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有可能更需要大重量訓練,建議不要放棄

回答: 我最近的運動改變Multi-Sports2025-07-02 16:20:01

下麵是AI的建議

?‍? 對於像你這樣正在備戰馬拉鬆的跑者來說,力量訓練的目標不是增肌,而是提升跑步經濟性、增強核心穩定性、預防傷病。所以在“大重量 vs 小重量”的選擇上,關鍵在於訓練目的和周期安排

總體建議:以中等到大重量為主,強調神經適應和力量輸出

為什麽不是小重量高次數?

  • 小重量訓練更偏向肌耐力,對跑者已有的耐力係統幫助有限
  • 容易形成“肌肉泵感”,但對提升最大力量和爆發力幫助不大

為什麽推薦中等到大重量?

  • 提高最大力量(尤其是下肢和核心),能讓你在跑步中以更低的相對強度輸出
  • 增強神經係統招募效率,改善步態穩定性和跑姿控製
  • 減少能量浪費,提升跑步經濟性

 

‍? 跑者力量訓練的實操建議

 

訓練目標

推薦重量

次數/組數

頻率

重點動作

提升最大力量

80–90% 1RM(大重量)

3–5次/組,3–4組

每周1–2次

深蹲、硬拉、保加利亞分腿蹲、臀橋、農夫行走

增強核心穩定

體重或中等重量

10–15次/組,3組

每周2次

側橋、死蟲、反向卷腹、負重平板支撐

預防傷病

中等重量

8–12次/組,2–3組

每周1–2次

單腿硬拉、髖外展、膕繩肌卷曲

 

 

小貼士

  • 訓練節奏:控製離心(下放)階段,提升肌肉張力
  • 避免力竭:尤其在跑步訓練量大的周期,力量訓練應保留1–2次“餘力”
  • 周期安排:在備賽初期可多做大重量訓練,接近比賽時逐漸減少負荷,轉向激活和穩定性訓練

所有跟帖: 

讚讚讚! -布蘭雅- 給 布蘭雅 發送悄悄話 布蘭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3/2025 postreply 06:31:52

沒上大重量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在摸索中,這些新動作的“大”重量是多少? -Multi-Sports- 給 Multi-Sports 發送悄悄話 (118 bytes) () 07/03/2025 postreply 10:13: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