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大選塵埃落定,花了三個億,一切照舊

楊子 (2008-10-19 21:04:47) 評論 (14)

年輕的白人白領者對外來移民有看法,因此選擇投保守黨。這是中文傳媒不敢提及的、保守黨贏得政權的最大原因之一。



加拿大國會大選塵埃落定,308個眾院議席,執政的保守黨得了143,還是少數政府。機關算盡的哈勃,本希望搶在美國金融危機對加國的影響顯現之前,取得多數政府,因此冒天下大不韙,提前一年就實行大選,並且從宣布大選到選舉結束隻花了38天,就是要搶時間,可謂來去匆匆。當然結果照舊,隻是納稅人的兩個多億,給它折騰光了。

本來,作為反對黨,自由黨應當拿哈勃強行提前大選作議題,攻擊它一意孤行,對老百姓的生計不負責,明顯的害人害己。可自由黨搞不清狀況,如同過去三年在國會中的一貫表現,不是同意就是棄權,沒有一點反對黨的味道,一味跟著執政黨的指揮棒起舞。它自由黨不輸才叫怪 -- 保守黨多了19席,自由黨少了16席。這是對自由黨在國會不作為的報應,可說罪有應得。雖說黨領迪安是個學究,好人一個,但他不是個政治玩家,隻是黨內派係鬥爭的妥協產物。現在,自由黨一定會把他犧牲掉,讓人取而代之。

哈珀政府的難題是國內的民生經濟。麵對金融風暴,雖說加國的銀行固若金湯 --- 保守極了,從來沒有什麽風險投資那回說。美國作為他的地緣貿易夥伴,對它的經濟打擊可見一斑。自由黨留下的財政盈餘,很快就會被哈勃玩成赤字 --- 我認為不要六個月,這就是為什麽保守黨要提前一年大選的根本原因所在;各大機構的支出很快就會緊縮;各大公司的現金流很怪就會短缺;支持哈勃的中層階級馬上就會吃到失業的痛苦;上層社會的房地產炒作很快就會出現非營利;以出口為主軸的企業很快就會嚐到全球的苦澀;以入口為主軸的企業馬上會嚐到楓葉的蕭條;以工薪為糊口的勞苦大眾會誰也躲不掉冬天的寒流侵襲和漫長;.....

中加關係的解凍還是個大大棘手的問題。在貪官遣返、大陸人間諜、達賴問題、不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移民是犯罪源等等方麵,哈珀給人的印象就是“對中國不友好”。現在哈珀和保守黨繼續掌印,加中不得不再麵對麵。前景不會太樂觀 ---  哈勃沒有什麽議題需要中國特別照顧,中國也沒什麽特別方麵需要加國的幫忙。因此,不會有大的突破。倒是哈勃學乖了,會盡量避免談及中國,雙邊的關係會比前三年好。

加拿大是個資源國家,中國是個資源需求大戶。雖說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對加拿大的影響不大,但商人追求利益的路是向著財源的,誰也不會吊在美國的一棵枯樹上等死,一定希望多賣些東西給中國。不過,現在全球經濟下跌,石油和能源的需求暫緩,中國的貨源有得挑,不見得一定要買你加國工會產出的東西。所以,加拿大出口到中國的困難度甚至會大些。何況多年在野的保守黨,不論哈珀還是幕僚,多來自內陸省份,對國際關係和加中貿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政策和策略上有很大的偏差。現在哈珀手裏有什麽牌可以跟中國較量?隻能搞水到渠成,走一步說一步 --- 當然,說不定還應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邏輯。

國會的運作是個大技巧 過去迪安為了避免選舉,一味遷就保守黨,把自由黨玩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現在隻能是破罐子破摔,不會再顧及那些成穀子爛芝麻,定會為出線甚至為反對而反對,國會的風浪相比過去一定會更多。馬上就要麵對經濟的赤字湧現,哈珀反而不敢再說解散國會的話,因為他可不想現在就選。隨著經濟赤字的難題和民怨的上升,未來兩年保守黨的日子不會好過。

---------

附錄1:年輕的城市白人白領者現在對外來移民有看法,因此選擇投向“郊區黨”的保守黨

加拿大保守黨,本是個郊區/小城市白人為主體的黨,現在逐漸地包圍了大城市,打到了具有150年曆史的自由黨的地盤:多倫多、溫哥華、西溫哥華等傳統自由黨的大本營。這次大選,這些區域的年輕白人白領者,很多人第一次投了這個“鄉村黨”、“農民黨”、“郊區黨”的票。

這些區域的年輕白人白領者對外來移民有看法,因此選擇投保守黨。這是多數中文傳媒不敢提及或不願涉及的一大原因。

另一原因是自由黨的分裂,組織不一致,政策主軸不清楚,讓NDP黨把票給分薄了。這是選舉議題運作的技巧問題。

有人說被視為自由黨“天然盟友”的移民都把選票投給了保守黨。其實,除了列治文的自由黨人不咋地,人們投給了華人博士,其他地區並沒有成為大市。

另外,本屆大選投票率僅59.1%,創曆史新低,這對自由黨非常不利。

最值得一說的是,保守黨選戰的第一站和最後一站都是在移民和華裔占比例最高的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市 --- 哈勃要改表自己的反移民傾向 。

附錄2:加國議員的薪酬待遇

加拿大的國會議員,就是我們的“人大代表”,都是職業白領打工仔:

議員的年薪是$155,400加元,是加拿大最高收入者(占人口2%)的一分子。他們的特殊待遇包括:議員或他的伴侶、子女每年可享受64張國內任何地點的來回機票;議員及家屬還可享受免費的、無限次的Via Rail火車旅行;每位議員還有辦公開支的補貼$24,500元; 還有他們可享受一流的人壽保險和健康保險。

議員每年在國會工作27周 --- 全年的一半。其餘時間都在自己的選區服務。每年有3個月的夏季休假和約兩周的聖誕假期 --- 比當老師舒服多了。

議員的退休金十分豐厚。對連任兩屆、服務超過6年的議員,無論是退選還是敗選,離任後都可獲得優厚的退休金:從55歲開始領取,直到75歲止。

對那些不到六年的議員,退選或敗選之後,可領取一次性的退職金Severane Package。本屆大選有65名議員離任 ---- 納稅人聯盟說,納稅人要為這65名離任議員支付總值$5240萬元的退休或退職金。

前總理馬田退休金每年$167,051;年初辭去議員職務的溫哥華Steven Owen,每年可獲$42,153;敗選的陳卓愉,現年57歲,在國會11年,現在什麽也不用幹,每年可拿$88,762退休金,到他75歲累計拿194萬元。
 
附錄3:加拿大的政治捐獻規定:公司和商業團體不能作政治捐獻

加拿大的選舉不是大財團的遊戲。加拿大《選舉法》在2004年引入對政治捐限的新規定,以確保政黨和候選人的競選財政保持公平、公開並受到監督。

到了2007年,政治捐限的規定更嚴格:公司和商業團體被禁止向政黨或候選人提供政治捐獻。即使是非參選的政黨、非候選人,即第三者出錢作有關競選的廣告,也要受到限製,這樣是為了保證參選各黨派在平等的平台上進行角逐。

政治捐獻上限:每位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每年可分別給一個政黨或選區政治團體,或提名競選人,或屬某個政黨的競選人,或黨魁競選人,或獨立競選人捐獻最高不超過$1,100元。公司和商業團體不能作任何捐獻。

捐獻的方式:可以是金錢、物資或者是提供服務。

捐獻的退稅:隻有捐錢給聯邦注冊的政黨、省一級的注冊政黨、注冊的選區機構或是一個獨立候選人,才有資格在報稅時享受退稅。目前在 1,100元捐獻的最高退稅是591.67元,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所得稅法規定的最高退稅是650元。

具體的退稅規定:捐獻0.01元到400元,退稅 75%;400.01元到750元,退稅300元加400元以上部份的50%;750.01元到1275元,退稅475元加750元以上部份的 33%又三分之一;1275.01元及以上,退稅最高650元。

開支上限:為了防止競選一方以銀彈方式,買下鋪天蓋地的廣告壓倒對方,法律對競選黨派和個人的競選開支有一定限製。開支的定義是選舉期間所付出的所有成本,有一個專門的計算公式,以選區的選舉人數為基礎,來計算參選政黨和每個選區候選人所擁有的限額。計算方法如下,首15,000名選民每人費用2.07元,接下來 1萬名選民人均1.04元,超過25,000名選民以上的每人可花0.25元。此外也會根據人口密度不同有所調整。而2006年1月23日舉行的第39屆加拿大聯邦大選,對參選政黨的開支限額從68,155元到18,278,279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