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那一千萬美元,你必須學習投資理財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生活隨筆。
打印 (被閱讀 次)

按照一般的社會分工和報酬原則,一門專業技能,獲得該技能需要的時間越長、資金成本越高,社會對其的報酬就越高。

比如,一個普通的外賣員或者快遞小哥,不需要任何高等學曆,而培訓隻需要幾天甚至幾小時時間。那麽他們隻能獲得社會的最低工資。

而律師和醫生,通常需要四年本科加上三到四年的研究生院培訓,而這些培訓極其昂貴。以美國為例,四年醫學院的成本大約為30萬美元,而三年法學院的成本大約為25萬美元。因此他們的報酬和社會地位遠高於普通勞動者。

然而,對於一個普通投資者,無論其本身的教育水平和收入如何,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所需要的時間都是非常低的。讀一兩本書、甚至看看幾十篇博客文章,就能掌握最基本的投資策略。總共所需要的時間,可能隻要幾天,最多幾個星期。

和漫長的一生相比,學習理財花費的這點時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這些知識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容小覷的。

假設有兩個專業人士,其中A是一個醫生。他雖然收入高,但是生活和工作的成本也高,每年有10萬美元的閑錢進行投資。他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時間學習理財知識,就把資金交給一個理財師管理,每年要付出1%的管理費,而取得的年化收益率隻有5%。

而B是一個普通工程師,讀了兩年的研究生就畢業了。她的工資比不上醫生,但是她的生活和工作成本比較低,每年可以存下來5萬美元的閑錢進行投資。然而,剛一畢業,她就花了兩個星期學習投資理財,自己購買低收費的股票指數基金,比如名聞天下的標普500指數基金,獲得10%的年化收益率。

假設他們都工作了35年。那麽,他們誰能積累更多的財富呢?

直覺告訴你,應該是醫生,畢竟他每年投資的資金量是工程師的兩倍。

但是事實如何呢?

根據簡單的計算,醫生積累了958萬美元。這顯然已經是鳳毛麟角、難能可貴了。

但是,工程師卻積累了1495萬美元資產,比醫生多了56%

如果工程師也采取醫生同樣的理財策略,她僅僅可以積累479萬美元的資產。

因此,工程師當初投資在學習理財上的那幾個星期時間,產生了額外的1016萬美元的收益!其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收益,遠遠高於其它專業或者基礎培訓。

正因如此,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二的州裏,個人財務已經被列為高中生的必修課程。

下一次,如果你的朋友告訴你,他沒有時間學習投資理財。那麽請直接告訴他:你必須學習,為了那額外的一千萬美元!

更加令人驚歎的是,退休以後,即使兩人不再追加新的投資,二者的財富差距繼續擴大。假設兩人不再投入新的資金,也不從賬戶裏取錢,那麽再過二十年,醫生的資產將增長為2540萬美元。與此同時,工程師的資產增長為1億零57萬美元,比醫生高了295%

附:從1989年開始,如果你每年投資5萬美元購買標普500指數基金,取得的年化收益率為9.79%。在35年後的今天,你就擁有1351萬美元。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哈哈,這個我舉雙手雙腳讚成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反麵說明了他成為世界首富, 光靠複利是不夠的”
普通投資者,還是別夢想著成為首富吧。能夠實現財務自由,以及非常不錯了。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哈哈,可能吧, 不過一個商品的價格組成, 我認為還是要細分的, 除了他本身價值(利潤的增長)之外, 和購買這件商品的貨幣量的多寡很有關係. 而股票的價格決定了股票的回報率. 另外, 巴菲特晚年賺錢的效率不如他年輕時候這一個事實, 也從反麵說明了他成為世界首富, 光靠複利是不夠的.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哈哈哈,主要的資產包括債券、股票、房地產等等。而房地產價格,是計算美國通脹率的最大成分。
股票的回報率,最終來自於公司產生的利潤,而不是投資者投入的資金量。因此,是美國公司產生的利潤變大了,而不是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增加了。你把二者的關係搞顛倒了。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居士, 我的理解是, 美國過去40年的通貨膨脹率不高, 正好說明了增發的貨幣大部分都體現在資產價格的爆漲上麵.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謝謝居士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超發的貨幣大部分體現在資產的爆漲”

這句話是值得商榷的。疫情期間,美國超發的貨幣,大部分都發給了普通老百姓,以支持他們的基本生活,並沒有直接導致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上漲。

過去四十年,美國的平均通貨膨脹率其實並不高,僅為3%左右,低於曆史平均值。但是股市的收益率卻穩步上升,超過10%。
因此,我不覺得美國在隨意超發貨幣,更不覺得最近股市的優異表現和貨幣超發有太大關係。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不管怎麽樣, 我都謝謝居士的文章和解釋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謝謝居士. 是啊, 複利的威力無處不在, 金本位中止之前存在, 金本位中止之後也存在, 巴菲特也不例外. 但可能我沒有清楚的表達我的意思,我想請教的是: "超發的貨幣大部分體現在資產的爆漲" 這一句話是否正確? 如果今後的幾十年超發貨幣這件事情被終止或大幅被限止, 我們怎麽辦? 股市裏麵賺的錢有很多種, 有別人輸的錢, 有經濟正常增長生出的錢, 還有貨幣爛發體現出來的股價的增長. 我隻是覺得投資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我們到底要賺哪一部分的錢, 否則的話有可能會有麻煩. 學習幾個星期的財務知識我總覺得有些不妥當. 我自己是有教訓的.
令晨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謝謝居士的建議!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澤西居士' 的評論 : 謝謝居士. 居士也認為80年代以後的 sp500 和前麵一樣隻是正常的增長? 和金本位的終止沒有什麽關係?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澤西居士' 的評論 : 謝謝補充!
的確如此,他早年的投資回報率遠超標普500指數,在業界成為傳奇。
反觀過去10年,他的投資回報率已經和標普500指數不相上下了。
澤西居士 發表評論於
所謂巴菲特大部分財富是55歲以後創造,是因為複利的威力,越往後絕對值的增長越驚人,這不代表老巴55歲之前財富增長率低,下麵來自Google,看看巴菲特55歲之前財富增長的驚人速度:Age 16: Buffett had amassed $53,000
Age 21: His net worth was almost $20,000
Age 26: His net worth grew to $140,000
Age 30: His net worth reached $1 million,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US family income at the time
Age 32: Buffett made his first million in 1962 when his Buffett Partnership was valued at over $7 million and his shares were worth more than $1 million
Age 50: Buffett had $84.2 billion in net worth
Age 65: Buffett had $81.5 billion in net worth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絕大部分的投資人和大佬,都是繼續投資美國股市的。媒體總是喜歡販賣焦慮,讓那些唱衰股市的人粉墨登場。
我覺得無論何時開始投資美國股市,都是好主意。除非你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過去一段的經濟周期已經走完, 過去40年是一個經濟周期中的一段, 股市增長的底層邏輯已經變了, 走不下去了, 今後的經濟也包括股市會不一樣. 這其實很多股市大佬也把這個說得很明白了. 我認為靠學幾個月的投資知識, 就跑到股市裏麵去有一些不妥當. 你說呢?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謝謝你, 讀你的東西確實學到很多. 大概是我的視覺錯誤吧, 不過有一個事實說明我的視覺也沒有那麽糟糕, 巴菲特的財富其實是他55歲以後才極劇增加的, 他的大兒子說, 其實在他長大過程中從來沒有聽人說過他父親是一個富人. 巴菲特的財富基本上就是由股票的價格決定的, 這也從側麵說明, 80年代信用貨幣占優勢以後股票的價格是飛速增長的.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80年代以後的股市增長明顯增加”

跟我用什麽Scale沒有關係,數字就是數字。你看到的1980年以後斜率變高,也許隻是一個視覺錯覺。另外一個原因是,投資股市的收益來自兩個部分:股價的增長和分紅。最近幾十年,標普500指數的分紅率持續下降,所以導致更多的收益來自於股價的增長。我先前寫過一篇文章,你可以看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405/4574.html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OK, 我理解了, 你用的是 log scale, 但是現實生活中, 用這樣的數學方法肯怕不行吧? 你能不能解釋一下, 現實生活中用這樣的數學方法也是合理的. 我不是抬扛啊, 確實想向您學一些東西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謝謝你. 奇怪, 從sp500的曆史走勢圖上看, 消滅金本位, 80年代以後的股市增長明顯增加, 怎麽這些數據表明斜率是一樣的甚至平一些, 老兄幫我解釋一下. 不是抬扛, 是確實沒有辦法把這些數據放在一起看. 我也同意你說的不參與股市, 確實要被通貨膨脹吃掉一大塊. 這是製度決定的.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不是這樣的。這裏有一個公開的計算器,你可以自己驗證。
https://dqydj.com/sp-500-periodic-reinvestment-calculator-dividends/

如果以40年為一個窗口期,這是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的投資生涯長度,比如從25歲到65歲,你可以考察不同時間段,每月定投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比如:

- 1920年到1960年,收益率是9.9%。
- 1930年到1970年,收益率是9.2%。
- 1940年到1980年,收益率是8.6%。
- 1950年到1990年,收益率是9.4%。
- 1960年到2000年,收益率是11.9%。
- 1970年到2010年,收益率是9.0%。
- 1980年到2020年,收益率是9.8%。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應該是前麵50年後麵50年打平了算出來的吧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JustThis2014' 的評論 : 其實,過去100多年,美國股市平均每年的收益率都在10%左右。我覺得未來應該不會有大的不同。
JustThis2014 發表評論於
怕就怕今後的投資, 會不同於過去三四十年的投資了. 過去40年的資產泡沫大部分是由濫發貨幣撐起來的.負利率的終止可能就意味這種玩法玩不下去了. 今後三, 五年也許尾大不掉還會這樣繼續玩, 但是今後10年就說不清楚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cowwoman' 的評論 : 恭喜恭喜!
根據曆史數據,本輪牛市還有大約100%的上漲空間!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cowwoman 發表評論於
大咖,我四月份按你指使買的指數基金兩個月到今天增長接近10%。今天英偉達躍居首位。爽!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令晨' 的評論 : 這是個好問題!我建議以VOO為主,VGT的比例不要超過50%。
我個人比較激進。幾年前,我設置的二者比例是各占50%。最近由於VGT增長更快,導致它在我的資產組合裏的比例已經超過80%。我不想做再平衡,因為那意味著我要賣出VGT,需要交很多稅。我決定順其自然吧。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Eki' 的評論 : 恭喜!謝謝分享!
令晨 發表評論於
以現在的形勢 VGT vs. VOO 的投資配置比例 居士建議是多少為好?
Eki 發表評論於
感謝居士,從去年開始工作,到今年SPLG和XLK收獲不少。也說服了家裏長輩和好朋友適當定投,希望大家都能走上指數增長的康莊大道!
polebea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反正要感謝你的啟蒙,還有推薦的書,我弄了兩本來讀,明白了一些以前不太明白的東西。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要是我能證明有比投股市更賺錢的方法呢?"

當然有比股市更賺錢的辦法,比如創業。但是,那時完全不同的致富手段了,而且風險極高。
polebear 發表評論於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那是應該的,要是我能證明有比投股市更賺錢的方法呢?不過你這個方法真的是躺贏,不用幹啥活。離退休還很遠,我跟退休賬戶的advisor 講要調整我的portfolio 的時候,他一個勁兒說我的選擇風險好大。 跟他說這個賬戶還有很多年都不會動,改吧,不要他負責(?o?^^?o?)。 缺陷是這個賬戶不能直接投etf, 管理費高。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polebear' 的評論 : "我把退休賬戶全換成Index了,如果賠錢了,我退休的時候來找你。"

放心吧,隻要你持有超過10年以上,你絕對不會賠錢的。

你賺錢了,是不是也應該找我表示一下感謝呢?哈哈哈。
polebear 發表評論於
你是第一個把投資股市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文盲如我也能明白的。我把退休賬戶全換成Index了,如果賠錢了,我退休的時候來找你。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firstuncle' 的評論 : 哈哈哈,有啊,你可以像我一樣,重倉買科技指數基金VGT,比如50%。其餘資金買標普500指數基金,比如VOO。
這個組合,理論上每年可以產生12%左右的收益率。如果你投資100萬,12年後,你就擁有400萬;18年後,你就有800萬了。
firstuncle 發表評論於
我要是20年前看到這篇文章估計我也是富翁了,你現在有沒有速成的方法,等不及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專職的理財顧問收入並不高。我舍不得目前的工作,哈哈哈。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謝謝支持!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居士又在開理財課,不知道的以為你就是專職理財顧問呢!
清漪園 發表評論於
居士大俠古道熱腸,慷慨分享理財思路方法手段。謝謝居士大俠,轉發了。
最西邊的島上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哈哈,看到您在幾處的留言,水平和方式和AI一樣穩定大氣一致,佩服!;-)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謝謝來訪和鼓勵!
油翁 發表評論於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無法被低估。即使擁有高收入的醫生,如果不具備基本的理財知識,也可能無法積累更多財富。相比之下,一個普通工程師通過學習理財知識,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財富積累。

因此,無論你的職業如何,學習投資理財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學習投資,你可以為自己的未來打下更加穩固的財務基礎,實現財務自由和更好的生活質量。不要放過學習理財的機會,畢竟,一點點的投資知識可能會為你的未來帶來巨大的回報。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mikecwu' 的評論 : “培養子女自己賺錢的能力更有意義”

謝謝!賺錢能力很重要,理財能力也非常重要。
mikecwu 發表評論於
人生最主要的時間是退休以前精力旺盛時期,人生的目標不應該是退休後有多少多少萬,而是在青年,中年的主要時期盡情享受人生-包括工作,事業,家庭,孩子和興趣愛好。想做的事情:旅遊也好,追求自己的愛好也好,都應該在中青年時期去做,而不是在中青年時期忍辱負重,節約生活開銷,以便把更多的錢去投資退休生活。然後到了退休再去享受生活。因為退休後人老了,享受程度差很多。

退休後保障自己不餓死就夠了。平時多保證自己身體健康,熱愛工作,這樣生活也更有意義,退休時間也可以延長很多。年邁退休後,精力也有限,消費不會太多,有沒有很多財富無所謂。

財富留給子女毫無必要。培養子女自己賺錢的能力更有意義。相信他們比我們賺得多得多,根本不會在乎我們那點財富。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Q22' 的評論 : "覺得 5% annual ROI investment gain is more realistic"

大跌時,隻要不賣出,不會影響長期投資收益率的。你可以用我提到的計算器,用真實曆史數據驗證:
https://dqydj.com/sp-500-periodic-reinvestment-calculator-dividends/

我自己開始投資以來,已經經曆了2008年、2020年和2022年三次股市大跌, 並沒有影響我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平均年化收益率仍然超過10%。
Q22 發表評論於
Good article! Just one point - 10% annual profit 理想化了. 大跌的時候很多人被裁,沒工資了。記得2002-2004 加州矽穀到全美的慘像,當時連個Full Time 工作都很少,隻有合同工,周圍被裁的40多歲,拉家帶口。 覺得 5% annual ROI investment gain is more realistic.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風城芝加哥' 的評論 : 謝謝補充!
風城芝加哥 發表評論於
閱讀一篇博文"複利的迷思", 爺爺的1960年給的1萬美元禮物,購買S&P500指數股,64年後賬麵上是95萬。扣除通貨澎脹指數後,購買力相對於當年的9.2萬美元。王木犢92年10萬投資到S&P500指數股,現在變成127萬5526美元零一毛六分錢 (截至5月19日2024)。

仟仟說的好:“居士是個熱心腸的好人,用投資的大餅來引誘我們大家有餘錢就要投資股指是非常善意的,這個理念最終會讓我們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謝謝居士的文章,謝謝無保留的分析!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仟仟' 的評論 : “可在1989年,五萬是很多錢的”

哈哈哈,我的小心思被你看穿了。我是在給大家畫大餅,例子的確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從2000年開始,一個有兩份收入的工程師家庭,每年存5萬美元進行投資(包括401k/403b賬戶裏的雇主的匹配),應該是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的。那麽到2035年,這個家庭應該也能積累千萬美元資產。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風城芝加哥' 的評論 : 謝謝來訪!我的文章中舉的例子,隻是為了說明長期定投的魔力,不代表每個家庭都能做到。

但是,基本的邏輯是一樣的。就算一個華人家庭每年投資2萬美元,35年下來,也能積累598萬美元。
仟仟 發表評論於
每次看居士的投資文章都特別高興,居士總是用一個好大的餅來為我們描繪美好的"錢"途,看完之後心情特別愉快。

同意居士的定投策略,但總覺得一千萬有點too good to be true, 可又找不出居士的計算哪裏不對。想了又想,突然醒悟了,居士你的每月定投4167美元每年5萬, 在今天看五萬沒有多少錢。可在1989年,五萬是很多錢的,當時可以在矽穀買下一個condo/townhouse。1989年矽穀一個非資深工程師的年薪也還沒有五萬元。一年投五萬對雙薪的工程師來說不太現實。我覺得你應該以當時的薪酬和物價水平來設定投入量,這樣35年計算下來才比較合理。當然這35年工資房價漲了太多了,如果以1989年作為後麵的定投入量,又有點投入太少,是一個難題。

總之居士是個熱心腸的好人,用投資的大餅來引誘我們大家有餘錢就要投資股指是非常善意的,這個理念最終會讓我們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風城芝加哥 發表評論於
居士的文章, 都拜讀來。居士的策略是正確的, 我高度認同, 做法也類似。隻是投資有點偏理想化。很多工薪階層, 扣除房貸和日常生活費後, 所剩無幾了。特別新移民, 還有工作不穩定的狀況, 需要留點錢應急, 畢竟股市有風險。
蘇笑笑 發表評論於
@矽穀居士,謝謝!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覺照'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覺照 發表評論於
謝謝矽穀居士,好文章學習了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蘇笑笑'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我的博客以前講過:

1. The Simple Path to Wealth。
2. The Bogleheads' Guide to Investing。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就我本人而言,我目前的投資組合比較激進,大約20%是標普500指數基金(比如VOO),其餘80%是信息科技板塊指數基金VGT。
你可以看我先前的文章:我的極簡投資組合。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0634/202308/20949.html
蘇笑笑 發表評論於
@矽穀居士:能否推薦一些比較好的以指數股票基金為主的投資策略的書籍?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謝謝來訪!
我在本文中談論的都是標普500指數基金。這是普通投資者最耳熟能詳的基金。

如果投資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收益率更高。
huiling-LA美國 發表評論於
回複:‘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2024-06-17 06:15:10
回複 '3227' 的評論 : 哈哈哈,如果你從2008年6月開始定投,每月投資4167美元。16年後的今天,你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3.4%!你投資了80萬美元的本金,積累的資產高達258萬美元!’

**================**

股市回報率哪會像你估計的那麽樂觀而穩定?我從90年代初開始投資, 每周都買幾個基金,股市上上下下,平均年收益哪能達到百分十幾? 希望你把基金組合具體告知,或許今後能在投資股市上象你一樣幸運,謝謝!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3227' 的評論 : 你可以用這個網站自己分析不同曆史時期的投資收益率。
https://dqydj.com/sp-500-periodic-reinvestment-calculator-dividends/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3227' 的評論 : 哈哈哈,如果你從2008年6月開始定投,每月投資4167美元。16年後的今天,你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3.4%!你投資了80萬美元的本金,積累的資產高達258萬美元!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謝謝瀟瀟!
3227 發表評論於
居士看看08後幾年股市大跌的文章,這種每年5,6,7,8%的收益有多不靠譜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矽穀居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值得收藏的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最西邊的島上' 的評論 : 哈哈哈,我認為理財知識必須學習,哪怕你不喜歡。這就跟讀書寫文章一樣,是學生的必修課。
當然,我不覺得普通人需要花很多時間深度研究理財和打理財富。我倡導的是以指數股票基金為主的投資策略。這個策略的門檻低,省時省力。
最西邊的島上 發表評論於
哈哈,很高興你的認識分享。覺得道理都是對的,不過是否理財和人的性格愛好也有關係。不管哪個行業,都有喜歡做理財和不喜歡做理財的人,哪怕是不很複雜。又比如做地主,誰都可以試著做,但不喜歡的可能會有焦頭爛額的感覺,所以會躲著遠遠的哈;-)。

父親節快樂!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補充。我舉的例子,的確太理想化了。如果一個工程師家庭有兩份收入,那麽每年存5萬,應該更合理,哈哈哈。
矽穀居士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同祝節日快樂!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同意要盡量投資到最大水平才可能致富。不過雖然覺得醫生VS工程師的例子理論上不錯,但一個工資5萬多(美國平均水平)的普通員工或10多萬的工程師要每年投資5萬幾乎是不可能的,1000萬的計劃並不切合他們的實際狀況,否者美國的頂尖1%就太容易達到了。同意無論收入多少,學習理財和投資都必須的,舒適的退休生活也是可以達到的目標。:)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矽穀父親節快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