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美之途

雅美之途 名博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內科住院醫生今年的Match結果

雅美之途 (2017-03-24 08:26:31) 評論 (27)

華大內科住院醫的培訓主管前幾天向係裏的教職人員發郵件,公布了今年的新科住院醫生的名單和照片,這使我們有機會來分析各位優秀住院醫生的情況,尤其是華裔在裏麵的代表性。華大內科常年在美國醫學界排第5-6名,今年華裔在內科係住院醫中所占的比例與去年相仿,在48位正規住院醫中有9位華裔姓氏,占18.75%, 比去年的17%又有所增加,極個別可能是韓裔的難區分的姓氏。但是今年華裔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9人中的6人為女生,去年男女比例持平。9人中的7人是華大醫學院畢業的,這種嚴重近親繁殖的現象在華裔中相當明顯。今年內科住院醫師總的比例是36%為華大自己的醫學畢業生,住院醫生招生主管辯稱這是因為今年華大的畢業生人數較多。今年女生的人數也有所上升,達到48%。

今年與去年的最大不同是非洲裔住院醫明顯下降,隻有4位,從去年的14.8%降到今年的8.3%,華大近10年來的內科住院的招生主管為風度翩翩的非洲裔教授。他們降低的名額似乎被印度或巴基斯坦裔代替了,他們占了7位。

大家知道美國猶太人很多是美國科學界的領袖,而我以前的文章總結過:近20年來華裔高中生的學業成就,特別是數理化等學術競賽的表現,全麵超越猶太人。當時我僅是希望華裔的那個趨勢能夠延續到大學就好了,現在華裔連續兩年在美國頂尖的住院醫項目上如此亮眼,相當令人欣慰。下麵這些段落是我在去年同一時間的介紹:

“在直接做內科的47位住院醫中,華裔有4位男生和4位女生共8位(17%);但是內科也承擔其他專業的住院醫生的前期培訓,如果包括全科醫生,過渡期培訓和神經內科的住院醫共有67人,華裔占12位(17.9%),其中男性4人,女性8人。造成華裔女生更多的原因可能 有兩種,一個是華大醫學院華裔女生的比例偏高而華大的醫學生喜歡留下來做住院醫;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女生喜歡選擇內科等非手術科室。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經列出華大醫學院的22位華裔學生中,女生占了16位(73%);有位網友讀了我的博文後去數了家裏的斯坦福醫學院的花名冊:21個非印度裔的亞裔中,13 個女生,8位男生,當然該網友也說明了,他是僅憑相貌的估計,不是很準確。似乎我們可以說美國名牌醫學院亞裔女生明顯多於男生。

非洲裔所占華大內科住院醫的比例為14.8%,已經超過了他們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  (12.3%),這個內科住院醫的百分比與他們在哈佛耶魯的本科生的比例相似,平權措施的執行在這些大學裏都非常明顯。這裏需要提醒那些政客們:你們應該 停止使用URM稱呼非洲裔在名牌大學的比例。URM為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的簡稱,說明少數族裔學生在學校的比例不能代表他們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

這裏有兩個現象值得注意,首先是華裔幾乎占了東亞裔的全部。除了個別越南裔外,我幾乎找不到韓裔或日裔的姓氏,當然韓裔的姓氏可能與華裔混淆;另一個意外是,在華大這樣的美國一流內科住院醫培養項目 裏印度裔不多,我們知道很多印度人直接通過美國醫生執照考試來美國做住院醫生,我們這裏也見到專科醫生訓練項目裏有一些印度裔醫生。我們可以做出兩點推測,一個是從印度本土進軍美國住院醫培訓的印度裔醫生多是去的社區醫院,然後才有可能進入美國大學的高級醫院進行專科的培訓;再者就是印度裔在美國的後代並不是一些人想象得那麽傑出,他們是以逼孩子讀醫學院著稱的族裔,當然這個樣本數有限。從華大內科住院醫的組成證明了我們在美國高中看到的一個普遍現象: 那就是印度裔的美國第二代比華裔第二代的優秀程度相差幾個級別。印度裔在美國的成功更多地集中在計算機軟件等領域,他們職業選擇的目的性和實用性非常明確,他們與西方漫長的接觸史也使他們在美國職場擁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