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較:能力和關係

橫刀立馬 (2009-08-13 13:47:47) 評論 (24)

中美比較:能力和關係

中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關係社會,表麵是人情,其實骨子裏是互相利用。低水平的簡單重複,搞關係也是低水平重複,幾千年沒變過。中國,由於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資源,從業者都是為了關係而關係,損公肥私。坑的是國家。

中國的既得利益團體稱不上精英,不過是自然資源掌控者罷了。賣光了,收到錢了,就往國外跑。還看不上有能力的,更別談結合了。此類人大多臉厚心黑,有這兩樣就行了。

國內的老總和混得不錯的大都是精通於拉關係和見風使舵之人。業務能力基本等於零。都想把孩子弄出國。

現在的中國實際上跟非洲賣資源的國家一樣。隻不過人口和規模更大。沒有任何的科研和工業競爭力。核武器,運載火箭和衛星也都是老一輩的海歸奠定的。

在損公肥私坑國家這一點上,中美的利益集團沒有本質區別。然而,美國的精英團體包括資源掌控者和有能力者,並把這二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既掠奪美國國內國民,更掠奪全世界。作為美國普通國民,總體上還是討了好的。

美國的精英團體甚至竊取了貨幣發行權。

美國講究團隊精神(teamwork)和業務能力(professional expertise),這種精神造就資源和能力能很好結合。比如Bill Clinton,這個出身普通的遺腹子律師由於有了老婆一家的勢力,可以結合起來做到頂峰。

中國傳統教授的忠誠(loyalty),態度(attitude),能力(ability)就不平等。誰對誰忠誠?態度是什麽意思?所以,老是窩裏鬥。掌權的老是考驗下屬的忠誠,造成千古奇觀的奴才文化。

在國內有能力者想做點事就要給資源掌控者當奴才,還要當的至少表麵上心甘情願,當的很開心,沒有反意。而上位者時刻提防有能力的下屬有羽翼豐滿的可能。真正有能力的,誰這麽幹?而當奴才而有些能力的老是琢磨著羽翼豐滿了造反,搞的老板對有能力的下屬本能地不信任。所以,資源和能力無法結合,至少無法有效結合。

在現在的中國,要的就是關係,奴役和習慣於當奴才。可能有些絕對化了,但沒有過太多。碰到求自己的,表現高高在上,心安理得地奴役別人;碰到自己求的,表現低三下四,心安理得地做好奴才。

每個地方都講能力和networking。但國外重視的是把事情做得怎麽樣及怎麽做對事情有利。這種搞關係是平等互利互惠,這樣的關係之中能力很重要。與另一種搞關係拍馬迎合加金錢賄賂有這天壤之別。那樣的搞關係之中手腕和臉皮比能力更重要。

 在美國,越往上,關係和能力越重要。基辛格就是例子。基辛格從一個一文不名的文人(哈佛教授),一下子能被提名為國務卿,不可否認有關係。然而,事實證明,人家那更是有出類拔萃的能力!在美國,如果能力不能與職位要求匹配,肯定會被弄下來。

在中國,越往上,關係越重要,對上,就越要奴才。

在美國,有能力沒關係,有口好飯吃。
在中國,有關係沒能力,有口好飯吃。

反過來,

在美國,有關係沒能力,難混。
在中國,有能力沒關係,難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