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中亞回來,雖然很想開始寫絲綢之路遊記,但如果不接著寫東非遊記,恐怕永遠也不會再回頭寫這個係列了,所以還是盡可能再多寫幾篇東非遊記。
至此,已完成的兩達(盧旺達 &烏幹達)遊記中包括了追逐山地大猩猩,金絲猴和黑猩猩,了解盧旺達大屠殺,前往白尼羅河源頭體驗漂流,參觀小矮人部落。其實我們在烏幹達時,還前往當地茶園探訪,當然還有沿途觀賞到的城市和自然風光也應該收錄一下。
【烏幹達茶園行】
行車烏幹達,滿山遍野的茶園吸引著我們停下車來,跟隨茶農走進茶園,尋幽探奇,對自然,對烏幹達又增進了一份了解。
烏幹達,丘陵連綿,山地平緩,氣溫溫和,雨量充沛,是種植茶葉的好地方。從上個世紀英國人將茶葉引進烏幹達後,烏幹達的茶葉發展走過了一條艱辛的道路。目前茶葉繼咖啡和棉花之後已成為烏幹達第三大出口創匯產品。而烏幹達也因此成為繼肯尼亞之後的東非第二大茶葉生產國,茶農告訴我們,目前中國是烏幹達茶葉最大的購買商。說不定你喝的珍珠奶茶就是用烏幹達茶葉配製的哦。
這些都是有50多年樹齡的茶樹了。
茶樹每5年左右需要像照片中的那樣做一次深度修剪,修剪過的茶樹5-6月後會重新長滿新枝。
而從未修剪過的茶樹也可以長成這樣的參天大樹。
據介紹烏幹達當地采茶其實有些已經是半機械化的,三人一組用工具采的。隻是我們當天沒有遇到大規模的采摘場麵。
烏幹達茶葉的成本究竟有多高:每片茶園每兩星期可以摘獲一次。每位茶農每天可以收摘200-250公斤新鮮茶葉。而每公斤新鮮茶葉的收購價為500先令(1USD=3700先令),每10公斤新鮮茶葉可以製成一公斤成茶。烏幹達茶葉的成本是多少?大家自己算吧。
烏幹達土地仍然是私有製,茶園經營方式相當於“合作社”,茶農們帶地入股,最後的盈利按股分成。
我們也追問了:這裏種植茶葉使用化肥和農藥嗎?茶農坦率地說:種植茶葉不可能不使用化肥和農藥 關鍵在是否使用在安全範圍內。烏幹達茶園使用的化肥和農藥主要來自於印度。
烏幹達茶葉90%出口,當地人喝的茶加了薑汁,屬於快速發酵的紅茶,口味特別。我們在烏幹達時每天都喝當地的薑茶,還算好喝。
【Twin Lake of Burera and Ruhondo】
盧旺達境內的Burera和Ruhondo雙子湖被網上描述的風光無限,於是也被我們安排在行程中了。原來的計劃是離開首都Kigali後當天先到訪那裏,因為時間的原因,當天沒能按計劃抵達,第二天又折回去了那裏。
也許是天氣的原因,也許是網上過分的渲染,這裏的風光比較令我們失望。
雙子湖的風光雖然令我們失望,回程的途中還是有了一份意外收獲—遇到了當地的婚禮隊伍,也開啟了我們與兩位司機途中聊天的話題。
原來在 盧旺達和烏幹達結婚是件非常昂貴的事。我們的兩位司機中,高個的Fred來自烏幹達,盡管與孩子媽生活在一起已經十多年了,現在兩孩子分別10歲,12歲了,一直因為辦不起婚禮而沒有結婚。矮個子的Elias,盧旺達大屠殺發生時才2歲多,跟隨父母逃難來到烏幹達邊境上,如今已經是26歲的大小夥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女朋友。聽說中國有女孩子結婚可以不要彩禮,兩眼頓時發光,對去中國充滿了向往。問及:結婚彩禮都有些啥?兩位司機說:至少需要有5頭牛,每頭牛目前市場價大概值300美金。後來我們在行程結束時給他倆留下了差不多可以買兩頭牛的小費,讓他倆開心得差些跳及屋頂。
【Queen Elizabeth National Park】
我們的行程中有一天時間專程前往烏幹達著名的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計劃在那裏乘坐遊船穿越公園中的Kazinga channel,觀賞兩岸的風光和動物。
我們抵達公園時,正巧迎麵走來了另一個旅行團,司機Elias興奮的上前一下子握住對方女導的手久久不放,這一時刻被我的鏡頭捕捉到了。之後我們讓Elias坦白是不是看上女導了。原來Elias與女導曾經是導遊班的同班同學,女導現在的男友也是他們的同學。聽後我們開始鼓勵Elias參與競爭,可Elias一臉無奈地說,不行啊,娶不起啊。於是大家又紛紛安慰開導Elias,從此這一路上Elias又多了幾位知心大姐。
這裏的風光和動物種類引起了我對讚比西河的回憶,兩處很多相似之處。
【Game Drive in Kasenyi Village 】
Kasenyi Village毗鄰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相對於我們剛剛去過的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這裏的動物顯得稀少了許多,所以我們隻作了短暫的停留,遇到一隻花豹後便揚長而去了。
出了公園,我們途徑烏幹達境內的赤道線。整理照片時才注意到這輛停在照片中的“大篷車”,沒想到兩多月後我乘坐同類“大篷車”走上了絲綢之路。
烏幹達盛產棉花。司機田頭撿來棉花讓我們見識一下當地的棉花。我們在烏幹達還看到大片大片的紙莎草(Papyrus)。自從在埃及認識了紙莎草後,我後來在肯尼亞,在厄瓜多爾也都見到過紙莎草。司機說當地人用紙莎草來蓋屋頂。
【卡紮菲清真寺】
卡紮菲清真寺,因利比亞前總統卡紮菲捐資而建成,為非洲第二大清真寺,被稱為非洲之珠(非洲第一大清真寺位於摩洛哥)。清真寺坐落在烏幹達首都Kampala市中心,主建築旁有棟高達20層的高塔,塔頂可以俯瞰整個Kampala。
盡管現在許多人認為卡紮菲是位無情的獨裁者,但在非洲,卡紮菲至今還受到不少民眾的愛戴。卡紮菲生前曾經向非洲融入大量資金發展非洲經濟。政治上,卡紮菲倡導非洲民族獨立,宗教自由,曾經是烏幹達民族獨立運動的堅定支持者。
早晨打開Kampala酒店的窗簾,天邊出現了驚人的奇觀,可惜等我調好相機,這一景色轉眼就消失了。
早餐過後,我們驅車前往卡紮菲清真寺。
烏幹達的首都Kampala人口4百萬,其中2百萬為流動人口,每天早出晚歸奔波於城鄉間,所以,在Kampala,進出交通要道永遠都像是停車場堵滿了車輛。
烏幹達還是世界上接納難民第二多的國家。猜猜接納難民最多的國家是誰?
抵達清真寺後,我們被要求需要戴頭巾穿長裙。清真寺外為遊客準備了兩筐花花綠綠的布料,我們隻好當場披掛上陣。
登塔俯視Kampala。其實Kampala的新建開發區遠離市中心,在靠近機場的地方。
離開了清真寺,我們前往機場附近的維多利亞湖邊用午餐,湖的對麵就是肯尼亞,我們的心似乎又飛回到了馬賽馬拉。這也讓我決定下篇遊記先寫“重返肯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