塌糊塗、錯的一敗塗地,這樣的教授和博導是否應該深刻反省和檢討才對。
我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聽見主持人將穴字念第二聲,而出鏡的中醫大師仍舊是用高聲堅持念“血位”,估計這位中醫大師的內心獨白肯定在譏笑主持人在“讀白字”。
我還注意觀看我們祖國台灣省製作的養生節目裏許多中醫師對穴字的念法,看後讓我沮喪到極點,不僅那裏的所有中醫師一口一個“血位”,就連主持人也是一口一個“血位”。
我在想,既然那樣多人將穴讀成血,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既成事實”,我們的新華字典以及其他漢語詞典幹脆將穴的發音改為第四聲。這樣至少可以把那些教授、博導們的低級錯誤掩蓋過去。
當然這是我的建議,但在還沒有改動字典所定的正確發音之前,教授們是否應該先改一改發音的錯誤。
否則太丟人!

 

 

不能再沉默 發表評論於
我的觀點:書本上的語言應該跟著大多數人的習慣走,而不是去“糾正”大多數人的語言行為去跟著書本上的標準定義。
語言終究是溝通的工具,隻要無礙溝通,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第幾聲並不那麽重要。
Firefox01 發表評論於
北方諺語:黃鼠狼下耗子 —— 一代不如一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