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暴利美學的破產

打印 (被閱讀 次)

無論是網上的還是現實中的朋友越來越少。這也許就是現實,我不願意將就著跟他人拉扯著聯繫,那種拉扯隻不過讓最終的割席聚攏到一起,而中間沒有任何意義。人與人的觀念一旦分岔了,就哪裡都不舒服,看到網絡上一些自媒體的人說話,有些噁心的反應,甚至還算是朋友圈裡的人,卻實際上留著已經非常難受了。這樣的人堆在朋友圈裡,或者讓對方以為我的接納,都好像沒有掩埋的臭魚爛蝦一樣,擱著都倒胃口。

生活中理所當然的朋友是不存在的,其實主要是沒有了相同的文化層次。有些人保持著聯繫根本無關任何好感,或者等著你哪一天的笑話,都不會有任何善意,因為文化上同你不在一個文化族群。人都期待溫情相待,卻往往來不及試探就已經破產了,財產和情感都是一樣需要耐心的命題,隻有精耕細作的耐心,文化才得以形成。而恰恰是這種耐心在當代世界幾乎絕跡了,文化也實質上煙硝雲散。

中國文化的消散源自暴發的財富,當快速的收益和成長來到中國人麵前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選擇,更無法抗拒這種暴富的正麵引力,幾代人都在那一波財富增長中迷失。或者說,來得太快的複利直接讓人墮落成了野蠻人。所謂野蠻人,不外乎就是茹毛飲血,為什麼說是茹毛飲血就是沒有文化的特徵呢?因為生活在肥美草原的人太容易直接從畜牧業中獲得資源,而通過野蠻殺戮和攫奪獲得食物、牛羊甚至女人的方式,也是最快暴富的原始途徑。當氣候適宜的時期,歐亞大陸的草原帶直接為蒙古人提供了軍事戰爭的資源,而這些類似免費快餐和加油站的補充方式讓他們馳騁縱橫。可是當這個草原帶進入農耕的地區,蒙古人就遭遇了文化的阻擋,需要消耗時間考驗耐心的農業生產狙擊了來自草原的野蠻力量。雖然野蠻人仍然可以屠殺掠奪,但是直接戰力就大大降低了。尤其在他們統治的中國廣大農耕地區,他們的戰力直接下降到最終不敵漢人農民武裝以致被趕回大漠。

這種暴發式的戰力資源,在四十年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到九十年代以後,就是貪官汙吏,因為從打土豪分田地的基因裡出來的二代當權者忘不了暴力和暴利的增長方式,他們的數以億萬計的貪汙和財富轉移都是來自野蠻人的本性,即使在經濟最好的年景,這些人也不會有耐心自己慢慢做生意的,他們等不及經濟成長就出手擼走一切,形成最壯觀的當代財富暴力美學;而當這種戰力下降的時候,就是野蠻人茹毛飲血的可能性降低的結果。放到當代,就是北方政權失去大量的外貿機會並且經濟實力大大衰落的現象。由於野蠻政權本質上不會回到耐心休養生息的文化傳統中去,對他們來說,隻能以進一步採取癲狂的方式來爭取可能發生報復性增長的可能性,而現實是這種方式一旦被備註為野蠻人的路徑,就效果大不如前了;即使把兩個野蠻人綑綁在一起,他們也隻能勾心鬥角、互相挖對方牆角,無法打開通往文明世界的路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