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書

fengxiang (2023-12-03 10:27:28) 評論 (18)

這些幾乎是我所有最喜歡的中文書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一定得占據C位。

       這裏還缺了魯迅文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齊邦媛的《巨流河》和張承誌的《黑駿馬》。 魯迅的文是陸陸續續讀,零零散散讀的,沒買全集。 《額爾古納河右岸》和《巨流河》是在網上讀的。 《黑駿馬》倒是買了書,但現在早不知身在何處了。

      這些書有的如大河浩蕩,有的似小溪潺潺。 有的是一部家國史詩,有的是一本平凡瑣事。有的文字嚴肅,有的文字詼諧。有的讀起來是“如此悲傷“,有的讀起來是”如此愉悅“,有的讀起來是”如此獨特”。每一本都值得讀。

   我還收藏了一本《紅樓夢》,但至今從未從頭到尾一字不拉地讀一遍。 也許是因為對它太熟悉了。 從少年時代的咿咿呀呀的越劇電影《紅樓夢》,到選到中學課本裏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再到87年陣容強大的電視劇《紅樓夢》。 現在還時不時地聽一聽《蔣勳細說紅樓夢》。 這確實是一部巨著。 以後慢慢地細讀吧。

    外國中譯本的名著也讀了好多,可以說叫得上名字的都讀過。最喜歡《簡愛》,《傲慢與偏見》和《飄》。 那時大部分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讀的,後來才買了幾本特喜歡的。 來到美國後,開始讀英文版書籍。 去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Barnes and Noble, 看到了《The Catcher in the Rye》(麥田守望者)和《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海報,於是買來書讀,但發現這兩本書實在是難負勝名。 最喜歡這三本英文書。

      Harper Lee 的《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讓我認識到美國的那段種族歧視的曆史。 J.D.Vance的《Hillbilly Elegy》(鄉下人的挽歌) 讓我了解美國Appalachia山區窮苦白人的墮落和掙紮。欣賞作者J.D.Vance對身邊白人的自省。J.D.Vance 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的參議員。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大衛·梭羅)的 《Walden》(瓦爾登湖),讀起來晦澀難懂,無論是英文版和中文版。但梭羅的simplify的思想被後人發展成“斷舍離”,他的木板8.035 元,釘子3.90元。。。,總計28.12 元的寫作形式被後人效仿, 足以證明這本書的Great。

      說到效仿, 在文學藝術上會不時地遇到。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一個清晨,有霧, 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從部隊回來的徐富貴走在青石板街上,遠遠地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給居民的暖瓶倒開水,喊了聲“家珍”。 兩人相視,悲喜交加,然後傳來家珍淒哀的哭聲。 這不正是《芙蓉鎮》裏描寫的右派分子秦書田和新富農婆胡玉音重逢的情景嗎?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裏的那句“我們的媒人是饑餓”, 不和《芙蓉鎮》裏“你們的媒人,其實是手裏的竹掃把,街上的青石板”異曲同工嗎?  能被效仿, 也足以證明《芙蓉鎮》真是一本好書。

           對於中國作家,我以前是喜歡魯迅的。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覺得魯迅的文字過於嚴肅,甚至是尖刻。現在開始喜歡台灣女作家林海音了。 林海音的文字平和,又不失俏皮幽默。 年輕的林海音清秀雅致,老年的林海音慈眉善目。 林海音不僅是位優秀的作家,她還擁有把孩子,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的智慧。 我以前一直認為《春月》的作者包柏漪,英達的媽媽吳世良和楊絳先生是我心中的完美女性。 現在我要把林海音加進去。

             讀書,對我來說是件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