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學校數學俱樂部的主席,女兒也熱心幫忙,做了"外宣部長"
(一)校際比賽(Interstella)
這是一個比較正式的比賽,賽季開始後每周都有比賽, 每次與另外一個學校對壘。先是循環賽(robin round), 後是淘汰賽,PK輸的隊就被淘汰, 贏的下周又再撕殺。比賽雙方其實互不相見,都在網上進行, 甚至不在同一天(因為每校數學俱樂部的活動並非同日)。 題目是一樣的,不然不公平對吧?放心,美國的孩子很誠實, 不會泄題的,何況是對手呢。
比賽是全體數學俱樂部的同學參加,每人網上送出答案,滿分8分。 比賽組織者從中選出五個最好成績作為該校成績, 與另一校PK雌雄。所以五人都得滿分的話,會是40分。
開學初遇上了南灣另一牛校。當女兒告訴我這周是這個對手, 夲蝦就知道凶多吉少。那個學校幾個牛孩子我都知道,絕非善類, 有三個孩子八年級就進了USAJMO(全美top230人), 現在更是不得了,外加好幾個水平也很強的學生。當天賽完, 女兒告訴我夲校得了39分,包括兒子在內的四人拿了滿分, 還有一人隻丟了一分得了7分。那個牛校第二天比, 有可能得40分的,結果第二天他們得了38分。 想想他們一定非常遺憾的。
要是淘汰賽, 有時運氣不好,兩強相遇,那也隻好有一隊可惜了。現在已經在比淘汰賽,南灣那個學校和本校都沒淘汰, 全國有六十多個學校參賽。

本月某周,不知題目是否路子奇怪, 包括兒子那內的幾個數學尖子沒得滿分, 女兒和另二位同學反而得了滿分。對此兒子很不服氣。 這一次對手學校表現好,本校止步於此,隻好等來年再戰了。
女兒的確有點奇葩。在另一個比賽Who will be mathematician (誰會是數學家)中,她也是學校僅有的三位贏家,兒子都沒贏! 不過據說那次好幾個孩子的電腦出問題,主辦方無法確定姓名。 女兒的電腦沒出問題,所以她隻是運氣好而已。
今年的校際比賽本校差點不能參加。在開學後第一活動時, 當學生幹部宣布有這個比賽固定在周四下午時, 旁邊的輔導老師驚道:你沒告訴我這事,我每周這時候有事, 不能監考的。按學校規定,每個俱天部需要有掛名的輔導老師, 老師不必每次出席的。 好在當時也在場的剛退休的數學老師赫魯曉夫挺身而出, 主動承擔每周的監考,令人肅然起敬。他去年剛退休,正在寫書, 但仍然心係學生,趕來參加數學俱樂部的活動,真是好老師啊!

(二)斂財
俱樂部從學校可以得到少量經費,但還需要一些資金。 於是大家集思廣益,想出一些好點子。
女兒提出搞數學冬令營,教初中生數學,可以少量收費。今年夏天, 本校和夲市另一牛校合辦了一個數學夏令營,非常成功。 兒子承擔了部分教學任務,為俱樂部掙來了幾百塊收入。
還有人提出承辦一次Mathleague比賽。 這個比賽從十月開始至來年四月,每月一次。每次地點會變, 在不同城市舉行。如果本校承辦一次比賽,好處就是: 夲校的參賽學生會免交12元考試費,俱樂部也能分得部分收入。 這個計劃將在十二月或一月實行。

(三)CHMMC數學競賽
這個比賽每年十一月輪流在南加州的Harvey Mudd 和CalTech(加州理工)舉行。 著名培訓機構Astar總是掐尖,把灣區最好學生組隊參加。 剛開學,他們就來信告訴兒子他夠資格參加他們的培訓, 問他要不要來。如果不來培訓,是不可以被選入最終的隊伍的。 夲蝦曾希望兒子去,因為那是個牛孩子集合的群體,從中會很受益, 但兒子拒絕了,理由是他有義務代表自己的學校。
俱樂部經過校內選拔,終於確定參選陣容,女兒也夠資格, 大家都興奮得枕戈待旦了。可惜在報名截止日前, 兒子上網報名時卻發現名額已滿,根本報不上了!
我問女兒,大家是否對哥哥很有怨言?她說,他有一點責任, 但更大的責任是主辦方。我們在截止日期前報名本來就沒有錯, 如果場地有限,他們應該在網站上注明,先到先得。另外, 部分同學也有錯。就是為了等他們回答到底要什麽樣的T恤尺寸, 才拖到最後報名的。
我問,哥哥是否從這事上learn a lesson?她說,是,大家都學到了教訓。這正是我要的回答。

輸贏其實不重要,從中得到樂趣,體會到數學的美才是主要的。 從中又培養了組織活動的能力,更是難得的收獲。想想本蝦高中時, 雖是學生幹部,組織了許多活動,但比較美國高中生的活動, 不得不說,美國的體製更活潑、對孩子更有推動作用。
******* 編後語 *******
歡迎轉發,歡迎提問或評論。請關注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識別(extract)圖中二維碼,選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