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山旁飛過時的一絲念想

荔枝100 (2016-06-25 06:00:58) 評論 (47)

我常想,朋友和朋友圈,究竟有什麽區別?

有一年我去美國西北部出差,坐20幾個座位的地區性航空公司小客機,從西雅圖飛往華盛頓州的中部森林地區。原是上司要和我一起去的,因他家中有急事耽擱了一天,我就一個人成行了。

我是第一次坐這麽小的飛機,途中飛機顛簸得很厲害,心裏非常緊張,胃裏也開始翻江倒海起來。那天天氣晴朗,窗外的山川田原盡收眼底,但因為焦慮和疲乏,又忽然產生了一種很奇怪的孤獨之感, 一點也不能享受這些美景。

就在這時,壯美的雷尼爾山儼然進入我的眼簾,讓我精神一振。這是一座休眠的火山,山頂終年積雪,矗立在白雲之上,氣勢非凡。那時還沒有帶相機的手機,我的尼康在腳下的背包裏,等我手忙腳亂取出,飛機已經換了一個方向,雷尼爾山在身後消失了。

這架小飛機上的乘客可能都是當地人,對這道壯麗的風景司空見慣了,好像沒有人像我這麽興奮。而我在激動之餘,突然有一種分享心情的欲望,想在高空中和別人說話,告訴他們,我在飛機上看到了著名的雷尼爾山。

而且,有一個人,是當時我特別想與之分享的。

之後的飛行過程我什麽都不記得了。到了旅館,和家人通話報了平安。我先生出差去西海岸經過雷尼爾山多次,也去過雷尼爾國家公園,對我描述的景象並沒有特別的興奮,這在我的意料之中。接著,我坐下來,打開email, 發了一份隻有兩句話的郵件:

“在飛機上看到了雷尼爾山。想到了你。”

這個“你”,是我的中學同學勤。我不太願意用“閨蜜”這兩個字來描述她,我隻稱她為特殊的朋友和知心。要說我和她一起做過的事情,記得最清楚的也就是為高考共同苦戰,以及大四的時候兩人結伴旅行。近二十多年來,我和勤很少見麵,我出國後,起先是通過郵局信件,後來通過電子郵件保持聯係,但那種彼此間的滲透與融入,一種雲淡風輕的心心相印,是如今熱鬧的朋友圈裏的很多人所不能比的。

九十年代有一段時間,勤同時經曆了婚變和職業上的挫折,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眼睛看出去一片灰蒙蒙。一個夏天,我在美國突然收到她從西藏寄來的一張明信片,上寫:

“在拉薩去日咯則的路上,想到了你。”

原來,勤在掙紮了兩年之後,辭了工作,和她的新男友一起出行西藏五個星期。這時我就明白了,勤已經慢慢從灰色的陰影中走出來,進入了陽光地帶。那時勤去過的地方還不多,如今旅行西藏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但在九十年代還是很不容易的舉動,和我的華盛頓州之旅比起來,可謂天壤之別。當時對我來說,她簡直就在遙遠的天邊。

而勤就在那天涯海角想到了我,一個有五年未見麵的朋友。

說起來也許令人難以相信,至今勤也沒有在我的任何朋友圈裏。我想這就是朋友和朋友圈的區別了吧。

勤的那張發自喜馬拉雅山麓、跨過太平洋的明信片,我已經找不到了,但我清楚地記得那上麵有一座雪山,還有一個明鏡般的藍色的湖。

這幾天勤在法國南部度假,希望她能看到這篇文章。

*****

借用我先生以前拍的照片,飛機上看雷尼爾山:

雷尼爾山國家公園:

西藏(網絡照片):

*****

院裏的美洲石竹Sweet Williams,一種矮小的常年或本年生植物,俗名也叫 Pinks, 顏色從白到大紅,兩者之間有很多種不同深淺的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