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的加密係統,主要是用RSA公鑰密碼算法,它是由三位MIT學者Ron Rivest, Adi Shamir and Leonard Adleman在1977年提出的(R, S 和 A 分別是他們姓氏的第一個字母)。這種不對稱加密係統,對計算機時代大到國家、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們每天大量的log in,背後就是它。
RSA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其基礎是大數的質因數分解非常耗時這一特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告訴你464573是兩個素數的乘積,盡管這個數才6位,你是不容易找出那兩個質因數的。你即使有計算器,也需要大量的窮舉性的嚐試,要花很多時間。然而,如果反過讓你計算773 x 601,哪怕你沒有計算器,兩分鍾就一定能得出乘積464573。現在比較嚴謹的加密是RSA-2048,即公鑰有22048位(10進製617位)。你想破解它,就相當於對一個617位的極大的數字進行質因數分解。如果一個個去試,進行蠻力破解的話(人類還沒有發現更好的方法,或許不存在),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至少需要幾千萬年的時間。RSA加密的安全性正是依賴於此,它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裏解破的。
當然,Shor算法對量子係統的要求很高,無論是量子比特的數目、量子比特的穩定性以及門操作準確性的要求,都遠超現階段量子技術的水平。按照量子計算的發展趨勢,學術界普遍認為達到千萬量級的量子比特數還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然而,誰能說一定是20年呢?對於善於學習、善於捷徑、善於彎道的一群人,隻要得到了合適的工具,2年怎麽就絕對不可能呢?君不見,華為/中芯國際就用大楷毛筆寫出了小楷字,Mate 60 Pro 中的7nm芯片就是這麽來的。
現在全世界的加密係統,主要是用RSA公鑰密碼算法,它是由三位MIT學者Ron Rivest, Adi Shamir and Leonard Adleman在1977年提出的(R, S 和 A 分別是他們姓氏的第一個字母)。這種不對稱加密係統,對計算機時代大到國家、小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們每天大量的log in,背後就是它。
RSA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其基礎是大數的質因數分解非常耗時這一特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告訴你464573是兩個素數的乘積,盡管這個數才6位,你是不容易找出那兩個質因數的。你即使有計算器,也需要大量的窮舉性的嚐試,要花很多時間。然而,如果反過讓你計算773 x 601,哪怕你沒有計算器,兩分鍾就一定能得出乘積464573。現在比較嚴謹的加密是RSA-2048,即公鑰有22048位(10進製617位)。你想破解它,就相當於對一個617位的極大的數字進行質因數分解。如果一個個去試,進行蠻力破解的話(人類還沒有發現更好的方法,或許不存在),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也至少需要幾千萬年的時間。RSA加密的安全性正是依賴於此,它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裏解破的。
當然,Shor算法對量子係統的要求很高,無論是量子比特的數目、量子比特的穩定性以及門操作準確性的要求,都遠超現階段量子技術的水平。按照量子計算的發展趨勢,學術界普遍認為達到千萬量級的量子比特數還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然而,誰能說一定是20年呢?對於善於學習、善於捷徑、善於彎道的一群人,隻要得到了合適的工具,2年怎麽就絕對不可能呢?君不見,華為/中芯國際就用大楷毛筆寫出了小楷字,Mate 60 Pro 中的7nm芯片就是這麽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