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老師在國內大學的遭遇

深度思考 (2022-01-23 21:36:10) 評論 (44)

最近不知道為啥未名論壇集中討論王利民,這位大哥比我大六七歲,是當年某個特別考試係統下的高考狀元,北大本碩,美國RPI博士,但是海歸兩次(其中第二次是學校裏麵有帽子的“太湖教授”)後歸海,離開科研領域。於是在網上找了他在國內的遭遇,發現他博客上的一篇文章《王利民在江南大學的工作經曆》。文章非常長,不過我還是仔細拜讀了一遍。

先說鄙人的結論:各打五十大板。國內的學校確實不像話,但是王老師也太有“風骨”了。他把自己和僵化陳舊的國內係統的矛盾,變成了自己和各位大官小吏的矛盾。

王老師的文章事無巨細寫了一堆各種大小事,確實很有價值。這裏挑我關心的重要點的事情總結一下。

先說對我們科研人員來說最主要的線索吧。王老師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他到底做什麽科學研究。可能是被係統整的焦頭爛額,還沒來得及做點東西就說拜拜了。他主要說的跟科研“前戲”相關的,就是使用啟動基金購買儀器了和申請經費了。

江南大學承諾45萬啟動基金買儀器,結果王老師發現要走很多莫名其妙的流程,以至於他不能控製買誰的和什麽時候買。於是整個過程慢死,而且從不知名的小公司買來的國產儀器不能用!另外各種不合情理的規則(如不能買三萬以下的儀器),得領導通融才行,於是又不爽了。那麽王老師怎麽應付的呢?他沒有跟領導或者一路上的菩薩打點或者哪怕求情,而是不參加學院組織的賣儀器的公司的招標會議。院長有意見了,問“院裏的儀器很重要,大家都去做貢獻,你為啥不去?”王老師理直氣壯:“我的儀器買什麽,什麽時候買,都是你們說了算,形式主義的招標會議叫我去幹什麽?!”

申請經費呢?還別說,王老師厲害的很啊!他先到陝西師大的時候就拿到了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然後去了江南大學拿到第二個(應該是麵上基金),而且好像都是寫一次就拿到的。順便說一下,那個手刃書記的薑文華在蘇州大學拿到了自己第一個青年基金,去了複旦就再也拿不到第二個了。當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專業成功率可能不一樣。但是這說明王老師專業水平還是不差的。不過呢,兩次拿到了之後無福分享受。第一次交完申請就跟東家吵翻了歸海,還在網上揭露了陝西師大的官僚;然後經費中了的“好消息”傳來的時候,王老師已經在美國一個車行賣零部件了。第二次故事更多了:先是想把第一次的依托陝西師大申到的經費的錢轉過去:這是整篇文章裏麵唯一一次江南大學院長沒使絆子的事情。無奈陝西師大說對不起,您走了之後,該項目根本不存在。OK,不存在就算了,王老師另起爐灶再申請,結果發現自然基金委的網頁上有個黑名單記錄從自然基金拿了錢不幹活(=不交課題報告)的教授們的名字:王老師的大名,因為陝西的“不存在”的項目,赫然在列。不過雖然上了黑名單,王老師厲害,還是拿到了。這次總該皆大歡喜了吧?可惜王老師跟院長結怨,威脅對方自己可能不接受經費。

這是為啥呢?以前王老師有一次要從經費付辦公室的電話費,院長說縱向經費不行,隻能用橫向經費。(解釋一下:在國內,縱向指的的國家的,省裏的,或者學校的直接科研經費;橫向是企業合作科研的。)王老師問了財務,人家說國家自然基金就是可以報銷辦公室消耗的。院長其實也沒有說王老師的電話費不能報銷,隻是要耍權術:他讓王老師繞個彎子從別人的橫向經費“洗錢”。也就是說,院長把正常的事情搞成需要他通融的東西。北大狀元美國博士當然很憤怒!值得注意的是,院長當時卡王老師的時候,他還沒有這個新的國自然。院長隻是炫耀自己的權力,卡的是學校給王老師的啟動基金;院長暗示過“你如果有國自然,也得聽我的”。現在王老師真的有了這個國自然,他的地位提高了(當年他們學校才中了40個),院長不一定還要卡他。地位也是一點點提高的,院長也是看人打發的。我為啥這樣猜想呢?據王老師文章記載:院長對王老師遲遲不交執行計劃很吃驚,問王老師你咋回事?王老師說:“連個電話費都報銷不了,我要這個錢幹什麽?!”院長根本不記得(或者假裝不記得?)自己卡過王老師了。其實報銷電話費是好商量的,但是王老師咽不下這口氣。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為了爭這口氣,王老師就是梗著,最後過了時間才交執行計劃,然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又歸海了。

哎,怎麽說呢?跟我的前偶像王垠老師一樣,這位王老師,沒有學會生存。既然回國了,也不入鄉隨俗。你爬到山頂上再往下扔石頭啊?從山下往上麵扔,不累死嗎?回到美國做博後,也會受製於老板,真的比中國被院長折騰好嗎?這個折騰他的院長,看上去也沒有特別陷害王老師一個人,就是個典型的國內官僚,給人穿小鞋,讓你服服帖帖。我查了一下,此人現在是副校長,長江學者教授。(發的文章都是些小雜誌,跟我記憶中以前的長江學者的學術水平差距很大。)

除了上述兩個重要的事情,其他的小事情,真的是中國國情啊。王老師抱怨帶研究生的資格證書不正規。(但是他其實還是有研究生的。)他還抱怨申請“太湖學者”的時候院裏不知道推薦信得找王老師在美國的老板,而不是院領導代筆。(這裏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中國人不看重推薦信,你一板一眼的幹啥?當然人家求賢若渴,也是從了王老師的要求,連索要推薦信的英文郵件都是王老師起草的。)王老師領取3萬元安家費還要排隊,排隊的時候很多別的老師插隊。(中國人就這素質,不能怪江南大學吧?)王老師說工資各種賬目不清,“稅後”隻有2/3。稅後打引號是因為不知道是不是稅還是什麽人搞鬼。(說實話,我在美國自己的工資單上麵的deduction,我都不完全明白。)王老師拿到一套學校的房子(價值31萬),也是不高興:首先前台的人不認護照,王老師有暫時沒有身份證,其次家居,裝修什麽的不能如願,還得自己墊付一些錢。另外孩子入學,也是不順利。(這些事情都不能全部怪大學吧。)最後院長助理讓王老師打雜,填寫係裏買儀器的表格,填完了之後,沒有acknowledge他的credit。(不得不說王老師有點斤斤計較。我們係主任要寫申請爭取經學校的費給係裏招新的助理教授,讓我寫一部分,也不會把我當共同作者放進去。能為係裏做事情,我還覺得係主任看得起我呢。)

最後,兩件事情不得不說王老師有點過頭了。他一開始跟院長還沒有鬧僵的時候,給院長送了一個美國的新鮮玩意;院長投桃報李,說可以幫他報銷2萬試劑費。王老師覺得不舒服:為啥不直接給我一張卡,而是讓我去報銷,我才不想告訴你我都做些什麽實驗。這裏王老師有點讓人覺得奇怪了:跟院長有點交易是好事啊?您的實驗,院長知道了,有風險嗎?另外一件事情更搞笑了。王老師跟另外一個老師和教一門課,人家主導最後的考試,在係統裏麵有登分權;王老師沒有,覺得自己吃虧了。我實在不能理解:學生的分數很重要嗎?人家把雜事都幹了,您難道不是占便宜了?學生如果不滿意,來要分,都是您的同事的麻煩;換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得承認,我還是很欽佩王老師的才華和風骨的。其實我的性格,跟王老師很像的。看了他的文字,非常的珍惜現在我在美國的教職和團隊。我們這些書呆子,回國是混不下去的。在美國,各種資源少些,但是不患寡,患不安,還是這裏稍微清淨些,容得下一張書桌,追求科研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