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
07.2025
緣起
為什麽又去大鐵?不是說再也不玩大鐵了嗎?
….eh,為了吹牛更有底氣!
我不是瞎說哦。以前鐵友們勸我打大鐵,說隻要打個大鐵就可以吹一輩子牛,我以為是他們的誇張說辭。因為華人謙虛,即便打了大鐵,也不會吹一輩子。 直到2023年底我悄悄來到注冊大鐵的網頁,才赫然發現打個大鐵就有“吹一輩子牛的權利”居然是鐵人官網的官方宣言!Sorry,我的鐵友們,誤解了。當我去年九月在馬裏蘭完成我的第一個大鐵時,我才知道大鐵和半鐵的三個微妙區別:1). 半鐵賽前隻發T恤和背包,賽後發獎牌和完賽者帽子;大鐵賽前發背包和(賽後可以高掛炫耀的)旗幟,賽後發獎牌,完賽者帽子和完賽者長袖套頭衫。2). 大鐵的廣告文案裏,堂而皇之地官宣,“吹一輩子牛的權利/A lifetime bragging rights”,半鐵沒有。3).大鐵衝線的時候,廣播員會大聲宣布, “Zhinong Gao,Princeton New Jersey, you are an Ironman!”, 半鐵的衝線官宣隻會說前半句,因為半鐵完賽者不是Ironman!(半鐵完賽者不是Ironman,半鐵完賽者不是Ironman,半鐵完賽者不是Ironman,即便打四個半鐵也不是ironman!)
大鐵旗幟
大鐵廣告
半鐵廣告
去年九月剛打完馬裏蘭大鐵,楊高興教練突然就把我拉入北美鐵三群,打過四個半鐵都沒拉,這一拉我以為這是鐵人才夠資格加入的群,頗感自豪。因為是鐵人小白,潛水觀察了幾天,發現露臉發聲的個個大佬級的打鐵人,要麽打過十幾個大鐵,要麽十幾年前就打過大鐵,參加的還是特別有挑戰性的鐵人比賽,有些賽場甚至已經成為曆史。美國每年有近40個半鐵賽事,隻有8個大鐵賽事,而平淡無坡的馬裏蘭大鐵幾乎就在鄙視鏈的最下麵。嚇得我大氣不敢出,隻能默默看著真正的高手們雲淡風輕地“過招”。 我想怎麽著也得打個有難度的大鐵才好在這個群裏混吧?都說離家六個小時的IMLP是美國大鐵前三甲之一,打個IMLP咱是不是就可以從鐵人的小孩桌挪到(末端的)大人桌? 加上當時IMMD完成的比較輕鬆,(賽道平得非常初級者友好,隻要耐力足夠就可以安全完賽),沒有PTSD的三叔就有點蠢蠢欲動。研究了一下賽道,遊泳在平靜清澈的鏡湖/Mirror Lake,跑步有1000呎爬升,也不是非常可怕,就是騎行有近7000呎爬升。單獨完成112邁/7000呎爬升的騎行我也沒問題,但是從遊泳算起,要在10個半小時內完成騎行,也就是排除遊泳+換項的兩個小時,我必須在八個半小時內完成大爬升的騎行,這個是有挑戰的,不過,這是力所能及的挑戰/it‘s doable,於是,趁著新晉鐵人的興奮勁,9/30/2024我默默注冊了我的第二個大鐵。 萬一我真的順利完賽了,那吹牛不就更硬氣了?
PS:後來消息在普林鐵友圈不脛而走,曾經一起參加過賓州歡樂穀半鐵的伍衛和康教授兩個大鐵先鋒腳底板正癢癢呢,看我這個大鐵小白居然報了IMLP,也毫不猶豫地加入了行列。雖然他們也決定參賽了,但是怎麽把“又要去大鐵”這個消息告訴太太頗是費了些心思。據說,康教授動員了一大群親朋好友(包括我)勸說太太,最後終於成功讓太太鬆口開恩,同意放虎歸山了。 具體咋說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康教授不久就又升級了一輛鐵三車/Tribike。
訓練
本來遊泳是我的最短板,自打破了每遊必抽的魔咒,抽筋很少再現,不過泳速也沒提高。2小時完賽肯定沒問題的,於是就維持常規的遊泳訓練,每周到遊泳館遊三次,每次2000-2500米。直到天暖和了的六月才又去茶湖訓練開水遊。經過第一次大鐵的洗禮,身體素質果然大有進步,茶湖的開水遊,第一次六圈/2400米,第二次八圈/3200米,第三次十圈/4000米/2h,打個大鐵夠用了(3800米/2小時20分)。
爬坡騎行是我今年的重點訓練項目,主要是訓練鐵腿,防止比賽時腿抽筋罷工(鐵臀早已練就)。春天來臨後,從三月份起,每個周末,天氣好時和路車隊群騎;刮風下雨時,隻要不是瓢潑大雨(看預報的雨量,幾毫米就不礙事),就自己去酸山爬坡。當然天氣預報也有不準的時候,毛毛雨陡變一陣瓢潑大雨的時候也經曆過。每次騎行60-70邁/4000-5000呎爬升是常態。從三月到六月底,一共騎了15趟酸山,其中,臨近比賽的兩次長騎,一次100邁/爬升5900呎/7小時40分,一次100邁/爬升7000呎/8小時20分,讓我覺得到賽場打點雞血,順利完賽應該不成問題了。 最沒想到的是在雨天練就的控車技能,在比賽那天的瓢潑大雨中給了我鎮定的勇氣,臨危不懼,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真理也。
對鐵渣渣安全完賽的目標來說,跑步在大鐵裏最沒有壓力,六個半小時完成一個馬拉鬆,快走都能完成。 值得說道一下的是,5/31號的Cayuga50公裏越野賽,我是把它作為大鐵訓練的一部分看待的,如果在50公裏(30邁,比馬拉鬆多四邁)/8000呎爬升/11小時內結束的過程中,腿不抽筋,那麽大鐵那天也應該沒問題了(鐵渣渣的出息 )。結果那天的天氣出乎意外的涼爽,我八個半小時輕鬆跑完。賽後我想如果再嚴肅一點,七個半小時也是有可能的,這大概可以歸功於三個月騎車爬坡練就鐵腿的緣故吧。這一發現,讓我驚喜不已,原來打鐵和越野還可以相輔相成,那麽三叔以後就可以左右開弓,打鐵、越野兩不誤啦!
探路
7/18周五早晨四點起床整理行李。八點去上了半天班,下午一點出發,晚上差不多八點才到330英裏外的紐約上州寧靜湖/Lake Placid的旅館。太累了,胡亂在附近餐館吃了些意大利麵,不到九點就回旅館睡覺了。
7/19周六早晨五點醒來,天已亮了。拿著騎行裝備下樓,騎車巡路去也。早晨氣溫才50F多度,手指凍得生疼。一個多邁騎到了鏡湖邊的比賽起點,沿跑步路線騎了一遍。(跑步和騎車的路線比賽時需要再重複一遍。)跑步路線有點像E型,到每個支叉口,都要拿出手機地圖確認一下方向,一個半小時騎完路線,心中有數了。回到旅館停車場,又開車沿騎行路線走了一遍,除了前10邁有點坡,第10-30邁的20邁幾乎一路下坡,坡度有點陡,讓人爽得要飛起。而後近30邁就開始起起伏伏一路爬升,尤其最後15邁,是沒有停頓的爬升。3000呎的爬升平灘在30邁裏,感覺坡雖然沒有酸山的大坡陡,但從沒騎過這麽長的坡,也許這裏會是明天的一個挑戰。
巡路完畢,剛好九點,到會務中心報到取bib. 恰W2在群裏吆喝吃午飯,就約了一起大吃特吃了一餐油膩的墨西哥大餐。席間交流,才知道每個大鐵都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這裏下午三點之前需把自行車和裝備袋送到轉換區。
飯畢,匆匆回到旅館整理裝備袋/gear bags,趕在三點關門前送到指定地點。
然後又到湖邊試水。這是每賽必做之事。可以預知水溫,味道,渾濁度,波浪大小,做好心理準備。
以前聽人說鏡湖湖水清澈,湖底有纜繩,可以不抬頭一直往前遊。下午試了一下水,發現就那麽一條纜繩(栓浮標的金屬纜線),還得靠近了才能看見。把我的美好想象全打破了,原以為湖底好幾條泳道,湖水清澈,埋頭遊泳就行呢。以前的人咋傳的?/or 我咋想象的?我想得太美了。事實是湖水雖比茶湖清澈多了但還是渾濁不見底,如果不想被踢,離纜繩遠了,看不見,那麽依然需要鱷魚眼看方向。幸虧下午下水試了一下。
水下纜繩(網絡借圖)
傍晚,在旅館吃安妮做的西紅柿雞蛋麵。是的,這次大女兒即當司機又當廚師還當攝影師,是我的強力後援團!以前妹妹Sophia和我一起跑過兩個普林半馬,安妮從來沒有參與過我的任何戶外運動,這次叫她來,就是想讓她見識一下鐵人三項的魅力,看看形形色色的運動員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拚搏的場景,這些所見所聞勢必會對她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好高興,她真的來了。
今天陽光燦爛,明天天氣預報降溫、下雨,從上午十點一直到下午四點。山區的氣候真是說變就變,隻要不打雷,賽事正常舉行,那它就是最好的天氣。
一切就交給主了,願我安全完賽。
比賽
早晨四點起床,吃了兩個硬麵包圈/bagel,喝了一罐蛋白水,洗漱整裝完畢,差不多五點,叫醒了安妮。安妮雖然疲憊但還是默默起床迅速洗漱完畢。五點半開車來到了起點附近街邊停車。
到轉換區,把兩瓶飲料和康教授送我的大力丸裝到自行車上(恰好碰到攝影師),又檢查了輪胎氣壓,一切無誤,出轉換區,放了兩瓶可樂到騎行中點補給站。
這時已經六點了,人群已經匯集在了湖邊的出發區。不過我不急,職業/精英選手6:20出發,我的配速區(1:41-1:50)大概7:00才能下水。 於是又排了20分鍾隊,釋放了一些緊張產生的毒素。 這時精英已經出發了,我開始不慌不忙地換膠衣,安妮幫我拉好拉鏈,又照了好多出發前的照片。6:58,終於輪到我下水了。
湖裏真擁擠,這時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人流已經疊加在一起,沒有選擇和猶豫,俯身投入了滾滾洪流,向著前方的黃浮標遊去。女兒在岸邊拍到了幾張我剛出發時遊泳的照片,我問,“你怎麽知道那人是我?”,她說,“你的眼鏡戴在帽子裏耳朵露在帽子外。”哈哈,真是。大多數人的遊泳帽蓋住了耳朵,難道是怕耳朵進水?我不能蓋起耳朵,那樣我會覺得耳朵堵了,周圍的聲音嗡嗡的,很快讓我暈頭轉向;耳朵露在帽子外麵,呼吸聲和水流聲像隆隆戰鼓聲,讓我清楚感知周圍的狀況,越遊越篤定。 本來我一直是戴在帽子外麵的,今天人多擁擠,怕出意外,就聽了建議,戴在帽子裏麵了,這樣即便碰撞怕打撕扯都不易弄掉泳鏡。排隊時看見不少人也這樣戴。
遊了100米到了第一個浮標位置,忽然看見水下的纜繩,心中一喜,既然遊在這個位置了,那就順著纜繩往前遊唄,反正泳鏡戴在帽子裏,我不怕挨打。於是在第九個浮標轉彎前再也沒有抬頭看方向。埋頭苦幹,隻感覺周圍人流湧動,有人拍我,有人抓我,有人踢我,好在稍有接觸就又離我而去,每個人都能見縫插針往前遊,我也能看見前麵擺動的雙腳,他們該是遊第二圈的快魚。 遊到第一圈最後一個浮標時,我踩水立身看方向,忽然左大腿開始筋攣,我立刻恢複爬泳狀,心裏異常平靜,過去幾年水裏抽筋對我是家常便飯,我經驗豐富。我想最後一百米,就是拖著兩條腿我也能遊到岸邊,(IMLP的泳道第一圈結束要出水跑幾米再次入水),兩條腿停止打水,靠劃水前行,心裏默念放鬆放鬆,漸漸感覺筋攣部位鬆弛下來,我輕輕擺動一下大腿,可以了。嗬嗬,咱可不能出師未捷身先死折戟鏡湖啊。很快出水了,喝了一杯誌願者遞過來的水,停下來靠邊做了幾下腿部拉伸,看手表用時47分鍾,比我預計的快多了,心中一喜,看樣子順著纜繩不抬頭遊就是快啊。又一頭紮進水裏,開始第二圈。這次我一開始就順著纜繩遊,這時人流少多了,偶爾有零星的碰撞,就這樣心無旁騖地一個浮標一個浮標往前遊,順利完成遊泳任務。用時一小時43分,是我開水遊以來最快的一次。 事後分析,不抬頭是原因之一,但第一圈比第二圈快了九分鍾,就應該是賽前大牛們說的跟遊/drafting效應。看來近朱者赤近強者快,和強者為伍,我也變強了。
出水了,歡迎我們的是扒衣大隊,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6hi4AdTxK/?mibextid=wwXIfr我太喜歡這個環節了,平時自己脫膠衣需要兩到三分鍾,有時候脫褲腿還能讓自己抽筋,在扒衣大隊的幫助下,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幾十秒時間,就可以背起膠衣往前跑了。 驚喜地聽見安妮在柵欄外喊我的名字,還在給我錄像,頓時喜笑顏開,姑娘沒有回旅館補覺,表現不錯。
和往常一樣,換項我從來都是從容不迫,擦腳,穿襪子,穿鞋,再穿騎行服,擦防曬霜,再戴頭盔,穿手套,穿戴完畢,還要喝一罐蛋白水,才起身去推車。 越是大賽,越不能丟三落四,八個多小時的騎行,不補充點能量,不擦防曬霜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出得拱門,Katherine在柵欄外打招呼拍照,停頓了一下,笑了笑,騎車揚長而去。
路上騎行的還不少,在平路上零零散散的,一到上坡,前麵的慢下來,我就能一一超越。Again,此時此刻,“我是渣渣中的佼佼者”。 一心想著到後麵的大下坡爽一把,前麵十邁起起伏伏的坡路就不知不覺騎過去了。好巧不巧,快到下坡了,天開始下雨了,起初的蒙蒙細雨越下越大,加上騎行產生的風,用“淒雨冷風”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本來想爽得飛起的大下坡,也不敢直衝了,從一開始就捏起了雙閘,讓車速時刻控製在我手裏。期間,精英騎第二圈的飛車在雨中嗖嗖地超我而去,藝高人膽大,信矣。不過畢竟是長長的下坡,騎得挺爽。 過了下坡,雨也停了,記得40多邁的時候,遠處的天空還出現了一片藍天。到這裏用時不到三個小時,我心裏盤算,這樣不到四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第一圈,八小時騎完沒問題啊。不料這最後的十五邁確實有點費勁了,有些貌似平路其實是緩上坡,不使勁踩速度起不來。騎了一陣,裏程沒增加多少,時間卻大塊大塊流失,我有點急了,一路咒罵一路使勁,這漫漫長坡真是折磨人啊! 直到最後兩邁,才爬完第一圈的大坡。 OMG,差不多四個小時了,下一圈我得打起精神,不可掉以輕心,否則真有可能DNF。騎到起點處,安妮在大聲喊我,邊錄像邊揮手,我笑了笑繼續前進。
第二圈,但凡能爭取時間的地方我一刻不敢放鬆,下坡能加速我還是狂踩。沒想到剛才天將放晴的天空,到了大下坡又下起大雨,…..,老天真給力!這回的雨一直下到快騎完才結束,是真正的淒雨冷風,在雨中艱難爬坡的時候,對麵行駛的車輛不停鳴笛致敬。我心想也就鐵人了,否則誰在大雨天騎爬坡呀。最終八小時16分結束騎行,總用時10小時12分。比我的DNF關門時間提早18分鍾! 烏拉! 這個大鐵穩了!
雨中補給,吃了一顆大力丸
既然穩了,換項的時候我就更加不慌不忙了,本來就是換雙鞋的事,我坐下來換了鞋,又繼續好吃好喝一陣。我問義工,外麵出太陽了嗎?他說是,我就戴上了墨鏡。成功在握,何必在乎那分分秒秒。最後花了差不多15分鍾才跑出帳篷。
又看見安妮舉著手機在出口等我,喊我,姑娘臉上也泛著激動的光澤,看樣子鐵三的魅力終於感染了她。我們本來的約定就是看完我下水她就可以自由活動,可以逛街,可以回旅館睡覺,隻要看我快結束到終點接我回旅館即可,現在看來,她一直都在追蹤我的動態,關心著爸爸的行程。第一圈跑回來時她還在這裏給我呐喊加油,然後就去終點等我了。好樣的,爸爸的小棉襖。
這時候的跑道很熱鬧,第一圈和第二圈的人群混在一起,耳邊不是傳來衝線的響聲。開賽10小時到14小時是大多數鐵人結束的時候,也是賽場最熱鬧的時段,這時候,雨過天晴,夕陽正好,觀眾也迎來賽事的高潮,呐喊和歡呼聲不斷。
前兩邁是個大下坡,我跑得有點暈暈乎乎,深一腳淺一腳的,總覺得身體哪裏不對勁,像中暑可又不應該呀。回想騎行這180公裏,隻喝了不到兩瓶飲料,難道是脫水了? 也許是吧,雖然是下雨天,畢竟騎行了180公裏,我都能聞到頭發裏出汗的臭味了。如果不是脫水,我還真不知道怎麽會暈乎乎的。於是在兩邁的水站,停下來,往頭上澆了一杯水,又連續狂飲了三杯水,一杯可樂,上了一趟廁所才又繼續前行。 果然,暈暈的症狀消失了,大腦也清晰起來,路也“變平了”。 這樣一直跑,一路喝可樂,跑過五邁的轉彎處,跑到六邁時,狀態越來越好,說不定不用六個小時,五個小時就能跑完。剛想到這好事,就遇到坡了,愛惜力氣的我,立馬改跑為走,反正已經是渣渣了,再渣還是渣。就這樣,下坡就跑,上坡就走,跑跑走走花了差不多兩個小時40分鍾,“跑”完了第一圈,這時候晚上八點一刻,太陽快要落山了,暮氣正濃,看著跑完第二圈的人右轉去衝線,而我還要左轉繼續下一個半馬,心裏好生羨慕啊。 路邊的啦啦們依然熱情洋溢地給我們這些慢腿加油,心裏又好生感動。
從第二圈起,左腳趾起泡了,我能感到火辣辣的疼,唯一的原因是我穿了雙沒有跑過馬拉鬆的鞋。賽前還在猶豫是穿黃色Saucony還是藍色Hoka,往年都是Saucony,但新鞋是黃色,好像不配衣服,Hoka顏色挺好,隻跑過半馬距離。後來猶豫了一下,反正是慢跑,跑過半馬就沒啥問題吧? 就選了Ironman官方合作品牌的藍色Hoka。不幸的是,我的違背原則的僥幸選擇果然導致了悲催結果。那還能怎麽辦呢?忍著唄,反正都到這地步了,走也要把最後13邁走完。 事實上,這時候賽道上大多數是走路的人,心理和我一樣,反正走也能走完,急啥? 天黑了,轉彎處有臨時路燈,義工給黑暗裏行走的運動員每人一個熒光脖圈,免得我們相撞(?)。 我還是下坡就跑,上坡就走,是跑道上不多幾個還在跑的人。 跑到20邁的地方,天空突降一陣暴雨,大概下了15分鍾,把人澆了個透濕。不過我倒沒覺得冷,因為我一直在跑動中。跑上前往25邁轉彎處的道路似乎特別漫長,希望和失望交替閃現,知道這是最後的一個支道了,但那轉彎處好像比第一次遠多了,就在不停的咒罵中,轉彎出現了。我小跑起來,一路超人,看手表還有五分鍾到用時16小時,離終點還有0.5邁,出現一個小坡,要不要咬牙堅持跑上去爭取16小時以內完賽? 思想還在鬥爭,身體已經不自覺地走起來了。本來預計16個半小時完賽,你還急個啥? 有啥區別嗎? 要爭這幾分鍾,轉換區你咋不急呢? 唉,渣渣就是渣渣,渣渣但凡有點拚搏精神,那他就不是渣渣了。 但渣渣是尊重規則的,10個半小時騎完就提前騎完了,17個小時跑完,咱也提前跑完了。17以內皆大鐵,哪管你14,15和16。
終於,來到衝刺的最後一段紅毯了,我回望了一眼在後麵十米開外走路的哥們,心想傻小子別跑啊,又看著前麵的身影說,快跑快跑千萬別停, 我可不想和你們紮堆,折騰了這一整天,不就是為了在這最後一刻清清楚楚地聽廣播員喊出我的名字嗎? 前方焰火閃爍,我邁著篤定的步伐向終點衝去。 耳邊忽然聽到安妮的呼喚,我來不及回頭,就在閃耀的焰火中衝過了終點。耳畔響起廣播員(沙啞而動聽)的聲音,“Zhinong Gao,Princeton New Jersey, you are an Ironman!”
賽後
拿了獎牌,帽子和套頭衫,在攝影師麵前擺了一個姿勢,照了完賽者留影。看見先我完賽的伍衛在一旁吃東西,拉來一起合影,才知道康教授早在一個半小時前就完事了,估計已經在旅館洗完澡睡覺了。到現在為止我們三個鐵人還沒有聚在一起過呢。我們三人分別來Lake Placid,住在不同的旅館,又按各種的方式做賽前準備。我知道賽前,康教授是不參合任何集體吃喝活動的,永遠吃自己烹飪的食物。除了今天在賽道上和教授打了兩個照麵,這次的大鐵比賽我們仨還沒有一張合影。 我們約定在明天的頒獎儀式上見。
安妮來幫我推自行車,我拎著兩包裝備包回到了街趴的車上。安妮說Katherine阿姨做好西紅柿雞蛋湯等我們去喝呢。 大鐵之後,一點胃口都沒有,一聽有熱乎的西紅柿雞蛋湯,我說,那就去喝一碗。 喝完湯,肚裏舒服多了,回旅館衝了熱水澡,就困的不行,知道微信群裏熱鬧非凡,但眼皮睜不開了。
第二天早晨五點就醒了,補看從昨天早晨開始就錯過的微信消息。 對朋友們的祝賀回複說“謝謝,我的結論,再也不玩大鐵了”。朋友說,“我截屏等你打臉”。哈哈。
八點半,我們來到陽光燦爛的頒獎現場,三個普林鐵人終於聚在一起了,合影留念。順便和本次破賽道紀錄的全場冠軍康教授曾經的學生、現在的職業選手Matthew 合影。 他的完賽時間七小時50分鍾,比我的一半時間還少,Holy Cow,這才是天才少年呀! 又和其他在場的華人朋友一起合影。聽說這次的華人選手(無論國籍)表現不錯,100%完賽,尤其是幾個女生,巾幗不讓須眉,成績好得讓我汗顏。
賽前有人對我說,在大鐵的漫漫賽道上,也許會思考很多人生大事吧! 其實在漫漫賽道上,不是顧著算計時間,不要被關門,就是在詛咒絕望的大坡,鮮少去思考人生大事。反倒是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得到過許多智慧的啟迪:
人生是孤獨的,就和參加一場大鐵一樣,你一個人訓練,你一個人比賽,但隻要你內心真正的喜歡,所有在別人看來的苦,都是你心甘情願的代價。當人群都已遠去,你還能在黑暗寂靜的賽道上篤定地心無旁騖地一個人向終點跑去,衝過終點時的那種頂級的大鐵人的寧靜和喜悅,隻有你自己知道!
追求頂級的平靜和喜悅,這難道不是人生的終極意義嗎?
鳴謝
給我VIP待遇的小棉襖安妮
大賽之後遞上一碗熱騰騰西紅柿雞蛋湯的Katherine
賽前送我大力丸的康教授
2025寧靜湖大鐵群相互鼓勵的鐵友們
普林跑群、路車群、鐵三群裏為我們呐喊助威的跑友、騎友、鐵友們
遠在天涯海角仍關注著我的親朋好友
你們是我打鐵之路上難忘的記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