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長期憋尿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而人們不了解太晚吃晚飯也是其重要誘因。
廣州武警番禺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王祥勝介紹,少喝水,食用大量菠菜,喜食油膩肉食、晚吃晚飯、長期憋尿造成的結石非常多見。其中,後兩個因素呈逐漸明顯的趨勢,這兩個誘因的本質都是憋尿。
尿路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在正常情況之下,食物中的鈣除一部分被腸壁吸收外,多餘的應該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尿是腎髒代謝的產物,尿液中含有各種代謝廢物,而長時間憋尿,會使這些有毒物質在體內停留長時間停留,很容易引起尿路結石。“而飯後4至5小時是人體排尿高峰,若晚吃晚餐,排尿高峰期來臨時人處於睡眠狀態,使尿液瀦留在尿路中,這種變相的‘憋尿’長此以往也會形成尿路結石。”
王祥勝認為,尿路結石是一種複雜的多因素病變,常涉及到地區、環境、氣候、飲食、疾病等多種因素,且不同類型的結石其病因也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尿路結石的預防也是多方麵的:
早吃晚飯:一般在18時左右進食晚飯最為理想,飯後4至5小時排尿高峰期來臨時人還未休息,能避免大量尿液瀦留於膀胱。
及時小便:及時排除尿液中所含的鈣,對防治尿路結石來說,簡單易行卻非常重要。
大量飲水:飲水能增加尿量。增加50%的尿量可以使尿石的發病率下降86%。對已經患有尿石症病人來說,應保持每日攝入液體量在2.5至3升以上,而且不能一次性“灌水”,而是時常飲水,保證足夠尿量。
適量攝取鈣:正常鈣含量的飲食或適當的高鈣飲食利於結石的預防。推薦多食用乳製品(牛奶、幹酪、酸乳酪等)、豆腐、小魚等食品。
限製鈉鹽的攝入:高鈉飲食會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鹽中含有鈉,因而飲食不宜過鹹。
少喝啤酒:有人認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結石的發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質,他們相互作用,可使人體內的尿酸增加,成為腎結石的重要誘因。
一旦發生結石,治愈之後稍不小心還會複發,因此結石患者應更加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定期進行體檢,避免結石複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