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之前下大雨,我媽,我朋友們都問我,明知道下大雨為啥還要去跑,這個問題竟然從來沒有cross my mind。我和教練討論,在網上問小布,也隻是討論如何根據大雨調整比賽的細節,而不會想到不去參加比賽。
參加過體育比賽的人都知道兩個縮寫,DNF, DNS。
DNF did not finish,可以因為是傷痛無法繼續比賽,或者像老子這樣出了幺蛾子,或是因為超過時限被中斷比賽,大鐵每一項,每一站,都有規定時間,超過了就不允許繼續。隻要時間允許,很多人即使走路,也是要完成的。有的運動員,幾乎是拖著雙腿,踉蹌地穿過終點線,讓人非常感動。
每一個站在起點的人,都是經曆了許多無數早晨的孤獨訓練,因為這些付出,他們在比賽的那天不會輕言放棄。這就是訓練的目的,讓你mentally tough up,在深夜孤獨的路上繼續前進。
DNS did not show。就是沒有站在起點上。每個大鐵,報名2500-2800多,真正站在起點的一般都不會超過2000個,阿拉斯加都沒有超過1000。每年都有人在大鐵網站上問怎麽把比賽延續到下一年。當你在精神上給自己some kind of way out,你的身體就不會push,你就不會有動力在早上五點遊泳池邊或者跑道邊開始鍛煉。人隻有在有目標的時候,有stress的時候,才會perform the best。除非真的是有傷痛,不能參加比賽,否則DNS是被鄙視的。you made a commitment, you train for it。這種態度,也可以apply到很多生活的方麵,婚姻,工作,人際關係,輕易因為外界因素就言棄,會成為一種pattern。我看到很多運動員,DNS過一次以後,就變成家常便飯,動不動就DNS了。
比賽中最難的那一步,是站在起點。真的走到那一步,後麵的都變成順理成章。you have to find out the "why", then the rest just becomes "how".
我記得free solo裏alex說過, cozy never leads to anything。我們都想要舒適,但是舒適的生活隻會讓人遲鈍懶散,久而久之,就喪失了承擔壓力和挑戰的能力。我覺得這是比年老更可怕的事情。
古希臘那個哲學家說“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 for it's not the same river and he's not the same man.”
每一次比賽,都是全新的,穿過終點的時候,都會讓你意識到一個以前你沒有意識到的自己。
記得2019路易威爾大鐵,因為水藻含量高,遊泳被取消。運動員們不是暗自竊喜,漫長的一天可以變得容易一些,而是都很失望,因為我們train so hard,need full experience to prove ourselves. 於是有些瘋狂的家夥們,早上三點起床,去遊泳池遊了大鐵距離,2.4英裏,4400 yard,在25yard的遊泳池裏,大家可以算算他們要遊多少個來回。然後再來參加大鐵的自行車和跑步比賽。隻為了完成一個真正意義的大鐵。and this is the commitment.
以前聽了Meb的自傳,名字叫做26個馬拉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因為這不是什麽glorified的回憶錄,而是踏踏實實地記錄了他每一次馬拉鬆比賽的經驗和教訓,從第一次跑到bonk的經曆,到奧運會和各項大賽奪冠的經曆,他都仔細分析,歸納總結。非常謙虛務實,體現了一個優秀運動員的mind setting。因為這本書,我認識到再偉大的運動員都麵臨著各自的挑戰,沒有perfect race,對手,環境,自己的身體,每次比賽都會有變化。但是不變的是自己的意誌。
因為Meb,我又開始聽這本書,叫做running to the edge。是講他的教練Bob Larson。因為他的出現,打破了長跑項目一直被東非選手壟斷的局麵。
Bob以前自己也是一個優秀的田徑運動員,但是不科學的訓練造成很多傷,他一直探索速度的奧秘究竟在哪裏。
每個人在衰老的過程中,要損失30-50%的肌肉,取而代之的是脂肪。我們的線粒體慢慢不再efficient,我們的葡萄糖利用不再敏感,我們的骨質在慢慢流失。肌肉流失最早開始是fast twitch muscle fiber流失,最開始發現速度上不去了,然後慢慢耐力也下降了。然後走路都開始變得顫顫巍巍,最後站不起來了。
但是堅持運動的人,這個過程會延緩很多。
中年人的運動,好像逆水行舟,好像Sisyphus不斷地推著大石頭上坡,稍有鬆懈,就會倒退。一個常年運動的人,如果一個月不跑步,速度可以下降百分之十。越是出色的運動員,這個下降越是明顯。但是一旦重新開始訓練,又能夠一點點build back,當然這個過程是痛苦的,看看老子這次,tnnd。
生老病死,是人生無法逃避的結局,但是怎樣能夠堅持走好每一步,而不是毫無生活質量地過完最後的暮年,取決於現在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