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路漫長的心理根源-我執

懶風 (2006-10-24 21:03:29) 評論 (18)


當年百日維新的失敗 . 在於改革者不懂得如何去緩和與反對派 , 乃至於中間派的矛盾 , 尚不懂得兼容並至的政治智慧 .

辛亥革命成功了 .但立刻被專製的複辟所剝奪 , 之後在統治大陸期間的國民黨 , 仍然沒有真正了解民主政治的真正智慧 ; 自以為自己就是最好的領導者和決策者 . 於是雖然推翻了帝皇製度 , 卻沒有改變專製製度這個本質 .

毛澤東立國 , 同樣沒有跳出這個框框 ; 仍然以自己一人的理想和理念淩駕於數億人民之上 , 用自以為是最英明的決策 , 卻造就了全國人民極其重大的苦難 , 以及經濟文化上毀滅性的打擊 !

到今天 , 中國掌握執政權的人以上對下的絕對統治權仍然沒有改變 . 而且對言論 , 新聞的控製甚至還遠超過民國期間 .

中國的民主之路仍然有很長要走 .

為何中國的民主之路如此漫長 ? 袁偉時教授所說的兩點根源 :

一是 觀念上的問題 .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 , 仍長時間停留在期望 “ 我主英明 ” 的宗教情感中 . 單看今天一波接一波熱潮不減的帝皇劇熱潮吧 , 人們期盼的仍是主席英明 , 省長英明 , 市長英明 . 而不去期盼有一套健全的製度出來 , 去推舉 , 監督甚至在必要時更換這些政府官員 . 他們沒有真正了解 , 政府官員的執政權 , 本應該完完全全是他們賦予的 .

二是文化根源的問題 . 人們總希望有一套東西 ( 或是主義 ) 是可以解決全部問題的 . 於是 , 一旦自以為找到了 , 就強迫所有的人都去遵從它 . 不可以反對 , 甚至不可以提出異意 . 幾千年的封建傳統如此 ; 四九年前的國民黨政府也是如此 ; 四九年後的政府更是一度把一種新專製發展到了極至 .

那麽 , 教授一直提的所謂的向西方學習 . 學習的是什麽呢 ? 就是 自由、民主、法治 .

自由 , 允許民間出現不同的聲音 , 不同的理念 , 不同的思想 . 這樣的民族和文化才能出現百花齊放的蓬勃生機 .

民主 , 確保執政者的政策必須符合人民的利益 , 而不是他們自己的利益或個人理念 .

法治 , 這是五千年來中國人治的對立麵 . 一套健全的法治製度 , 就是用以保證以上兩點的製度工具 . 人們不再需要盼望天上掉下個真命天子來做領導人 . 也不再需要因為政府官員貪汙枉法而需要去巴結塞錢 . 因為這套機製可以作為人民的工具去甄選和監督他們 . 確保了最適合的人坐在最適合的崗位上 , 並且這些人隻能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情 .


我時常想,為何中國的封建時代會是那樣出奇的漫長?直到今天仍未能完全走出呢?

佛言“萬法唯識”。怎樣的人,就共同成就了一個怎樣的國家。此所謂“共業”。
而中國人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中國人的“我執”之強,“自以為是”!
我們每個人都認為隻有自己是最正確的,容不得他人的意見啊~!

中國人這種“我執”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解釋了為何歐美人總更能尊重自己的情侶和配偶,而中國人卻潛意識總把妻子、女朋友當作自己財產的一部分;可以解釋了為何歐美人更能培養和尊重孩子的獨立思想和人格,把他們當作“小大人”來尊重。而中國人呢就一定要孩子按照自己劃好的道路去走,對於違反自己意願的孩子,動輒打罵。。。諸如此類的例子多的很。

中國人要改變這個社會,首先就要改變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