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家的世界

現代國家的概念,主要起自於美國和法國。兩者都是把古代國家,或者更確切地說,古代政權的體係,現代化或者民眾化了。

 

美國走得是把英國封建製度民主化的道路。即保留了英國政體的基本構架,隻是把權力由私有傳承變成了公有選舉。通過選舉權來調動社會各方的積極參與政治和平衡利益。

 

而法國大革命,由於法國舊政體偏向於集權而不是封建,所以法國革命的民主化不如美國革命。因為封建可以看作是小範圍的民主。將小範圍民主擴大範圍,有很多已有的套路經驗可以借鑒。而將集權改造成民主,難度就大很多。將大一統改造為民主,就更是蜀道難,最好是先改成封建製度過渡。所以法國在民主製度不利索的情況下,演化成以民族概念來鼓勵社會參與度的路數。有點類似於法律不足道德湊數。

 

政體水平還不如法國的,就更學不來美國的路數,而是紛紛學習法國的路數。而連法國路數都學不好的俄國,連民族精神也是到普京這時代才算撿起來點。所以當初墮落到列寧主義的工業化帝國路數。而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更落後的東方也就隻配學習列寧的路數。以至於也是冷戰結束後,才又撿起來民族國家的路數。

 

所以美國和中國,包括以前的蘇聯,都不是民族國家。美國是水平過高,蘇聯和中國是水平過低。而民族國家算是個中值,所以大家交往中都假裝自己是民族國家,或者盡量按照民族國家的套路來交往。類似於兩國都不是英語國家,但是偏需要用英語交流。

 

對於曆史而言,也是一樣。不要以現代國家的概念去理解曆史。因為曆史上沒有國家,隻有政權。政權有一定的統治疆域,但是沒有嚴格的疆界。治下的人民也不是公民或者同一民族。政權更迭有某種朝代,但是沒有明確的換屆。古代政權並不代表民族,更不代表文明。最多是代表幾個家族。而未來,隨著去全球化的矯枉過正,隨著聯合國世貿等舊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政府結構的失效,隨著俄國伊朗中國等最後幾個舊版帝國政體的瀕臨解體,新的全球化,不僅僅是資本全球化,而且是規範全球化的新全球化,是未來可期。世界又會回到沒有國家,至少沒有民族國家,隻有政權範圍的時代。

 

 

 

大號螞蟻 發表評論於
回複 'Armweak' 的評論 :
https://blog.wenxuecity.com/blog/frontend.php?act=articlePrint&blogId=30528&date=202207&postId=14326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沒有國家的世界,大概和世界大同的意思差不多。世界大同的真正出現,大概要等到世界範圍內各種不同的宗教和民族意識都趨於一致以後,才可能發生。廣大信奉伊斯蘭教的中東人波斯人和巴勒斯坦人,還有許許多多印度人.俄羅斯人和中國人.....,活著的目的隻在於堅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保證弘揚並壯大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文化,更有象普京習近平金正日之流,拿著國家民族文化說事,意在挑事搞凝聚壯大他們的支持力量,最終根本目的在於取得鞏固他們自己的獨裁政權和獨裁統治罷了。世界上隻要有這樣那樣的反“大同”力量出現,世界大同遙遙無期。

“......而法國大革命,由於法國舊政體偏向於集權而不是封建,所以法國革命的民主化不如美國革命。......"

不太清楚您說的美國革命是指哪場。據俺所知的美國近兩百五十年的曆史中,隻發生了兩場戰爭,反抗UK殖民的獨立戰爭,和反對南方奴隸製的內戰。美國立國前的UK早已是君主立憲,是當今世界上兩種民主製度中的一種。後來美國打贏了獨立戰爭,就拋棄了UK的Queen或King,自然而然選擇了一直延續至今的總統製。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總統製,在俺看來,都是民主製度,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加拿大、澳大利亞或新西蘭,都供奉著UK的Queen,但他們現今的民主製度和美國的有啥區別嗎?

以前,俺注意到有人在說,美國的民主製度是靠發動戰爭而取得的,所以中國人要通過暴力推翻土共黨的獨裁統治,俺覺得鼓吹這種說法別有用心。中國曆史上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發生過無數次,但最後結果無一例外,僅僅是改朝換代。俺覺得在幾千年的中國曆史上,隻有清朝末年袁世凱主張搞的君主立憲最有進步意義,但在中國野蠻黑暗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不斷更迭的曆史下,理性和耐心永遠缺失,他的君主立憲,當然地最後敗於孫大炮強調的“摧毀和革命”,敗於他模仿美國的所謂“總統製”。緊接著,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實際上隻是草寇,他們覺得隻要能打得下江山,舉哪種旗子都可以。他們要得到當時紅色蘇維埃的支持,當然就打"共產主義”的旗幟。現在的共產黨要維護自己的專政,選擇和俄羅斯普京抱團,太容易理解了。

俺說了這麽多,就是一句話,俺不主張在中國搞革命,建立民主政權。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靠搞暴力革命,建立了真正的民主政權。

俺不清楚法國大革命和歐洲其它國家民主政體的演變。俺沒有強烈的興趣去自己挖掘,大號螞蟻先生若想說,俺願意聽。俺已經到了耳順之年,早已過了在乎別人對自己說一句“學識淵博”的讚美,一切都是憑興趣。記得大號螞蟻先生不止一次說過關於“封建”的定義和其進步意義。在俺看來,“封建”和“王朝”以及“獨裁”總是緊緊相連。

語言和文字都在不斷進化,僅僅在過去幾十年內,漢語中許多詞都改變了它們以前在傳統漢語中的定義,譬如“小姐”和“奇葩”等。這些詞語的意思變化了那麽多,為什麽非要抱著過去“封建”的定義?:) :)
油翁 發表評論於
大號螞蟻寫得深入淺出,邏輯清晰幽默風趣。喜歡作者的獨特見解和幽默風格,期待更多有趣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