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就快樂

曉青 (2014-09-09 18:43:25) 評論 (38)
    簡單就快樂嗎?寫下這個標題的時候,我自己也想了一下。那就說說看吧,看看是不是簡單就快樂。

中央四台有個節目《流行無限》,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我是每期都看的。有兩周前了吧,那台節目講了一個話題,其中專家提到兩個問題,時間有點長了,我記得是大概了。一個問題是說:“一家人坐船,這個船翻了,上邊的人都掉水裏去了,這裏有父母,還有妻兒,我們應當先救哪個人呢?”有人說,當然要先救父母,我們的生命是他們給的,也有人說,要先救孩子,因為孩子是有未來的,也有人說,應當救妻子,因為她是最親的。而讓一個孩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孩子說:“離誰近就先救誰!”

第二個問題是:“一個氫氣球上載著三個人飛上天了,氫氣球突入出現了問題,有危險了,需要有一個人下去,這樣能保證氣球安全降落,可是這三個人中,一個是科學家,馬上要有新發明了,一個是很有才華的醫生,正在攻克一項醫學難關,還有一個是高級工程師,也正要解決一個高科技的難題,這三個人到底讓哪個人下去呢?”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說,要留著醫生,因為他將攻克的醫學難關能拯救很多人的生命,有人說,要留著科學家,他的新發明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幸福,有人說不行,高級工程師得留著,高科技的問題在今天是最重要的。而讓一個孩子來回答這個問題,孩子說:“誰胖就讓誰下去!”

我看過無數期的《流行無限》,每一期都很喜歡,也有很多印象非常深刻的,但這期節目確實對我教育很大,看過了不僅僅是喜歡,不僅僅是印象深刻,而是非常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這個節目,能同時也思考這樣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大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孩子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體現在哪裏呢?這真的不僅僅是成熟和天真的問題。

那麽借題發揮一下,我們是不是能想到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包括那個媽和妻子掉水裏了先救誰的問題,爭論了多少年了都沒有答案。現在看來有答案了,就那麽簡單。

我們的一生很短,也很長。很多人昏昏庸庸地過了幾十年,也有人是轟轟烈烈地過了幾十年。有些人天生有才,後天努力,成功後在社會上被稱之為精英,有些人天生平庸,但不懈努力也多有成就,也有人天生有才,卻不思進取,結果心大而碌碌無為,還有人天生平庸,後天努力得以生活得平凡而簡單。

人是有思想有思維的,既然如此,麵對任何人任何事兒都會思考方法,都會對問題有自己的結論,然而這個思考的過程和得出的結論卻因為每個人不同而大不相同,就像前邊的問題一樣,有人就會百思不得其解,很難決定最後的做法,而有人就會跟孩子的思維一樣,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看似很大很難的問題。

是大人們成熟,需要深思熟慮嗎?是孩子們單純,對問題不加思索嗎?我認為不是。

大人們經曆的事兒太多了,思想複雜,孩子們的心和腦是單純的,也是純潔的,所以想問題很簡單,麵對不管多大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的問題。有些時候,簡單就是最好的途徑。想得越多,問題越複雜,想得太多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使得原來的問題複雜化,擴大化,最後甚至達到根本解決不了的境地。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得到的結果就是不同的,這個過程完全在個人的能力,在個人對問題的看法,對問題解決使用的方法,在個人自身的素質和能量,在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

那怎麽才能保證我們能用簡單的方法,生活得更健康呢?

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好多人懷念過去的生活,說都是純天然的,沒有毒,空氣也好,所以那時候的人都健康,尤其是患癌症的也少。有沒有道理,肯定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定是需要有代價的,這個過程是艱難的也是殘酷的,甚至是需要很多人的犧牲才能換來的,眼前這個社會其實也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看似和平,繁榮,幸福,安康,其實每個人都在為此默默地付出著,有人清楚,有人不清楚,也有人以為是誰製造的,其實這是我們必須共同經曆的。

過去的人,思想簡單,不管你怎麽說那時候洗腦也好還是個人崇拜也好,至少有精神寄托。說到這,我想到,人不能沒有信仰,不管你信誰,不管你信什麽,都得有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生活不會快樂的。說得再簡單點,你哪怕信上一個網友,你也要有信仰。

信仰不是抽象的,是具體和形象的,我們不能想象神和上帝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就說沒有,就說不能信,我們也不能說某某是個人,是個普通人,不能信,不能盲目崇拜,不能神化某人。神和上帝都有旨意,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是一樣的,我們雖然不能盲目地信,說心裏話,隻要信就不是盲目的,你的心跟信仰的東西是相通的,這不是迷信,是事實,你不願意承認,你可以選擇你的想法,但我相信。

茫茫人海,茫茫網海,怎麽就有人能說得到一起去,怎麽就有網友能成為朋友,怎麽就能互相那麽傾心?這不是誰巴結誰,也不是誰需要誰,更不是誰看上了誰。如果說無私,在網上的朋友應當是最無私的,人們沒有任何利益關係,也沒有任何利益的驅使,真的能說到一起去,其實和簡單,就是心和心能交流。

有人看見別人在訴苦就會說這是唧唧歪歪,有人看見人家說快樂就會說這是顯擺,有人看見人家家裏有矛盾了也要說這是活該。如果大家都這樣,別說做朋友了,還不夠給自己添堵的呢。訴苦的會感覺更苦,分享快樂的會收獲痛苦,而訴說家裏矛盾的更是給自己沒事兒再多找點事兒。

相反遇到了能讀懂別人的心的人,看見人家訴苦會送上安慰,看見人家說快樂會跟著一起快樂,看見人家家庭有了矛盾會勸解,如果這樣,誰能說不喜歡跟這樣的人做朋友呢?所以很多人就是這樣成為朋友的。當然,在網上也有性格,脾氣,想法相向的人群,碰到一起就掐,你留言說好話人家往歪裏想,你善意的勸告被當成沒事兒找事兒。這樣的人就是跟你心不相通的,所以對這樣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人生活在今天這個大千世界裏,不是那麽輕鬆的,工作的壓力,家庭的負擔,自己每時每刻需要調整的心理,很多莫名其妙的煩惱,都在幹擾著我們的生活,我們那脆弱的神經,所以找樂便成了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大家都知道癌症的厲害,也都知道癌症的不可抗拒,到目前為止癌症還沒有發現原因,也不知道治療方法,跟癌症差不多的病就是老年癡呆和抑鬱症。這些都是病,雖然人們對它們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病都很難治愈。

我說過,快樂起來能抵禦憂鬱症,那是因為好萊塢影星因抑鬱症自殺了。外表的光鮮和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快樂和幸福是人的感覺,它不是物質而是精神。我們常常誤認為有多多的錢,有大大的房子,有好好的車子就無憂無慮了,就應當快樂幸福了。那是我們在邊上看著的人的感覺,因為我們從來不知道有錢人的財富是怎麽積累起來的。

當有一天我們也有了機會,也成了那些人的時候,也許我們的認識和感覺就會發生變化了,也許我們做普通人的時候的那些對幸福快樂的感覺也會發生變化了。因為在你奮鬥的過程中,在你為你以為會給你帶來快樂和幸福的財富奮鬥的過程中,你的真正的快樂和幸福的感覺被磨滅了,被作為代價付出了,而此時你也許真正地踏入了原本你極羨慕的人的行列中了。而那些原來跟你一樣的普通人,卻正在遠遠地羨慕著你,能靠近你的人都會真心或嫉妒地恭維你,讚揚你。而你心裏卻有苦說不出。

隨著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知道了癌症的原因是因為基因突變了,而治療基因的突變現在還沒有辦法。隨著患抑鬱症的人越來越多了,人們知道了抑鬱症是因為腦子裏的快樂因子不能分泌了,而要調整因子的分泌現在醫學也沒有辦法。因此對於癌症和抑鬱症的治療目前隻能是靠藥物維持,有些部位的癌症能治愈了,有些輕度的抑鬱症也能恢複正常,但多數的還是不行。

老年癡呆也是一樣的,很多人認為人老了慢慢就癡呆了,那真的是太可怕了。過去也有老年癡呆,好像也沒有現在的多。好多人說,癌症病人現在多了也是因為現在人活得長了,所以過去沒有人得的病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活到那個年齡,現在患癌的年輕人也比比皆是了,又說是空氣食品的問題,是壓力大的問題。

但很多研究表明,老年癡呆雖然與遺傳相關,也與個人的性格相關,我非常讚成那種說法,遺傳本身並不可怕,因為真正的基因遺傳隻是讓你患同樣疾病的機會比別人多10%,而多數的結果是因為家族的生活習慣被傳承了下來,包括個人性格的培養和形成。

追溯多數病人的發病情況,都能了解到很多病的病因,這其實也是現在研究和得出結論的一個手段。所以不管是癌症或是憂鬱症,還是老年癡呆,預防都是很有意義的。

說個最簡單的道理,我們人都患過感冒,那麽感冒如果我們能有準備還是會避免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感冒。你隻要問過患感冒的人,他們都會發現誘因,要麽著涼了,要麽被人傳染的,所以預防在麵對疾病的時候是很有效的。

很多人感覺預防對有些疾病有效,對有些沒有效,比如癌症,比如抑鬱症,還比如老年癡呆。我想,我們正常人也許認為是這樣的,因為基因的突變,大腦內快樂因子的不分泌,還有老年癡呆,這都是無法預防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愛護病人,照顧好他們。

人真的病了,病到一定程度了,愛和關懷及照顧對於病人來說作用也就微乎其微了,就是說我們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很可憐。我們的照顧,關愛對於減輕病人的痛苦起多大的作用,這是病人知道的,而我們能知道的就是我們們盡力了。我希望我表達清楚了我要說的意思。

這就像說我們看著名人,有錢人,成功人士的日子,感覺著他們的快樂和幸福是一樣的。當然每個人對快樂和幸福的理解和感知不一樣,肯定結論也不一樣,我在這裏說得隻是我自己的認知。

曾經範偉演過一個劇,給幸福下過定義,說幸福是什麽,幸福就是我渴了,你在喝水呢,你就比我幸福,我餓了,你吃包子呢,你就比我幸福。看得出來,幸福就這麽簡單,就是當你眼前的需要被滿足的時候,你就應當是幸福的。

所以,簡單就快樂,我想應當是這樣的。

那麽簡單能不能帶來快樂,快樂能不能預防疾病呢。這也要分人,每個人對自己生活目標的要求不一樣,每個人對物質的追求,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不一樣,而每個人對此作出的努力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自己的能力更不一樣。

這就像說,很多人經濟條件不好也去投資,很多人沒有那麽多錢也要送孩子來美國留學一樣,其結果就是你跟那些有條件的人相比,你承受的壓力要大,你付出的焦慮也要多,就這麽簡單。還像是說,有人很順利地就能成家,有人就不能,不是別人都遇到了好的,而你沒有機會,也不是真的有家的日子不屬於你,而是你的要求跟別人不一樣。

如果說,別的都是可有可無的,包括媳婦和老公,那麽快樂和幸福的感覺是不能沒有的,而要我看,快樂和幸福的感覺就是需要簡單,簡單就快樂,快樂才能幸福。

我這樣說,不是一句空話,也是多年來總結自己人生經曆的結果。剛來美國的時候,我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那時候快樂對我來說太簡單了,每天能多拿點小費就很高興,什麽時候能撿個別人不要的電話就又高興了,能撿個床頭,撿個床架子高興得叫我朋友來看看呢,人家羨慕了我更高興了。肯定有人說,缺心眼吧,還高興呢。如果你經曆過,一定會說,是這樣的!

人首先要知道什麽是高興,高興是怎麽樣的一種感覺,而不在於說怎麽能讓自己高興,誰能讓自己高興。這就是我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候也能高興的主要原因,千萬別怨別人,也千萬別指望別人讓你高興。

記得外婆活著的時候,跟鄰居一個老太太一起聊天,她倆年紀大了,耳朵背了,說話聲音很大,我記得聽到過她們在說自己的身體,那些天我外婆說,胃不舒服,那個老太太說,我怎麽不知道胃在哪裏。然後兩人就說老來千萬別生病,病了別人照顧得再好自己也會覺得不好的。

那時候體會不到老人們說的感覺,現在自己也不年輕了,漸漸地感覺到了老人們說的話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就會想到怎麽樣能讓自己也在老來的時候少得病,不用人伺候。

疾病對於人類來說有無數種,多數病都不知道病因,而有些病也可以治愈,在治病的過程中,我們會體會得到,一個良好的心態肯定能幫助疾病恢複,這也就是快樂的作用。當然有人說病了就得治病,治不了就得維持,快樂與否關係不大。不快樂,不是所有疾病的病因,但快樂肯定能幫助疾病的恢複。當然,這也是每個人對事物認識不同造成的觀念的不同。

每個人都可以也一定會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的,但快樂總是人們不會拒絕的。既然簡單能快樂,那麽我們就越簡單越好吧。凡事兒別想那麽複雜,生活得不要太複雜,為人處事不要想得太複雜。因為簡單就會輕鬆,輕鬆給身心帶來的都是好處,壓力則相反。

說來說去,我還是認為簡單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